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聽過一句話:你去到哪座城市,讀哪個大學,認識哪個人,都是注定好的。如果這是真的,那么我和落于姑蘇的蘇州大學的緣分是一早就定好的。
如果我是大一的新生,我會覺得這里風景很美,吃得不錯,老師也好,但是再多說什么就很難了。不過積累了四年的時光,能感受到的顯然更加深刻。蘇州大學是傳統(tǒng)積淀很深的一所高校,不僅是因為坐落在千年姑蘇,而且它的前身東吳大學創(chuàng)建于1900年,每次在本部游逛就會被濃烈的文化歷史氣息打動,事實上高考填報志愿的時候我就是被本部的美景吸引過來的,來了后才發(fā)現(xiàn)文學院在新校區(qū)獨墅湖這邊。雖然比不得本部的歷史深厚,但是也有自己的一番風味,尤其是周圍的白鷺園非常美麗,經(jīng)常和朋友一起去那里看落日。
當然大學最重要的還是授業(yè)傳道解惑了。說到這里,我就要拼命地為文學院打call了,尤其是古代文學的老師們,從大一的顧遷老師,到大二的楊旭輝老師,再到大三的陳國安老師,講課是三種完全不同的風格,但是每次聽完都能學習到很多,不僅是課本上的知識,還有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做人最重要的就是磊落坦蕩了。
充實了大腦,腸胃也不能落下。蘇幫菜的口味偏甜和清淡,一開始是吃不慣的,但是越到后面越習慣,還因此改變了口味,順帶一提,這樣吃對皮膚更好哦。雖然大學四年食堂窗口換了很多,但是有些味道總是很難忘的,藤椒雞、雞公煲、掉渣餅、冒菜、烤鴨泡飯等,絕對可以滿足不同口味的需求。偷偷說一句,獨墅湖二期的五六食堂經(jīng)常被人誤認為圖書館,建筑上有一個很大的結(jié)合了篆刻藝術(shù)的標志,有機會可以來看看,到底是什么意思哦。
最后,也是我最感激蘇州大學帶給我的一點,是關(guān)于審美的提高。當前中國社會對于這方面似乎不怎么關(guān)注,但是它是真的非常重要的,不信去看看國內(nèi)各大電影節(jié)的海報。當然這個和蘇州自身所攜帶的美學意義有關(guān),精致古典,又不乏現(xiàn)代氣息,在這里有太多可以琢磨的了,而且學校里也有專門的課程闡釋園林藝術(shù)。在蘇大讀了四年出去還沒有提高美商可是要受罰的哦。
其實不論你在哪里讀書,認識它,發(fā)現(xiàn)它,總是有收獲的。是它在你最重要的年華里滋潤了你,豐盈了你,讓你了解了自己,知道了明天將要去向何方。希望你可以以母校為傲,就像此刻我以蘇大為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