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作曲家〕,霍夫曼斯塔爾〔詩人〕,特拉克爾〔詩人〕,埃貢席勒〔畫家〕,克里姆特〔畫家〕,卡拉揚〔指揮家〕,車爾尼〔鋼琴家,音樂教育家〕,卡夫卡〔小說家〕,維特根斯坦〔哲學家,數(shù)理邏輯學家〕
奧地利有哪些歷史名人急求答案,幫忙回答下
莫扎特〔作曲家〕,霍夫曼斯塔爾〔詩人〕,特拉克爾〔詩人〕,埃貢席勒〔畫家〕,克里姆特〔畫家〕,卡拉揚〔指揮家〕,車爾尼〔鋼琴家,音樂教育家〕,卡夫卡〔小說家〕,維特根斯坦〔哲學家,數(shù)理邏輯學家〕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作曲家莫扎特小說家卡夫卡希特勒
弗朗茲·舒柏特 (Franz Schubert,1797-1828):作曲家、浪漫主義音樂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生于1797年1月31日,父親是維也納近郊的一所小學的校長,有19個孩子,舒柏特最小。他自幼喜歡音樂,8歲開始隨父、兄學習提琴和鋼琴,11歲時進入免費寄讀的神學院合唱團。1811年創(chuàng)作第一首歌曲《哈加爾的悲哀》,16歲到他父親的小學里當教員。他一邊教課、一邊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17歲為歌德的詩篇《紡車旁的葛萊卿》、《野玫瑰》等譜曲。18歲那年,一天午后,他拿起歌德的敘事詩《魔王》來讀,忽然心情激蕩,一小時后,膾炙人口的世界名曲《魔王》誕生了。這首名曲,立即轟動了維也納,使他從此走上音樂創(chuàng)作之路。舒柏特只活了33歲,但他一生卻寫了634首藝術(shù)歌曲。此外,他還寫了8部交響曲、一些重奏、奏鳴曲,即興曲和其他音樂作品,《小夜曲》以其深情、優(yōu)美為世人所贊賞。舒伯特采用和聲上的色彩變化,用各種音樂體裁形式來刻劃個人的心理活動,富有大自然的和諧和生命力的氣息,他將瞬息間的遐想行之于樂譜,把感受到的一切化為音樂形象,構(gòu)成了他獨特的浪漫主義的旋律。他很崇拜貝多芬,1822年,舒柏特帶著新發(fā)表的作品去見貝多芬,恰好貝多芬出去了。后來貝多芬在病中發(fā)現(xiàn)這首曲子,說“這作品充滿了神奇的火花”。可是,當舒柏特再去拜見貝多芬時,貝多芬已病危不能說話了。舒柏特臨終時要求親友將他葬在貝多芬旁邊,現(xiàn)在他倆的銅像并立在維也納廣場上。小約翰·施特勞斯(Johann Strauss,1825-1899):老約翰·施特勞斯的兒子,奧地利著名的輕音樂作曲家。出生在風行跳舞的維也納一個音樂家家庭,與父親同名。其創(chuàng)作以《藍色的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藝術(shù)家的生活》、《春之聲》等一百二十余首維也納圓舞曲著稱,被后人冠以“圓舞曲之王”的頭銜。他曾帶領(lǐng)樂隊訪問歐洲各國,使維也納圓舞曲風靡全歐洲。他的圓舞曲獨具特色,旋律酣暢,柔美動聽,節(jié)奏自由,生機盎然,是每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主要曲目。他還作有《雷鳴電閃》等一百二十多首源自捷克的波爾卡舞曲及幾十首其他舞曲。1870年起創(chuàng)作了《蝙蝠》、《羅馬狂歡節(jié)》、《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吉卜賽男爵》等十六部輕歌劇,對于歐洲輕歌劇的發(fā)展有著相當深遠的影響。舒伯特,弗洛伊德 歐根親王希西公主
1、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奧地利偉大的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的杰出代表,被譽為“神童”。留下了《費加羅的婚禮》、《唐璜》、《后宮誘逃》、《魔笛》等著名歌劇,使歌劇成為具有市民特點的新體裁。并作有大量交響曲、協(xié)奏曲、鋼琴曲和室內(nèi)樂重奏。
2、弗朗茲·舒柏特(Flanz Sczubert,1797-1828):作曲家、浪漫主義音樂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代表作《小夜曲》以其深情、優(yōu)美為世人所贊賞。
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奧地利精神科、神經(jīng)科醫(yī)生、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主要著作有:《夢的解釋》(1900年)、《性學三論》(1905年)、《心理分析導論》(1910年)、《文明及其缺陷》(1929年)。
4、卡夫卡 (Franz Kafka,1883~1924):奧地利小說家。
5、卡爾·車爾尼(Karl Czerny)(1791年2月21日——1857年7月15日)奧地利人。著名作曲家、鋼琴家、音樂教育家。
