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申請美國大學之前首先要知道自己想申請哪一類的院校一般被談到的美國本科院校主要有兩大類,就是綜合性大學和文理學院。
二、確定院校類型后就要開始準備標準考試標準化考試:主要是托??荚嚕琒AT1和SAT2。隨著申請人數(shù)的增多和競爭的激烈,現(xiàn)在又流行起考AP。當然主要考試還是托福和SAT。
三、考完考試,申請這一大板塊也就要開始了,首先是選校一般來說最開始的工作是選擇學校。這個過程一定要慎重對待,因為選錯學校會對申請和今后的就讀都產生不良影響。選校一般有好幾輪,最初定一個范圍大的名單,再一輪輪曬選。主要考慮的因素有地域,環(huán)境,申請難度,專業(yè),獎學金,就業(yè)等等,這方面可以通過同學,家長,網絡了解很多相關信息,具體就要自己把握。
四、選完學校之后就要開始準備申請材料的制作了在這里要注意時間的安排,絕大多數(shù)頂尖學校截至日期都是1月1日,一些學校則在2月截止申請書的提交。申請分為提前申請和正常申請。提前申請錄取率較高,但一般只能申請一所,這個規(guī)定極為重要,涉及到誠信問題。美國本科留學申請截止日期大多在每年的11月1日(也有11月15日)。正常申請則可以申報多所,大家也都熟悉。學校所需要的主要包括申請表,標準化考試成績單,在校成績單,老師推薦信以及一些附加材料,其中個人申請表是最主要部分。申請表的種類分通用申請表和學校自己的申請表兩種。通用申請表要登陸其專門的網站,學校自己的申請表則要去該學校官方網站尋找。提交形式則分紙申和網申,當然現(xiàn)在申請者大多數(shù)采用網申,有的學校網申還免申請費。申請表有兩個主要部分:個人信息和文章。個人信息其實就是按項目填表,沒有什么創(chuàng)造發(fā)揮的余地。申請文章則就是展示自己的舞臺了,一般有數(shù)篇長文章和小短文,題目有一定的規(guī)定。申請表可以讓學??闯錾暾堈叩母鱾€方面,可以說是更加全面的考察。申請材料的其它部分由老師完成,比如說推薦信,然后郵寄給大學。這就要早些和老師們商量,以免延誤時間。如果認為申請表,老師推薦信等材料還不足以反映自己,則可以選擇性地向大學提交附加材料,一般可以是附加的文章,自己創(chuàng)作的作品等等。至于附加材料的作用,那更是眾說紛紜。有的同學確實因為優(yōu)秀的附加材料喜獲錄取,也有觀點認為提交附加材料反而有負面影響。所以這樣說來,取舍全在個人了。
五、大學面試對于面試在錄取中的重要性各個學校都有所不同,人們的觀點也有所不同。雖說許多大學申明不參加面試不會有劣勢,但無可否認的是一次成功的面試會為你增光添彩。不是每個大學都有面試。也不是每個申請人都會獲得面試。有的學校會為主動為幾乎所有申請者安排面試機會,比如耶魯和MIT,有的學校則只為一些他們有意向的學生安排,還有的學校則要申請者主動提出面試要求。文理學院的面試一般較早,也需要申請者自己去爭取,和院校相關負責人聯(lián)系。一般從八月就開始有面試機會了。綜合性大學的面試則一般較晚,許多面試在11、12月進行。而且面試也有截至日期。對于面試,大家可以給予一定的關注。
六、獎學金申請這里再說一個比較受關心的問題。即申請獎學金。獎學金的申請和申請材料的提交是分開的(雖然有時候可以裝在一個郵包里)。大學會讓申請者提交獎學金申請表,一般有ISFAA,即國際學生獎學金申請表,和INCF,即國際學生財政證明。部分大學會還讓申請者提交由本校設計的表格。將以上表格填好后按要求郵寄給招生委員會和獎學金委員會,就獲得了正式的申請資格。申請獎學金的截至日期一般較晚,許多在2月左右(當然還是要看要求)。所以如果實在忙不過來,可以晚一步申請。但是有些學校鼓勵早申請,因為早申請資金會相對充裕,這一點也要納入考慮。提交完申請材料后,申請的過程就基本結束了。接著就開始等待通知。錄取決定可以通過網上郵件,申請賬戶以及郵遞方式告知。一般錄取通知書是快遞,很快就會送到申請人手上。如果有幸被多所大學錄取,則又要開始比較了,方法和標準和選校過程有些類似,一定要慎重做出選擇。確定了學校后,要根據(jù)學校寄來的材料的要求提交一些信息和表格,不過我想經歷了申請的大風大浪,這些后續(xù)工作只是小菜一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