我的大學語文理想課吳澧更新于2008年10月17日今年的大學新生,現在應該結束軍訓后上了幾個星期的課了。
今年的新生們可能遇到的一個新變化,是某些通識課程將從中國式的“概論類”轉向美國式的“精 讀類”。比如說,大學語文,文革后恢復高考時開始設置,如今已經有三十年歷史。一學年的“概論類”大學語文,一位教書朋友如此形容——“作為公共必修課的,實用寫作是要講的,除此之外,再講講典籍篇目——只限于篇目,書名,作者,時代,幾行字的提要,相當于一本簡單的書目答問,如課時容得下,再附以一小段原文摘錄——再多就不可能了,課時不許。這樣一種教學乃是純粹實用的目的。使學生畢業(yè)后,萬一參加個知識競賽什么的,知道《牡丹亭》是戲而不是園林書,便足夠了,知道《三國演義》是長篇小說,而不是小人書,也不是信史,也足夠了。將來成為父母,也能隨口說出幾種課外書來給孩子選擇,也足夠了?!惫P者是覺得這樣還不夠的,這太像是中學的延伸。不過課時有限,要深入只能選擇性精讀。雖然所能選課文有限,這些材料卻該有廣闊視野。比如說,哪怕你從 北京最好的中學畢業(yè),你也不太可能上過比較文學課。而大學就應該有這條件。拿《牡丹亭》與《羅密歐和朱麗葉》比較著讀,精讀一個學期,怎么樣?湯顯祖和莎士比亞在同一年去世,都是1616年。他倆是同時代人,不太可能互相影響,也不像是受了同一原始文本的啟發(fā)。但《牡丹亭》與《羅密歐和朱麗葉》的結構平行度相當高。都是先介紹男主角;然后是女方父母與女主角談話。這里有社會發(fā)展之常,重男輕女,男主角先出場,而且少男可以自由活動,少女則由父母嚴加看守。然后都有人情之常,都是父親認為女兒還小,在重男輕女的時代,男人不太注意女性心理;而母親深知“女大不中留”,急著要把女兒嫁出去。然后又有習俗之常。出嫁年齡相似,杜麗娘是十六歲,朱麗葉是十四歲。好像中方年齡略大,但李白有詩曰“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這“十四”還是虛齡呢。結婚必須有人證婚,羅密歐和朱麗葉有勞倫斯教士,柳夢梅和杜麗娘有石道姑。即使夫母不知,婚姻也為世人承認。在西方是宗教,是上帝面前宣了誓;在東方是倫理,所謂一女不 嫁二夫。類似的習俗導致類似的結構。因為后面要證婚,所以故事前面就要介紹勞倫斯教士和石道姑。舞臺上能容納的人物有限,參與秘密結婚的證婚人也就順理成章地參與秘密掘墳。開棺見人當然是情節(jié)上的大相似;最大的不同,自然是一為喜劇一為悲劇。因為是喜劇,《牡丹亭》里杜太守和柳夢梅之間僅是誤會。而《羅密歐和朱麗葉》是悲劇,兩家父母間的鴻溝,竟是親戚朋友鮮血劃下而不可跨越。這一不同結局之外,東方與西方的前現代心靈之間,實在有太多相近之處。不過《羅密歐和朱麗葉》里,朱麗葉的生死(假死)由藥物控制;而《牡丹亭》里杜麗娘的生死由鬼神操縱。按馮友蘭的說法,中西文化之分岔自現代為劇,分岔關鍵是中國文化缺了科學傳統(tǒng)。這時候,筆者就希望有同學舉手反駁了?;蛟S有男生會說:《水滸》里也有麻汗藥和解藥;或許有女生會說:莎翁其他劇本中也有鬼鬼神神。然后教師就能進一步分析。莎翁請神力做的,預示命運,刮風吹船,聽懂獸語等,都是科學發(fā)展到今天也辦不成的事。這歸納是否很有趣?《羅密歐和朱麗葉》里的藥,是勞倫斯教士制作,他是有社會地位的人;而《水滸》里制藥的是強盜。這區(qū)別是否有些歷史意義?這些區(qū)別,是否顯示了不同社會對待科學的不同態(tài)度?不需要導致什么結論,中西文化問題還將爭論幾輩子,但是,作為學生,他們要學習那種拆解到最后一個細節(jié)的思維習慣?!赌档ねぁ返奈谋?,在中文語境之內,也提供了很多拓展方向。雖是戲曲,但曲中有詞,比如第一出“標目”中的《漢宮春》,由此可以講解詞和曲的不同。每一出有四句下場詩,都是唐詩集句。單看詩人名單,就知道古人閱讀之廣(當然湯顯祖也只有中文可讀)。這就引到唐詩了。還有迂夫子陳最良教《詩經》;后來又有《紅樓夢》第二十三回的“西廂記妙詞通戲語,牡丹亭艷曲警芳心”,黛玉正是聽了《牡丹亭》唱詞,才知道“原來戲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戲,未必能領略這其中的趣味”。從《詩經》到《紅樓夢》,簡直可以過一遍文學史?!赌档ねぁ防镞€有杜太守引《禮記》,及描寫陰間時的大量佛經用語,由此可以談點文學之外的典籍。這其實就是哈佛核心課程的上法。表面上看,每門課的內容很有限,其實教師突破一點之后,還要全面開花。有限的內容會講得深一點,《牡丹亭》的曲子是要讀的,所用典故也是要講的;但由此還要擴展出去,讓學生瀏覽一下學科全景。擴展出去的海闊天空,并不要求學生掌握,但年青人需要開開眼界,大學教育要讓學生知道人類心靈之大。用劇本當教材的另一好處,是可以當場排練(題頭圖:青春版《牡丹亭》)?!赌戏街苣啡ツ辏翟拢玻慈沼衅獔蟮溃洞髮W語文修成正果?》,里面提到南開副校長說“現在的大學生話說不清楚”。女生通??邶X伶俐,可以肯定,這主要是男生的問題。那就上臺來扮柳夢梅,來扮羅密歐,當堂講一講。不用說英語,不用唱古曲,就按你的理解,用當代白話講。教材里有些話,其實相當黃,教師不妨看看學生如何處理。讓最漂亮的女生作杜麗娘,作朱麗葉。男生誰不上臺誰孬種,全班共嘲之。敝人這號高標準、嚴要求的自以為是好學生的大學理想課,就是真正超越了中學水平的中西文學經典比較課。這樣的內容,才能給筆者一種實實在在的大學語文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