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申請香港大學博士學位:在學位授予上三種模式都有極為嚴格的程序。
特別是研究型模式,博士生要經(jīng)過層層考驗才能最終獲取學位。1.綜合資格考試香港的大學規(guī)定,攻讀哲學博士學位的學生在論文答辯之前必須經(jīng)過綜合資格考試,及格后才能取得博士候選人資格??荚嚨膬?nèi)容和形式在各院系不盡相同。以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對哲學博士的考試為例,該學院規(guī)定:學生在充分準備后,向?qū)W部委員會提出考試申請,經(jīng)該委員會審核通過后才能參加。通常,考試分為三部分:研究生的專研范圍、研究法,以及一個相關研究范圍,或在研究生的專研范圍里選取一組科目。研究生可申請豁免研究法科目考試和另外兩部分考試中的任一部分??荚囆问娇梢允强荚嚒⒄n外考試,或以其它形式進行,采取哪種形式最終要由有關的考試委員會決定。通過考試的人取得博士候選人資格,從而正式轉(zhuǎn)入論文的撰寫。學生在取得博士候選人資格后二年內(nèi),必須呈交論文計劃書,并由學務小組負責審查,通過后就可在導師指導下,按規(guī)定期限完成其論文,并參加有關論文的口試答辯,取得及格成績方可畢業(yè)。未能通過考試的學生就無法獲得博士學位候選人資格,只能取得相應低等資格。綜合資格考試多用于科研型模式,有的大學專業(yè)型模式也采用這種考試,而在應用型模式里,基本沒有此類的考試要求,學生只需要在修完一定課程后直接撰寫論文獲得學位。
2. 論文的撰寫及答辯學位論文綜合地體現(xiàn)了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寫作水平及其它學術素質(zhì),它是博士生長時間艱苦訓練和研究成果的最終表現(xiàn)形式。香港各大學對博士論文從選題、形式、內(nèi)容到答辯都做了嚴格的要求,所有的博士論文都必須按照要求的格式呈現(xiàn)出來,只有通過答辯的博士學位申請人才能最終被授予學位。三種培養(yǎng)模式在此方面的要求并無太大差異,最明顯的不同是在選題上的要求。第一,論文的撰寫。論文的撰寫通常涉及選題、形式、內(nèi)容三方面的要求。選題上的要求:不同培養(yǎng)模式里的博士生可以自愿確定選題方式,但是研究的領域卻有一定的要求,反映了三種模式培養(yǎng)目標的根本差異??蒲行湍J剑笳撐牡倪x題具有“學術價值”,能夠?qū)Πl(fā)展相關領域的知識做出學術貢獻,達到出版專著的水平;專業(yè)型模式,要求學生能用所學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對實際工作中的問題進行理性的分析;應用型模式,要求學生的選題必須圍繞實踐中的問題,并能在論文中提出獨特的、有價值的解決途徑。形式上的要求:主要是指字數(shù)要求和論文格式要求。字數(shù)要求因?qū)I(yè)而異,如香港中文大學對博士論文字數(shù)規(guī)定為:每篇非理科論文中文不超過15萬字,英文不超過10萬字,理科論文中文不超過7萬5千字,英文不超過5萬字。另外,各校對論文摘要的字數(shù)也有規(guī)定,如香港大學要求博士論文摘要為200-500字英文。格式要求包括語言、字號、紙張規(guī)格、頁邊距、摘要的形式、裝訂的形式和顏色、呈遞的冊書、論文的電子版本,等等。內(nèi)容上的要求分為兩種:一是對論文組成部分的要求,二是對論文原創(chuàng)性的要求。關于前者的規(guī)定為:論文正文前必須包括完整的目錄、摘要、聲明(聲明論文中的任何內(nèi)容末被用于其它學校申請其它學位)。正文必須包括導言、文獻綜述、研究方法、研究結論以及論證過程等若干章節(jié)。其中,最重要的是研究結論及其論證,論證要有說服力,否則結論就可能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關于原創(chuàng)性,各大學都提出了詳盡的規(guī)定,雖然對于“原創(chuàng)性”的理解見仁見智,但總體而言包括以下兩點:
