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1000名經濟學家中,有19人來自中國。
他們分別是:石壽永(Shi,Shouyong),全球排名第48位,在所有華人經濟學家中位居第一。目前任教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石壽永1965年出生,1984畢業(yè)于原華中理工大學(現(xiàn)華中科技大學)經濟系管理學院物資管理工程專業(yè),后到加拿大多倫多學習,1998年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1991年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1991-1994年任加拿大文森大學助理教授,1994-1997年任加拿大皇后大學主力教授,1998-1999年在美國芝加哥聯(lián)邦儲備銀行任訪問學者;1997-2001年任加拿大皇后大學副教授,2000-2002年任美國印第安納州立大學經濟系教授;現(xiàn)為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經濟系終身教授。其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宏觀經濟理論、國際經濟理論、貨幣理論與政策。他的主要貢獻是建立了一套能夠修正原有貨幣理論不足的新的貨幣基礎理論。錢穎一(Qian,Yingyi),全球排名第71位,華人經濟學家中排名第二。目前任教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他1981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數(shù)學系,之后到美國耶魯大學獲得管理科學與運籌學碩士學位。他同時取得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統(tǒng)計學碩士學位,1990年獲得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1990年-1999年任美國斯坦福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1999-2001年任美國馬里蘭大學經濟學助理教授。錢穎一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比較經濟學、轉型經濟學和中國的經濟改革與發(fā)展,他是著名華人經濟學家中在國內發(fā)表中文文章最多的一位。曾經兼職于國內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機構。李其(Li,Qi),排名第149位,目前任教于美國德州奧斯汀大學經濟系。他1982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天體物理學專業(yè),1985年獲得南開大學物理學碩士學位,1991年獲得美國德州奧斯汀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其后在古爾夫大學任教6年,印第安納州立大學任教一年,1999年到德州奧斯汀大學任教,現(xiàn)為該校終身教授。李其教授目前已經有60多篇有影響的論文在國際核心刊物發(fā)表,其中1994-1998年多達28篇。李龍飛(Lee,Lung-Fei),排名第160位,現(xiàn)任教于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他1971年畢業(yè)于香港中文大學,獲得數(shù)學學士學位;1972年獲得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數(shù)學碩士學位,1974年獲得該校哲學碩士學位;1976年和1977年李龍飛教授分別獲得紐約羅徹思特大學經濟學碩士和博士學位。1980-1984年任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經濟系副教授,隨后分別以教授身份任職于美國密歇根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他的專業(yè)領域是微觀計量經濟學和理論計量經濟學。白聚山(Bai,Jushan),排名第184位,美國紐約大學終身教授。他1982年畢業(yè)于南開大學數(shù)學系,1988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1992年獲得加州伯克利分校經濟學博士學位。1992-1997任麻省理工學院助理教授,1997-1998任麻省理工學院副教授,1998年進入波士頓大學,1999年成為終身教授。他的研究領域是數(shù)量經濟學。陳志武(Chen,Zhiwu),排名第202位,現(xiàn)任職于美國耶魯大學。他1983年畢業(yè)于中南工業(yè)大學,1986年獲得長沙工學院碩士學位,1990年獲得耶魯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1990-1995年在美國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任教,1995-1999年在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任教,1997年晉升為金融學副教授,1999年晉升為金融學教授,現(xiàn)任教于耶魯大學。專業(yè)領域為股票、債券、期貨和期權市場以及宏觀經濟。最近關注的領域是資產定價,包括理論和實證兩方面,具體涉及股票和期權定價。艾春榮(Ai,Chunrong),排名第279位,任教于美國佛羅里達大學。他1982年畢業(yè)于原華中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后于1985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得碩士學位,1990年獲得博士學位。艾春榮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是計量經濟學(半?yún)?shù)計量經濟學方法)。