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學院最早為廣東省廣州市的“私立珠海大學”,創(chuàng)立于1947年,原校址在廣州市東山區(qū)竹絲崗二馬路,由陳濟棠將軍、陳濟棠兄長陳維周、中國文學家黃麟書、廣州市長李揚敬將軍、尹芳浦及教育家江茂森等廣東省籍人士所創(chuàng)辦。
1949年因內(nèi)地政權更迭而遷到香港,由于香港政府初期只承認其所辦理之公營香港大學頒發(fā)學位,故私立大專院校受當時香港教育條例所限,故易名為“珠海書院”。早期珠海書院于 教育部以“私立珠海大學”的名義注冊,并由教育部頒授學位,其國際認受性與 大學學位等同。1956年,八所私立大學書院倡議合并,除廣僑書院、平正會計??茖W校、華僑書院、文化書院、光夏書院五書院外,還有香江書院、珠海書院與廣大書院。但在談判期間,后三所包括珠海書院退出,前五所達成合并共識,成立“聯(lián)大學院”,但教育司署不允,故改名為“聯(lián)合書院”,成為中文大學最初三所成員書院之一,而珠海書院則繼續(xù)獨立辦學。1990年代起,珠海書院開始與海外其他大學合辦學位課程。2004年5月,珠海書院通過了香港學術評審局對七個學位課程的評審,同年7月根據(jù)《專上學院條例》以“珠海學院”名義注冊,并于同年10月獲香港特區(qū)行政長官會與行政會議批準,得頒發(fā)香港政府認可的學位。2006年,財務金融學、商業(yè)資訊和建筑等三項學位課程順利通過香港學術評審局評審。2009年6月,珠海學院獲教育局撥出屯門青山公路土地,占地一點六公頃的前油庫,興建全新校舍。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已通過給予免息貸款三億五千萬元以供珠海學院興建新校舍,暫不計算貸款,學院本身已留三至四億元建校,希望在2012年前,即本港推行大學四年制前竣工 ,相信亦有助爭取正名為大學。2010年首次涵蓋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大學配對補助金”。目前,珠海同時以珠海書院的名義開辦 教育部認可之學位課程及以珠海學院名義開辦香港政府認可學位課程。但 學位及 僑生先修部課程均已停止收生。隨著修讀“ ”學位課程的高年級學生畢業(yè),珠海書院將完成其歷史角色。另外,珠海學院則代替珠海書院為珠海大學在香港復校而努力。2011年5月12日,珠海學院于屯門舊咖啡灣的新校舍舉行動土儀式。珠海學院新校舍占地約1.6公頃,以雙主樓設計,提供圖書館、食堂和演講廳等設施,可容納約4000名學生,將于2013年啟用,于復名大學之路上邁進重要的一步。 “珠海校歌”在1947年“珠海大學”創(chuàng)立于廣州時所作。由當時文學院院長任泰(東白)教授作詞,黃友棣教授譜曲。珠海創(chuàng)校于對日抗戰(zhàn)勝利后兩年,時值百廢待舉,內(nèi)亂方殷,故歌詞開首即有“中原板蕩,珠海興庠”之句;珠海自始即以促進中西學術交流,融冶舊學新知為職志,故校歌中有“中西薈萃,今古發(fā)揚”之句;且“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古有明訓,因此校歌中亦提及“新民明德,源遠流長”,以示辦學之宗旨。至于曲譜則采用進行曲之旋律,莊嚴壯麗,用以激起學子奮發(fā)向上之雄心壯志。作曲:黃友棣教授作詞:任泰(東白)教授歌詞:中原板蕩珠海興庠蔚成大學鴻博趨玱培英育秀化雨汪洋培英育秀化雨汪洋青年男女滿雍堂吾校精神永同方瀛霞貝彩紫氣靈光中西薈萃今古發(fā)揚新民明德源遠流長新民明德源遠流長青年男女滿雍堂吾校精神永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