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被躁到高潮嗷嗷叫游戏,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app,免费人成视频在线播放

留求藝—您的留學規(guī)劃師

如何理解大一新生覺大學好無聊的心理

241次

問題描述:

如何理解大一新生覺大學好無聊的心理急求答案,幫忙回答下

最佳答案

推薦答案

母親,華麗的詩篇不能代表一個面前的您,因為那是書篇,是修飾,是希望的永恒,而您是現(xiàn)實,是時代變遷的代表,是歷史潮流的體現(xiàn),永遠不能代替的事實! 家,是我們避風的港灣,是我們成長的搖籃,而母親則是給家送來溫馨的源泉曾經(jīng)給你多少傷害,母親!但在傷口的那一邊,你仍一如既往,給我你所能給的一切.好像前世已在你那存了一筆感情的巨款,可以任我盡情揮霍.我的文字無法表達出你偉大的慈愛.愛你和你對我的愛,使我懂得了如何愛人.直到有一天,我忽略已久的你的滿頭白發(fā)亮刺刺的痛在我的眼中,我才猛醒你正一步步退向生命的盡頭…… @

如何理解大一新生覺大學好無聊的心理

其他答案

事實上,每個人都會偶爾覺得無聊。特別是在沉悶的環(huán)境中,無聊感會油然而生。美國西佛羅里達大學的心理學家史蒂文·沃丹洛維奇(StephenVodanovich)指出:“西方文化通常將無聊定義為‘無所事事’。”事實上,對無聊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從事單調(diào)工作的人群,諸如在工廠流水線上忙碌的工人。研究者稱,無聊感并不是單純由客觀環(huán)境引起的,而是意識層面一種主觀的個人感受。無聊的程度因人而異:一些人似乎與無聊絕緣;而另一些人,如性格外向的人,卻更容易感到無聊。新一代的科學家一直試圖找到這種沉悶情緒的心理學基礎。他們發(fā)現(xiàn),這種情感遠比我們知道的復雜。研究者指出,無聊尚無統(tǒng)一的定義,就像一個“口味眾多”的拼盤。作為人意識的一方面,注意力水平對無聊感的產(chǎn)生至關重要。它可以提高人們的專注程度,從而減少無聊感。此外,情緒波動也對無聊有推波助瀾的效果。不清楚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陷于情感無法自拔的人,更容易感到無聊。想擺脫無聊并不容易。抑郁癥及嗜藥成癮之類的病癥,常常會找上容易無聊的人;他們在社交、學習和工作中也表現(xiàn)欠佳。找到無聊的根源,將有助于我們預防和治療這些疾病。千篇一律科學家對“無聊”的研究持續(xù)了一個多世紀,從早期針對單調(diào)乏味的工作進行的研究,到后來無聊傾向量表(BPS)的出現(xiàn),人類與無聊的“拉鋸戰(zhàn)”從未停止。研究者與“無聊”已經(jīng)糾纏了近一個世紀。早期,工作表現(xiàn)較差的工人給了科學家啟發(fā),這些工人對工作表現(xiàn)出的厭煩情緒促使他們開始研究,單調(diào)乏味的工作對人的影響。1926年,英國國家工業(yè)心理學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ofIndustrialPsychology)的心理學家A·赫德森·戴維斯(A.HudsonDavies)在《英國醫(yī)學雜志》(BritishMedicalJournal)上發(fā)表論文稱,無聊類似于精神疲勞,是由于工人對流水線上精細而重復的作業(yè)缺乏興趣所致。他還指出,工人對無聊的易感性存在個體差異:“很多從事單調(diào)工作的人并不感到無聊。而有一些人,即便從事經(jīng)常變化的工作,卻還是牢騷滿腹,抱怨生活單調(diào)?!泵绹~約城市學院的心理學家約瑟夫·巴爾馬克(JosephBarmack),是最早在實驗室環(huán)境下研究無聊感產(chǎn)生基礎的科學家之一。