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fā)一下一位中國在印度留學生的文字:沒來印度之前,我對印度的印象只停留在大家所說的“臟亂差”,國內的新聞、媒體報道出來的也只是一個又一個的強奸事件,這讓我對印度有些“恐懼”,但在印度留學9個月之后,我看到了不一樣的印度。
還記得到印度的第一天,八月的天從機場出來就是一股熱浪襲來,即使是從小生活在熱帶的我也有點不適應這樣的天氣。初次來到陌生的國度,我們一行人對印度充滿了好奇,但對印度的初印象并不好,甚至是“糟糕”。第一次來印度的人都少不了要經歷“被坑”,我們也不例外,唯一不一樣的是我們是被“往死里坑”,剛來的那幾個星期,帶我們來找房子的印度老師和中介“里外勾結”坑了我們不少錢,這讓我們對印度人的印象差到極點,之后慢慢的發(fā)現其實印度人還是很友好,當你向他們問路的時候,他們會很熱心的向你提供幫助,當他們知道你懂印地語之后更是熱情的與你交談起來,即使是不熟的人,他們也會很熱情的拉著你一起“尬舞”。印度的貧富差距很大,有錢的人住別墅開跑車,沒錢的人只能睡路邊靠乞討為生,每次在等紅綠燈的時候,都會有印度小孩來要錢。雖然他們生活很貧窮而且環(huán)境也不舒適,但是他們作為普通人其實生活還是很滿足的,至少你可以看到他們臉上時不時還掛著笑容。他們對生活的那種樂觀的態(tài)度真的很感染人。印度有很多的神,每到一個神的節(jié)日,學校都會放假,所以小假期很多。出于對印度的好奇,假期的時候我們也去了很多地方旅行,感觸最深的應該是去印度南部和瓦拉納西。首先說下印度南部的旅行,我們南部之行的第一個城市去了孟買,和首都德里比,確實是干凈很多,也有很多高樓大廈,當然,在孟買也保留著很多英式建筑,對于很想去歐洲旅行的我們來說,真的是感覺去到了“小歐洲”,一路上不停的拿起手機拍照。孟買之后我們去了果阿,果阿是印度最富裕的一個邦,到處都是椰子樹,還有很多海灘,風景很美,車也很少,即使有些地方沒有交通燈,來往的車輛也一點不亂,街道也很干凈,和德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些種種讓我們產生了一種錯覺,感覺自己此時不是身處印度,因為那種“愜意”,真的是在印度其他城市感覺不到的。最后我們去了喀拉拉邦,喀拉拉邦給人感覺像是去到海南,和果阿有點相似,但給人的感覺又不一樣,風景真的很美。南部之行真的是徹底改變我對印度很落后的想法,比起北部,印度很多南部的城市挺發(fā)達的,人們的受教育程度也比北部高,沒有北部的臟和亂,更沒有“差”這么一說。再來說說瓦拉納西,作為印度最臟的城市,瓦拉納西真的實至名歸,街道又小又爛,車、人混雜在一起,加上在馬路中間悠閑的躺著的牛,使得道路更加擁擠,街道上到處都是牛糞,讓你對這個聞名的圣城有點抗拒。恒河邊每天都會有夜祭的活動,除了虔誠的印度教徒外,還有很多的游客參與其中。清晨我們?yōu)榱丝春愫拥娜粘?,四點半就爬起來,但因為霧很大,所以什么也看不清,我們坐在恒河邊等了好久,終于看到已經爬得很高的日出,我們租了一張小船,靜靜的在恒河上劃著,欣賞著日出,景色還是很美,但總感覺是在看日落,不管怎么樣,總還是看到了,也不妄費我們起那么早。中午時候,我們延著恒河邊一直往下走,看到很多印度教徒在恒河邊沐浴,雖然是冬天,天氣很冷,但這絲毫沒影響,他們虔誠的祈禱著,只為洗清自己的罪孽。我們走著走著,走到了火葬場,看到一具又一具的尸體被抬向柴火堆,有位老人和我們說我們可以上前去看,但因為害怕,我們拒絕了。在瓦拉納西,人們虔誠的信仰著他們的神,仿佛神就是他們的一切,雖然生活很貧苦,但他們精神上卻很滿足,即便他們信仰的神沒有帶他們走出貧苦,他們也可以做到一如既然的虔誠,讓我們驚嘆不已。文字和鏡頭記錄不完的印度,從剛開始的抗拒到慢慢的接受,到慢慢的喜歡上印度,到真的要回國的時候,內心還是特別的不舍,九個月里發(fā)生的好與不好都還歷歷在目,內心滿滿的都是回憶。關于印度,我們一直在路上。---------------------------------------------------------全印中國留學生聯合會,簡稱“全印中國學聯”,總部設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為在印中國學者、學生以及已畢業(yè)學者、學生所組成的群眾性自治團體,聯合會宗旨是立足印度,聯絡和服務國家、聯絡和服務中國在印學生學者、聯絡和服務中國留印畢業(yè)結業(yè)學生學者。促進留印學人之間學習、思想及感情交流,協助他們解決學習、工作及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全印中國學聯(總會)期待有更多國內的同胞、學人來印留學或訪學,期待著您加入留印人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