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成績*課程學分/學分總和,一般來說采用加權平均分的話競爭是比較激烈的,但也更公平
加權平均分專業(yè)排名是什么希望能解答下
課程成績*課程學分/學分總和,一般來說采用加權平均分的話競爭是比較激烈的,但也更公平
問題不太明確 我按自己的理解回答了啊專業(yè)排名是你在本專業(yè)成績的排名加權平均分舉例來說 你本學期總共有ABCD四門課 課程A2學分 你得了80分 課程B 1學分 你得了70分 課程C 4學分 你得了60分 課程D 2學分 你得了90分你的加權平均分是 (80*2+70*1+60*4+90*2)/(2+1+4+2)
加權平均分專業(yè)排名是是指個人的加權平均成績在本專業(yè)的具體排名情況。加權平均成績等于課程成績*課程學分/學分總和。
加權平均成績是指每門成績乘以它的權值比例后算出的平均成績,算法為每門成績乘以它的權值比例。加權平均成績的計算比較類似GPA的算法。
含義舉例不同的科目,所占的學分是不一樣的,高等數(shù)學一冊有四個學分,電路理論卻有六個學分。一個科目占得的學分就是該科目的權值。所以加權成績就是科目成績乘以科目所占的學分值,加權平均分就是所有科目的加權成績的和再除以總的學分。
擴展資料:
加權平均數(shù)的作用:
1、在一些體育比賽項目中,也要用到權重的思想.比如在跳水比賽中,每個運動員除完成規(guī)定動作外,還要完成一定數(shù)量的自選動作,而自選動作的難度是不同的。
2、兩位選手由于所選動作的難度系數(shù)不同,盡管完成各自動作的質(zhì)量相同,但得分也是不相同的,難度系數(shù)大的運動員得分應該高些,難度系數(shù)實際上起著權重的作用.
3、在評估某個同學一學期的學生成績時,一般不只看他期末的一次成績,而是將平時測驗、期中考試等成績綜合起來考慮,比如說,一同學兩次單元測驗的成績分別為88,90,期中的考試成績?yōu)?2,而期末的考試成績?yōu)?5。
4、如果簡單地計算這四個成績的平均數(shù),即將平時測驗與期中、期末考試成績同等看待,就忽視了期末考試的重要性.鑒于這種考慮,我們往往將這四個成績分配以不同的權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加權平均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加權平均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