20世紀30年代末,他指出無聊感是一種類似于睡眠的感覺,并發(fā)現(xiàn)同時使用三種興奮劑——安非他明(amphetamines)、麻黃素(ephedrine)以及咖啡因,可以減少重復性工作(如對一系列數(shù)字進行加法運算)中的疲乏、困倦、注意力渙散及無聊的癥狀。此外,向參加測試的學生支付報酬似乎也可以激起他們的興趣。這說明,無聊感是刺激和動力不足的一種復合產(chǎn)物。十余年后,澳大利亞籍精神分析學家奧托·費尼謝爾(OttoFenichel)在1951年出版的《思維的組織與病理學》(OrganizationandPathologyofThought)中,描述了另一種無聊感。它是由于人的內(nèi)驅(qū)力和愿望受到抑制而產(chǎn)生的,并會導致明顯的無目標感。費尼謝爾將這類“病理性的”無聊感與通常的無聊感進行對比,指出后者只有“在我們不能做我們想做的事情,或者必須去做我們不想做的事情時”,才會產(chǎn)生。此后30年,對無聊感的研究一直斷斷續(xù)續(xù)。直到1986年,心理學家諾曼·D·森德伯爾(NormanD.Sundberg)與他的學生理查德·F·法默(RichardF.Farmer)對無聊進行了最公認的研究。前者是美國俄勒岡大學的名譽教授;后者就職于俄勒岡州立研究院。他們共同發(fā)明了由28個問題組成的無聊傾向量表(BoredomPronenessScale,簡稱BPS),這是用于研究無聊的最早的完整心理測量表。用BPS測試人們在不同境況下產(chǎn)生無聊感的傾向性,結(jié)果顯示,幾乎每個人在身處重復、單調(diào)、壓抑的環(huán)境卻無法擺脫的時候(如排隊等候時),都有過短暫的厭煩情緒。但是,有些人卻更加頻繁地感到無聊。他們需要在生活中尋求的刺激;或者由于不具備自娛自樂的能力而閑得無聊;抑或找不到生活的意義和目標,對“生存”本身產(chǎn)生厭棄。過去20年,沃丹洛維奇和同事的研究顯示,常常無聊的人患焦慮癥、抑郁癥、嗜藥及酒精成癮的風險更高。他們易怒、好斗,缺乏人際交往的技巧,在工作和學習中也表現(xiàn)較差。獵奇心理無聊感的產(chǎn)生主要歸咎于兩個因素:一是外部的刺激,二是自身的調(diào)節(jié)能力。2005年,沃丹洛維奇和美國俄克拉何馬州立大學的心理學家J·克雷格·華萊士(J.CraigWallace)以及西佛羅里達州的史蒂文·卡斯(StevenKass)在BPS分析中指出,從宏觀來看,無聊感的產(chǎn)生主要歸咎于兩個因素。一是外部刺激,或者說是對新鮮感、興奮感以及變化的渴望。沃丹洛維奇認為,男性普遍比女性更容易無聊,他們在BPS測試中的得分也更高。他直言道:“男性更愛抱怨說,‘周圍沒什么事可做,所以我才會無聊?!庇捎诳释獠康拇碳?,性格外向的人更容易陷入無聊之中。許多關于單調(diào)工作的早期研究發(fā)現(xiàn),性格外向的人比性格內(nèi)向的同事更早變得口齒不清。英國倫敦精神病學研究所的人格研究先驅(qū)漢斯·艾森克(HansEysenck)指出,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在于,性格外向的人需要持續(xù)變換的刺激,才能達到最佳的喚醒水平(arousallevel)。同樣地,在著名的感覺尋求量表(sensation-seekingscale)測試中,性格外向的人得分也偏高。該量表是在20世紀60年代,由美國特拉華大學的心理學家馬文·瑞克曼(MarvinZuckerman)設計,用于衡量個體對刺激的渴望程度,其中包括一些用來測試無聊易感性的問題。然而,并非所有的研究都一致認為,外向型性格與無聊感有關聯(lián)。給沉悶的工作增添一些小趣味后,性格外向的人也能成功地克服無聊感。英國基爾大學的心理學家A·B·希爾(A.B.Hill)在1975年進行了一項研究,讓32名大學生從事拾撿和安放圖釘?shù)墓ぷ?。這是一件無聊到讓人頭腦麻木的任務。相比16名內(nèi)向型學生,另外16名外向型學生在工作中表現(xiàn)出的變化。他們采用精細而有趣的各種方式,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興奮水平。