①論文有助于擴充該領域的知識,體現(xiàn)出發(fā)現(xiàn)新事實和獨立批判能力;②在即使并非原創(chuàng)性的研究工作中,提出了原創(chuàng)性的方法、視角、觀點或結果。專家們在審查論文時,就是以這樣的標準衡量學生的“原創(chuàng)性”。為了使學生對論文的寫作要求有明確的認識,有的大學還專門開設了介紹論文寫作的課程。例如,香港大學研究生院就開設了此類課程,作為哲學碩士和博士的必修課,總學時為24小時。從論文的內(nèi)容和組織到如何使每一章節(jié)的語言起到成功的交流效果,該課程幾乎涵蓋了論文寫作的所有方面。課程還會討論與論文本身相關的話題:如研究空白的發(fā)現(xiàn)、研究問題的提出、對他人成果的致謝、對相關文獻的評價、對本人研究發(fā)現(xiàn)的論證和對結論的表達等等。此外,還要讓學生練習論文摘要、研究計劃的寫作,并使他們熟悉引用和參考書目的書寫格式。實踐表明,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對撰寫論文的不同階段都有了系統(tǒng)的認識,為順利地展開論文創(chuàng)作做好準備。第二,論文的答辯。博士學位候選人要在論文答辯前四個月提出遞呈論文的申請。論文要提交給由3—5名著名學者組成的論文審查委員會,每位委員都必須對該論文寫出書面意見,辨明論文的優(yōu)劣及能否授予博士學位的理由。論文提交后,四個月內(nèi)舉行學位論文口試或筆試,,即答辯。答辯通過的學生將被授予相應的博士學位。如果論文被認為符合學位標準,但不能通過答辯考試,則可一年內(nèi)再復試一次,若仍不通過,那么此次申請宣告失敗。審查委員會在考試后必須做出決定:或頒授博士學位,或聘請新委員來解決有關爭論,或建議修改論文再行復試,或準予畢業(yè)但不授學位,或建議改頒相應碩士學位等。通過以上對申請香港大學博士學位的解讀和香港博士申請的學位授予介紹,很多計劃去申請香港大學博士的人應該可以準備博士學位申請的材料了。港留學申請博士比較注重的地方:推薦很重要填過表,寄出材料后你就會有一種無所適從的感覺,這是必然的。你能做的已經(jīng)做完剩下的只有聽天由命,一切就不盡在你掌握了。是呀,等待,但不是只有等待。建議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去做一件事。相信大家也知道香港人很信推薦,其實在美國也一樣,只是香港離大陸更近些,大陸的教授們和香港聯(lián)系比美國更多些既然這樣,你也不用去抱怨公不公平,而是應該盡量去尋找關系。其實如果你能找到你們學校的教授有香港背景或有師兄師姐在那邊,就可以請他幫忙推薦一下或介紹,這樣會省下你不少力氣。如果沒有就要想辦法和香港的教授聯(lián)系,也就是所謂的套教授了。這個工作一定要做因為香港不像美國那樣,他們的教授不是每人每年都有招生指標,可能有的教授幾年才有一個名額,而有的教授寧可請R也不愿意招博士,這都是香港不好申請的問題。所以一定要豐先和教投聯(lián)系一下,問他是否有招生名額。其實教授也是你自我提高的過程,因為你需要看些相關的文獻,何樂而不為呢 目標的實現(xiàn)如果你幸運的話,就會草到學校寄過來的offer。通常會有中英文的通知書,上面除了一些客套話還會寫明你的獎學金有多少。另外還會有你需要交多少學費,報到時要交的一些必須費用及由學校給你申請Studentvisa時你需要提供的一些材料:通常包括填好的申請表(可在學校的網(wǎng)頁上下載),身份證復印件,及一些相關材料,當然還有相關費用。浸會大學要交350港幣的匯票。如果你沒有港幣,可到銀行換取及辦理匯票。當你將匯票和你準備好的材料一起寄過去后,就可以安心等待啦。通常需要一到兩個月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