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大學應該注意什么 實踐:南方的同學一定注意了,你們報考的時候一定不可以來到北方地區(qū),(不知道北方地區(qū)在哪一區(qū)域),可以問一下文科生除北京,天津,西安,山東,這里的民族思想落后,這里的大多數(shù)人不講衛(wèi)生,辦事情的效率又低,我就在西北民大讀的,深有感受,這些地方又冷,又灰,幾乎沒有什么樹,學校覺得荒涼,當然,這些地方有好學校,比如說有哈工大,蘭大,吉林大學啊等但是你會因為不適應而沒有學習的動力。
所以你考慮了沒有?報考大學的時候要盡量選擇自己喜歡擅長的專業(yè),這樣你才會有學習的動力。報考的時候不要覺得有些學校的專業(yè)好什么?看著什么管理類的,什么什么的專業(yè),有好些專業(yè)要好的學校才好,例如像國際經(jīng)濟與貿(mào)易,你要是什么隨便的學校就去讀,可以嗎?好的專業(yè)一定要與匹配的學校,當然這類說法有一定的誤差,但是基本是正確的。學校的名字確實有它的專業(yè)性,比如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既然叫農(nóng)業(yè)的,一般像生物、化工類就應該是好的專業(yè)選擇,大學的名稱不是亂叫的,有一定的道理。如果像什么政法學校,一般你就不要去讀英語、管理類的啦。一般理科不要讀管理類,文科不要去讀什么理工類學校的這些你一定要考慮!我所以的這些說法90%是對的,有些東西對社會人也許不對,但是對學生來說,這是金玉良言啊! 選擇大學要注重校園氛圍我有一個雙胞胎妹妹,當年填志愿時兩人會互相參考?,F(xiàn)在我在復旦大學哲學系就讀,而她在南京大學學習政府管理。一般上海的學生可能不太愿意去外地上學,但從前景考慮有時也未嘗不可。我們的第一志愿都是復旦大學,但報的專業(yè)有所不同,是從個人興趣愛好出發(fā)的。她的第二志愿就是南京大學。我覺得填報志愿首先要從自身希望的大學出發(fā)。按照歷年的分數(shù)排布來算(文科),與復旦相差一個級別的大學無非是上外財大,而我妹妹喜歡學術氣息濃一些的大學,于是第二志愿就填了南大。 按照我妹妹二模的估分,她是有很大幾率去南大的。當年南大的招生辦在上海設有招生辦公室,帶著相關的學業(yè)證明,我妹妹很順利地拿到了南大的5分加分。但是她并沒有報南大很熱門的專業(yè),諸如中文、歷史之類,而填報了政府管理專業(yè)(原為公共事業(yè)管理),這也與她本人的志向相關。選擇南大,同時也考慮到了南京離家比較近,生活環(huán)境比較相似。我們家雖然一開始不是很贊同她報南京大學的想法,但是算了一下路程和將來的規(guī)劃,還是同意了。這一點在填報時也要考慮清楚,我妹妹填報南大時就沒有想過將來要再回到上海就業(yè),一般考去外地高校的同學想要再回上海找工作是很困難的,因此這一點要慎重。選擇學校和專業(yè)時要注重調查,包括學校的排名和專業(yè)排名以及方向 (雖然有時候網(wǎng)上搜索到的東西并不準確)??紤]一下自己將來是要直接就業(yè)還是讀研出國,這一點十分講究。關于專業(yè)選擇,我最后放棄去上海外國語大學念語言的機會,而選擇填報了復旦大學。最終,我沒被復旦大學的新聞學院錄取,但也進入復旦的強項學科——哲學之類的人文學科。填報志愿要和父母商量,但也不能全盤交給他們一手操作,畢竟人生是你自己的。念大學非常注重氛圍和專業(yè),填報時需慎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