換言之,盡管性格外向的人通常需要的外部刺激,但他們的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卻各不相同。這是沃丹洛維奇從BPS測試中總結(jié)出的第二個因素。愛好廣泛且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以及在各種環(huán)境中都能有所作為的人,并不容易陷入無聊的泥淖。森德伯爾稱:“我相信有人即便像佛教僧侶那樣安靜打坐,也不會感到無聊。他們依然能用心感悟生活、發(fā)現(xiàn)快樂并不斷成長。”如果內(nèi)心世界不充實,外部刺激和新鮮感也會轉(zhuǎn)瞬即逝。沃丹洛維奇認為:“大腦會不斷尋求刺激,久而久之,大腦對刺激的需求便欲壑難填。這是一場注定失敗的戰(zhàn)斗。你永遠也不會感到滿足?!睘榱藬[脫無聊,人們沉湎于吸煙、搞破壞、賭博以及嗜藥之類的有害行為,追求感官的刺激。2005年,對92名蘇格蘭青少年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無聊是青少年嗜藥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美國社會研究新學院的臨床心理學家麥克韋琳·托德曼(McWellingTodman),主要從事精神病患者及嗜藥康復病人的無聊感研究。他指出,“嗜藥者總是在停工期間,利用休息時間吃藥?!奔凶⒁饬o聊感與注意力密切相關,注意力高度集中,或者注意力渙散都會引起無聊。無聊和注意力也有關聯(lián)。畢竟,當你無法集中注意力時,很難對什么東西產(chǎn)生興趣。為了揭示這一關聯(lián),科學家設計了一個測試環(huán)境,讓受試者完成一些有難度的任務。在1989年的一項著名實驗中,美國克拉克大學的心理學家詹姆斯·萊爾德(JamesLaird)和羅賓·達姆拉德-弗賴伊(RobinDamrad-Frye)發(fā)現(xiàn),就連在隔壁房間打開一臺靜音的電視之類的微小干擾,都會讓受試者覺得聽力理解練習“很無聊”。受試者無法察覺干擾,也就不知道自己為什么心不在焉。一旦打開電視的音量,受試者隨即指出是這電視的聲音讓他們無法集中注意力。然而,在沒有干擾的情況下,一些受試學生卻認為他們聽到的理解練習很刺激。這一結(jié)果支持了作者的假設:“努力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是導致無聊的主要原因?!睆牟±韺W角度看,注意力渙散也可能激發(fā)無聊感。2003年,沃丹洛維奇、華萊士和卡斯在一項研究中發(fā)現(xiàn),148名大學生受試者的BPS得分與成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ult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簡稱ADHD)的診斷結(jié)果相關。這表明,無聊感很可能是注意力無法集中引起的。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ofWaterloo)的認知神經(jīng)科學家丹尼爾·斯米萊克(DanielSmilek)、心理學家阿爾·切恩(AlCheyne)和喬納森·卡里爾(JonathanCarriere)將無聊的傾向性與注意力的下降聯(lián)系起來。注意力下降會讓人張冠李戴,錯把牛奶放進櫥柜而將谷類食物放入冰箱。2007年6月,滑鐵盧大學的研究小組報道了他們對304名大學生的測試結(jié)果。測試內(nèi)容包括日常注意力的衰退趨勢,以及他們對情感與環(huán)境的感知度。此外,他們還對學生的日常健忘表現(xiàn)、注意力渙散程度及臨床抑郁情況進行了評估。研究者發(fā)現(xiàn),記憶力衰退、注意力渙散的學生在BPS中的得分都相對較高。不僅如此,切恩根據(jù)統(tǒng)計學結(jié)果還指出,注意力渙散提高了無聊和抑郁的指數(shù)。