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個參考資料吧 希望有用!~ 學習語文的心得體會如果把人的一生比作一場考試,那么,懷化學院在讀大學生洪戰(zhàn)輝的人生考卷屬于好難好難的那一種。
而他的人生答卷呢,卻是好美好美的那一種。好難好難,難在何處?難在這份考卷寫滿了困苦和逆境。父親病,母親走,親生妹妹遭厄運,撿來的妹妹等救助,小戰(zhàn)輝十幾歲的人生變故,遠遠超過了同齡人的苦難。好美好美,美在何處?美在洪戰(zhàn)輝的答卷寫滿了不屈和奮爭。不僅為了生活,四處奔波,還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應(yīng)對初中輟學,考進重點高中,升到大學深造,拖著貧困的家庭,帶著撿來的妹妹,一步步跨越人生的臺階,成為了一個越來越大寫的人。未嘗艱辛哪覺苦,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從好難好難的人生考卷到好美好美的人生答卷,洪戰(zhàn)輝的經(jīng)歷的確是一個鮮活而深刻的人生課堂。人生何處無困苦,奮爭首要當自強。大千世界,蕓蕓眾生,只要是生活在社會中的人,就會有艱難困苦。面對困苦,是奮起還是退縮,這是人生的一道選擇題。不少的人,當然還是會選擇奮起。但如何奮起,卻答案萬千。有的人開始抗爭了,但奮而未起,或起而不久。有的人依三靠四,但離開了扶持,就一蹶不振。洪戰(zhàn)輝的奮爭不同,簡單深刻兩個字:自強。默默地面對困苦,頑強地抗爭逆境,勇敢地挺身而出,靠自己的努力應(yīng)對命運的挑戰(zhàn),唱響了最為絢麗的生命之歌。敢作敢為敢擔當,還需科學自強觀。自強二字,好說做難。最難的是自強的路子和途徑不好選。要切合本人的實際,要結(jié)合社會的環(huán)境,在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走出一條持之以恒的路子,取得盡可能好的效果。你看洪戰(zhàn)輝,他打工掙錢,一份一份工作地干;他開源節(jié)儉,一分一分錢地湊;他推銷文具,一樁一樁小生意地做;他經(jīng)銷市場,一個一個新產(chǎn)品地做;小到大,從易到難,正視現(xiàn)實,步步穩(wěn)扎。這里,不僅僅是沒有怨天憂人,不見自暴自棄,還不僅僅是簡單的勤工儉學,更高一籌的是邊做邊學,在社會這個大學中學到了最重要的知識和道理,這就伴隨著學業(yè)的進步和升級,人生的增值和升華。還值得一提的是,他在面對苦難敢于抗爭的同時,又恰如其分地借助了社會各方對自己的理解和支持。一些感謝幫助,婉拒贊助的故事令人擊掌稱贊。在這些科學自強的過程中,他保持了進取的激情,擁有了弱者的尊嚴,讓大家感到他其實不僅僅是一個強者,更是一個智者。自強之路能夠走到這個份上,確實不易。成長收獲任何人都要經(jīng)歷成長,所有人都不可能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一輩子。成長都必然會失去一些東西,盡管留戀,但必須前進。轉(zhuǎn)眼間,小學生活已經(jīng)離我遠去,不久,我就將步入初中的殿堂。隨即而來的是更加繁忙的課業(yè)與半獨立式的生活。無可否認,這是一個成長,并不單單是心理上,更是生活習慣上的成長。我以為,付出與收獲是成正比的。流了多少汗水,就有多少收獲,要想得到果實,就要付出等值的勞動?,F(xiàn)在,我希望自己能夠有更好的生活習慣,以及收獲更多的知識??墒?,單單一天簡單的勞動便讓我感到了艱辛。此時我才發(fā)現(xiàn):想要收獲,不僅要付出,還要放棄,就像現(xiàn)在,我在試著放棄父母的呵護。我充滿憧憬,盼望著成長的收獲,同樣,也做好了付出的準備。假期見聞假期見聞要說在這個假期里我認為感觸最深的就是和外國人交流,做為一個英語專業(yè)的大二學生來說,這件事讓我產(chǎn)生了強烈的危機感。期末考試結(jié)束,大家就如火如荼地開始了找假期兼職。這時要想在BBS上找到工作似乎不太可能,特別是對于我們這些沒電腦的人來說。