他在這—領域的主要學術貢獻是,對如何確定半?yún)?shù)估計值的上界這一問題給出了初步的解;并在此基礎上,為如何找到一個半?yún)?shù)估計值這一問題提供了全面和滿意的答案。其研究成果推進了半?yún)?shù)研究方法對時間序列數(shù)據(jù)研究的系統(tǒng)性與一致性。王江(Wang,Jiang),排名第305位,現(xiàn)任教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金融學教授。他1981年畢業(yè)于南京大學物理系,1985年獲得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1990年獲得該校沃頓商學院金融學博士學位。畢業(yè)后進人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金融學系任教至今。其主要研究領域涉及證券市場模型、資產定價理論和國際金融等。張俊森(Zhang,Junsen),排名第357位,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他1983年畢業(yè)于浙江大學,獲得工學學士學位,1985年在南開大學獲得MBA學位后,到加拿大邁馬大學,1990年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研究領域為應用計量經濟學。田國強(TianGuoqiang),排名第421位,美國德州奧斯汀教授,1980年畢業(yè)于原華中理工大學數(shù)學系,1982年獲得該校數(shù)學碩士學位,1987年獲得美國明尼蘇達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獲得全美斯隆博士論文獎。其研究領域涉及經濟機制設計理論、動態(tài)經濟學和一般均衡理論。他提出了一個在“非規(guī)范性”的經濟環(huán)境中,即有限經濟自由和不完全市場體系環(huán)境下的企業(yè)產權理論。該理論認為,只有經濟制度環(huán)境得到適當?shù)母淖?,社會才能有效地變換產權的所有制安排形式。鄒恒甫(ZouHeng-fu),排名第526位,1982年獲得武漢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之后分別于1986年和1989年在哈佛大學獲得經濟學碩士和博士學位。現(xiàn)任世界銀行研究部資深研究員和國內高校教授等職。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公共財政和宏觀經濟學。1998年他獲得中國國家自然科學杰出青年基金獎。吳仰如(Wu,Yangru),排名第548位,現(xiàn)任職于美國盧格斯大學。1982年畢業(yè)于湛江漁業(yè)學院,1987年在美國特拉華州立大學獲得碩士學位,1993年在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97年進人盧格斯大學前,曾在香港大學和美國弗吉尼亞大學任助理教授,主講《金融理論》、《公司財務》和《投資學》。其研究的是國際金融資產定價理論。文—(Wen,Yi),排名第736位,美國康乃爾大學經濟系教授。1996年獲得博士學位,研究領域涉及宏觀經濟理論和應用時間數(shù)列。目前關注重點是商業(yè)周期和貨幣政策。鄒至莊(Chow,Gregory),排名第743位,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系教授, 中華研究院研究員。到目前為止,他共出版了10多本著作,并在國際核心期刊發(fā)表文章160多篇。他1951年美國康乃爾大學獲得學士學位,1955年在當時經濟學重鎮(zhèn)芝加哥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他研究領域包括:經濟計量學、動態(tài)經濟學和中國經濟理論的定量研究(張五常將其經濟學定義為統(tǒng)計學)。鄒至莊在國際學界名聲很高,其發(fā)現(xiàn)的“鄒檢驗Choutest)”聞名于世,目前該檢驗方法在經濟計量學研究方面得到廣泛應用。溫泉(Wen,Quan),排名第752位,加拿大文森大學經濟系教授,他1985年畢業(yè)于吉林大學數(shù)學系,1988年獲得美國安大略大學碩士學位,1991年獲得博士學位后到文森大學任教。他和石壽永在研究方面曾有不少合作。李稻葵(Li,DavidD.),排名第772位,香港科技大學教授。1985年獲得清華大學經濟和應用數(shù)學專業(yè)學士學位,1992年獲得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1992-1999任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助理教授,1999學、公司理財和中國以及國際經濟等。謝丹陽(Xie,Danyang),排名第794位,香港科技大學副教授。1983年畢業(yè)于武漢大學,獲得數(shù)學學士學位,1992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1991-1993年間,作為主力教授任職于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1993-1998年,任香港科技大學助理教授,1998年開始任副教授。其研究領域涉及內生增長理論和宏觀經濟學。范延琴(FanYanqin),排名第818位,加拿大文森大學教授。吉林大學數(shù)學系本科,1987年獲加拿大安大略大學經濟學碩士,1990年獲加拿大安大略大學經濟學博士。李偉(LiWei),排名第963位,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教授。他本科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之后在美國密歇根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先后任教于密歇根大學、杜克大學,現(xiàn)任教于弗吉尼亞大學商學院。研究領域為中國經濟改革、新興金融市場和國際經濟與金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