有研究文獻顯示,抑郁癥與無聊有很多相似的癥狀,包括沉浸于消極的情緒,找不到生活的意義等。研究者推測,長時間注意力無法集中,會讓人覺得從事的活動毫無意義。切恩表示:“注意力是連接無意義感、抑郁癥以及無聊感三者的交點?!蓖瑫r,也有研究者將無聊概括為“心流”(flow)的對立物。心流是指人在全身心投入或者完全沉迷于某件事時所處的忘我狀態(tài)(參見2007年第4期《環(huán)球科學》第80頁《為何幸福如此難求》一文)。該理論的創(chuàng)立者,美國克萊爾蒙特研究大學的心理學家米哈伊·奇克森特米哈伊(MihalyCsikszentmihalyi)指出,當一個人的技能恰好能夠應對挑戰(zhàn)時,以及在接受目標清晰、反饋及時的任務時,心流便會發(fā)生。他還提到,小菜一碟的任務會使人無聊,而任務過于艱巨則會引起焦慮。2003年,奇克森特米哈伊和同事發(fā)表的一項研究稱,在526名受試中學生中,心流多發(fā)生在挑戰(zhàn)難度與學生的認知水平相當?shù)臅r候。情緒波動情緒對無聊感的產(chǎn)生也有影響,擁有積極自我意識的人很少會覺得無聊;相反,不清楚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找不到生活的目標和意義,就會深陷在“無聊”的深淵中。情緒對注意力、心流及無聊也有影響。從美國新墨西哥大學榮譽退休的教育心理學家瑪麗·B·哈里斯(MaryB.Harris),將無聊與情緒控制(moodmonitoring)關聯(lián)起來。2000年,哈里斯對170名大學生進行BPS測試和問卷調(diào)查,后者用于測量他們經(jīng)歷心流的頻率,并判定他們屬于情緒受控者(moodmonitor)還是情緒分類者(moodlabeler)。情緒分類者是指,能夠體察自己的情緒并對情緒進行分類的人。哈里斯發(fā)現(xiàn)情緒控制者在BPS中得分較高,經(jīng)歷心流的次數(shù)較少。她總結(jié)說,密切注意自己的情緒的人“不太關注周圍的情形,也不容易經(jīng)歷心流。對嚴重的情緒受控者來說,越是努力關注參與的活動,越會頻繁地感到無聊”。另一方面,情緒分類者卻很少因為無聊而困擾。他們能準確地評估自己的情緒,并且很快擺脫干擾,專注于手頭的工作。這一結(jié)果與1998年的另一項研究如出一轍。該研究由沃丹洛維奇和西佛羅里達州的霍普·M·塞布(HopeM.Seib)領導發(fā)起。在受試的308名大學生中,擁有積極自我意識(self-awareness,個體對自身內(nèi)心狀態(tài)的意識)的學生總體無聊感較低。相比之下,擁有消極自我意識(以判斷性沉思為特征)的學生在BPS中得分較高。如果不考慮無聊情緒對注意力的影響,無聊感產(chǎn)生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個體對自己內(nèi)心狀態(tài)的了解程度。1951年,費尼謝爾在對無聊情緒的精神分析中解釋說,由于不清楚自己想干什么,個體的需要和愿望受到壓抑,就會找不到生活的目標和意義。實驗數(shù)據(jù)也在一定程度上證實了這一說法——如果不能找到快樂和滿足的源泉,人便會覺得無聊。2007年,加拿大多倫多約克大學的臨床心理學家約翰·D·伊斯特伍德(JohnD.Eastwood)和同事的報告稱,在述情障礙量表(scalesofalexithymia)中得分較高的學生在BPS測試中得分也偏高。述情障礙是指,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描述自身的感情,同時情感和想象力受到抑制。伊斯特伍德的研究小組在一項尚未發(fā)表的研究中,對206名學生的BPS分數(shù)、ADHD的診斷結(jié)果和情緒覺察量表(scaleofemotionalawareness)分數(shù)進行了分析。結(jié)果表明,存在一種與注意力無關的無聊原因。在測試中他們發(fā)現(xiàn),高度的注意力渙散和較弱的情緒覺察能力都是重要影響因素,對無聊傾向性的變化獨立發(fā)生作用。