不過也不是沒辦法的,還有一個途徑就是多留意一下宣傳欄。于是,為了找工作,我每天吃過飯之后就在宣傳欄前徘徊,心想就當做是飯后的消遣吧。不過那里還真少招聘信息,更不用說找到合適自己的了。只是這樣連續(xù)幾天下來,飯后看宣傳欄都成了我的習慣了,由之前的有目的地看到現(xiàn)在只是無聊地打發(fā)時間。也許這個世界就是在無時無刻地考驗著你的耐心和恒心,當你對之前的目的已經(jīng)覺得無所謂的時候偏又來惹你,惹得你眼前一亮。對了,就在一個早餐后的徘徊中我看到了我想做的工作。招聘信息上寫著:招一位中文家教,教的對象是一位來自歐洲的朋友,要求能用英語與外國人交流。應(yīng)聘時間某月某日。聯(lián)系電話:*******我一直都很想找一份這樣的工作,一來可以鍛煉我的英語,也算是檢驗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是否能與他們交流,說實在的除了在課上與外交說過一些話外,真沒真正地與外國人交流過。二來想通過接觸外國人來了解他們的文化和思維方式,以及學習怎樣去更有效與他們溝通。我先用手機發(fā)了短信過去表明我的目的。心里也沒有抱太大的希望,就順其自然吧。就當我吃完了午飯在宿舍和一幫姐妹們聊天的時候,我的手機響了。原來是那個招聘家教的人打來的,她告訴我地址叫我去面試。當時那幫姐妹也在找兼職,于是我就叫其中一個專業(yè)學得挺棒的小欣一起去,至于招聘者要誰就看誰表現(xiàn)好咯,就算我沒有被聘至少我那位姐妹會有機會的,我對她比對自己更有信心。她也樂意去的,我們就在約定的時間去了。與我們見面的是一位三十左右歲的男士——賀先生,還好是自己的同胞,不是外國人。我們先用英語交談了一會,然后就用英語交談。他的英語說的挺好的,我自認比他差遠了,真是愧對英語專業(yè)了,幸好我和小欣不是分開來面試的,這樣就不會很緊張了。感覺就像是在上課,回答他的問題就像是回答老師的問題似的。賀先生告訴我們,我們要教的是一個二十幾歲的一位歐洲朋友,他是荷蘭人,將在一個星期后來到中國。而且他是第一次來中國,不懂得任何中文,他是過來指導他們公司的,幫助他們的公司快點發(fā)展起來。雖然公司里的人都能用英語和他交流,但是也想讓他學一下中文,使他在這邊的生活比較方便。另外也好通過我們來了解中國文化。賀先生還說,本來這些事應(yīng)該由作為朋友的他來做的,但是因為他的公司剛剛起步,有太多的事情要他處理,所以抽不出時間來陪他的那位歐洲朋友。我們主要是教他一些日常的對話,讓他能開口說中文就行了,不用教他寫漢字,因為他只在中國呆三個月,怕不夠時間學太多的內(nèi)容。然后談到工資問題,我說我們不在乎工資的多少,因為這個也是我們學習的機會。聊了這么多,這次應(yīng)聘差不多就結(jié)束了。我們走的時候他告訴我們接下來的一兩天內(nèi)就會知道面試結(jié)果。就我們覺得對這次面試還是比較滿意的,就不知到最后的結(jié)果怎樣。過了兩天,我收到了對方發(fā)來的短信。我和小欣倆都被錄用了,并且過幾天去和那位歐洲朋友見見面,溝通溝通和說說我們的教學計劃。那天我們應(yīng)約去了,賀先生當時不在,他的秘書接待了我們。然后她就把那個荷蘭人叫來了,他是個有著歐洲特色的高大帥氣的年青人,我想他大不了我們幾歲。我們打了招呼,聊了一會,他就說想去超市買東西。我們和秘四人就去超市了。在超市,我們告訴他怎樣看標價,怎樣看打折。還聊了有關(guān)名牌的東西。必竟我們在語言上還有一定的溝通困難,再說不了解他們的思維方式,很難猜到他想什么。我想可能多溝通幾次就會好一點,另外自已這方面的問題還是挺大的,必需加強英語學習才 是。這次經(jīng)歷讓我覺得把自己學到的知識放到社會中去檢驗,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許許多多的不足,所以學習應(yīng)該把目光放得更高更遠,不應(yīng)該滿足于考試所得的成績,更要時時到社會上去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