6、海頓,(1732年4月1日——1809年5月1日)海頓是世界音樂史上影響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一位頗具創(chuàng)造精神的作曲家。被人們稱作“交響樂之父”。
7、路德維?!ぞS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香港及 譯作維根斯坦,1889年4月26日-1951年4月29日),出生于奧地利,后入英國籍。哲學家、數(shù)理邏輯學家。語言哲學的奠基人,20世紀最有影響的哲學家之一。
8、茜茜公主 伊麗莎白·阿瑪莉亞·歐葉妮·馮·維特巴赫(Elisabeth Amalia Eugenia von Wittelsbach)真實的茜茜公主是巴伐利亞王國的馬克西米里安·約瑟夫公爵(簡稱馬克斯公爵)的女兒,即伊麗莎白公主,昵稱“茜茜”(Sissi)。
9、克萊門斯·梅特涅(Klemens Wenzel von Metternich,1773年5月15日—1859年6月11日),奧地利政治家,奧地利帝國外交大臣 (1809~1848),首相 (1821~1848),是十九世紀其中一位最出色的奧地利外交家。梅特涅是當時(19世紀)保守主義的巨擘,他劃定了19世紀前期歐洲發(fā)展的脈絡(luò),在維也納會議后的三十幾年(1815-1848),被稱為“梅特涅時代”。
10、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奧地利裔德國政治人物,1921年成為納粹黨黨魁,1933年被任命為德國總理;1934年成為德國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他兼任德國武裝力量最高統(tǒng)帥。他被公認為是二戰(zhàn)的主要發(fā)動者。希特勒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的**和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元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發(fā)動者和頭號戰(zhàn)犯。著名的演講家、政治家和冒險的軍事家。
1、莫扎特
沃爾夫?qū)ぐ敹嘁了埂つ兀ㄓ⒄Z: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神圣羅馬帝國時期的薩爾茲堡,歐洲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
2、舒柏特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又譯弗朗茨·澤拉菲庫斯·彼得·舒伯特,奧地利籍Germanen(日耳曼人),作曲家。
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也被認為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后一位巨匠,現(xiàn)聞名天下的《搖籃曲》(開頭為“睡吧睡吧我親愛的寶貝)便是在他的筆下完成的。
3、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奧地利精神病醫(yī)師、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chuàng)始人。
1873年入維也納大學醫(yī)學院學習,1881年獲醫(yī)學博士學位。1882—1885年在維也納綜合醫(yī)院擔任醫(yī)師,從事腦解剖和病理學研究。然后私人開業(yè)治療精神病。1895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1899年出版《夢的解析》,被認為是精神分析心理學的正式形成。
4、卡夫卡
弗蘭茲·卡夫卡,生活于奧匈帝國(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組成的政合國)統(tǒng)治下的捷克德語小說家,本職為保險業(yè)職員。主要作品有小說《審判》、《城堡》、《變形記》等。
5、車爾尼
卡爾·車爾尼(德語:Carl Czerny,1791年2月21日—1857年7月15日),出生于奧地利維也納,奧地利作曲家、鋼琴家、音樂教育家,1857年7月15日逝世。代表作有《鋼琴初步教程》 、 《鋼琴流暢練習曲》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沃爾夫?qū)ぐ敹嘁了埂つ?/p>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弗朗茨·舒伯特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弗蘭茲·卡夫卡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卡爾·車爾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