在極端情況下,如果個體不知道如何找樂子,被無意義感包圍,就會產(chǎn)生一種更復雜的無聊感,直指生存問題本身。而當個體出于現(xiàn)實考慮或迫于其他壓力,放棄了至關重要的生活目標和夢想,這樣的無聊感也會產(chǎn)生。2000年,就職于美國圣弗朗西斯大學的臨床心理學家理查德·巴爾迪爾(RichardBargdill)描述了6例被他稱之為“生活無聊感”的案例。這些案例顯示,失去生活目標會使人產(chǎn)生矛盾情緒和深刻的無聊感。其中,有一位女性在放棄生物學家的夢想后,后悔嫁了個不喜歡的丈夫,生活在一個空巢一般的家里;另一位男性放棄了天文學家的理想,轉(zhuǎn)而投身宗教事業(yè),也出現(xiàn)了同樣的癥狀。伊斯特伍德總結(jié)說:“所謂無聊就是與現(xiàn)實世界脫節(jié)?!毕驘o聊開戰(zhàn)戰(zhàn)勝無聊的方法很多:換一個工作環(huán)境,培養(yǎng)新的興趣愛好和參加內(nèi)觀訓練都可以幫助我們擺脫無聊。只要用心感悟生活,無聊感也可以變成我們前進的動力。無聊感各有不同,治療無聊的方法也多種多樣。奇克森特米哈伊建議,如果無聊源于乏味的工作,那么可以嘗試換個工作,或者通過增加工作的強度和難度來改善工作環(huán)境。超市收銀員們可以與顧客誠懇地聊聊天,來提高服務質(zhì)量。1970年,美國州立圣何塞大學(SanJoseStateUniversity)的心理學家威廉·麥克貝恩(WilliamMcBain)對長途貨運司機的研究發(fā)現(xiàn),能在默數(shù)途經(jīng)物這樣的小游戲中找到樂子的司機,不會感覺旅途無聊,而且更注意駕駛安全。沃丹洛維奇指出,如果一個人的業(yè)余時間總是被無聊感占據(jù),他就應該嘗試培養(yǎng)新的興趣愛好,或者學習一些新的技能。沃丹洛維奇正在身體力行,向無聊開戰(zhàn)。每天他都努力給日常事物增添點“佐料”,從改變上班的行車路線,到轉(zhuǎn)變一下觀察周圍的視角。他說:“通過自我訓練,你會發(fā)現(xiàn)周圍的環(huán)境其實很豐富多彩。樹葉不單有綠色的,也有五顏六色、形狀各異的樹葉。只要用心去體會和發(fā)現(xiàn)周圍的美,就不會感到無聊?!?003年,美國弗吉尼亞聯(lián)邦大學的心理學家克爾克·沃倫·布朗(KirkWarrenBrown)和羅徹斯特大學的心理學家理查德·M·瑞安(RichardM.Ryan)在一篇論文中寫到,充分認識自我和周邊的環(huán)境是內(nèi)觀(mindfulness)的關鍵。內(nèi)觀是指人關注并感知當下的一種狀態(tài)。在教育界、醫(yī)療界以及公室一族中,內(nèi)觀訓練越來越流行。它源于東方哲學中的打坐冥想,要求練習者緩慢放松,專注于自己的呼吸吐納和肢體感覺,并讓思緒天馬行空地穿行于腦海。內(nèi)觀鍛煉可以幫助訓練者提高注意力,走出情緒的漩渦,從而減少無聊感的產(chǎn)生。2007年2月,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心理學家報告稱,在接受為期10天的內(nèi)觀訓練后,冥想的初學者與沒有接受訓練的人相比,工作中的注意力和記憶力都明顯改善。此外,前者的發(fā)呆(rumination)和抑郁癥狀也日益減少。鼓勵孩子參加激發(fā)思維和想象力的活動,避免消極、圖一時之快的娛樂方式,也能夠減少無聊感。森德伯爾說:“電視和iPod為孩子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娛樂,卻也阻礙了他們應對無聊的能力?!逼婵松孛坠吝€說,參加體育和游戲類的積極活動,可以有效增加心流的發(fā)生。一些應對無聊的方法有時還會無心插柳,幫助我們治療其他疾病。一些研究顯示,如果戒毒之后能有效應對無聊,復發(fā)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美國紐約市貝斯以色列醫(yī)學中心(BethIsraelMedicalCenter)正在用美沙酮(methadone)對156名嗜藥者進行臨床治療研究,托德曼發(fā)現(xiàn)嗜藥者的無聊程度,是判斷他們?nèi)奈ㄒ豢尚胖笜?。當然,無聊并非一無是處。許多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無聊是人思考和反省的好機會。此外,無聊也是判斷工作有無價值的標志,對沒有價值的工作就不必再浪費時間。伊斯特伍德說:“我們應當適時停止與無聊的無謂抗爭,并從這一經(jīng)歷中吸取教訓?!睂嶋H上,許多學者已將無聊感視為一種催化劑。諾貝爾獎獲得主、著名詩人約瑟夫·布羅德斯基(JosephBrodsky)在他1995年發(fā)表的《無聊禮贊》(InPraiseofBoredom)中就曾寫道:“當無聊的大潮來襲,請伴它而去。讓自己隨波逐流,浸沒于其中,慢慢沉底??偟恼f來,處理討嫌之物的規(guī)律是,你越快沉底,便越快上浮?!蔽值ぢ寰S奇補充說:“如果能夠完全擺脫無聊的消極影響,它便可以化腐朽為神奇,成為一股巨大的動力?!睙o聊指數(shù)測試你屬于容易無聊的人群嗎 做完下面的測試就知道答案了。在每個問題后給自己打分,分值在1~7之間。強烈反對記1分,完全贊成記7分,中立記4分。請注意用“*”標記的句子的分數(shù)正好相反:完全贊成記1分,強烈反對記7分。下列問題來自無聊感傾向量表(BPS),該表由俄勒岡大學心理學家諾曼·D·森德伯爾和俄勒岡州研究院的理查德·F·法曼共同設計。在回答完所有問題之后,請將28道題的得分相加??偡衷礁?,說明你越容易無聊,總分偏低,則說明你不容易無聊。多倫多約克大學臨床心理學家約翰·D·伊斯特伍德和他的同事進行了一項群體測試,這項測試的平均分為99分,“正?!比巳捍蠹s占總?cè)藬?shù)的2/3,分數(shù)分布在81分到117分之間;其余有2.3%的人得分高于135分或低于63分。1.對我來說,全神貫注是件易如反掌的事情。*2.工作時,我常為其他事情憂心忡忡。3.時間似乎總是過得很慢。4.我經(jīng)常覺得自己“閑得發(fā)慌”,但又不知道該干點兒什么。5.在必須做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時,我常常感到困擾。6.被迫觀看別人的家庭電影或旅行幻燈片,這讓我倍感無聊。7.我腦海里始終有許多計劃和任務需要去做。*8.對我而言,自娛自樂是件很容易的事兒。*9.我需要做的都是些重復單調(diào)的事情。10.與大多數(shù)人相比,我需要的刺激才能促使我前進。11.我能從自己做的大多數(shù)事情中尋找到刺激。*12.我很少因為我的工作而興奮。13.任何情況下我總能找到事情做,而且能夠找到并保持自己的興趣。*14.大多數(shù)時候我總是無所事事。15.我可以很耐心地等待。*16.我常常覺得自己無事可做,很閑。17.在一些不得不等待的場合,比如排隊時,我會變得坐立不安。18.我常常一覺醒來就有個新點子。*19.我很難找到一個讓我十分興奮的工作。20.我需要在生活中找到充滿挑戰(zhàn)的事情來做。21.我大多數(shù)時候都覺得自己的能力應付工作所需實在是綽綽有余。22.許多人會說我是一個有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豐富的人。*23.我的興趣太廣泛了,沒有時間把這些事情一一做完。*24.在朋友圈中,我是最有恒心的一個。*25.除非是做一些令人激動甚至危險的事情,我總覺得自己無聊得像行尸走肉。26.豐富的變化和多樣性才能讓我真的開心。27.電視和電影都千篇一律,太過時了。28.年輕的時候,我總是感到周圍的環(huán)境既單調(diào)又無聊。

為你推薦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方式  |  用戶協(xié)議  |  隱私政策  |  在線報名  |  網(wǎng)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