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咋地
中國政法大學MBA和中國農業(yè)大學MBA那個好~~求高手給解答
都不咋地
如果你從事法律工作,那肯定是政法。
中國農業(yè)大學的mba會好一些,中國農大是名校,但是分數線會高一些,你可以去 mba加油站 比較一下院校排名、分數線、招生情況,我以前考試有在他們網站找過資料,更新挺多的。
都很一般,相對政法好點
一、首先在回答好與不好之前,我有幾句前言:
1、我把對MBA的理解盡量客觀的表達;
2、我與您一樣也是今年正在復試調劑中,也在幾所學校中選擇;
3、我可能本著戰(zhàn)友感情基礎上,說的羅嗦一些。
二、進入MBA的目的:我做了魚刺圖的劃分,刨除魚刺保留骨干后,我的目的有三 :
1、二年半后有個新的擇業(yè)機遇平臺,結合工作經驗應該會有多一些安身立命選擇;
2、北京應屆生的戶口落實,我目前在中字頭國企,會通過關系等落實;
3、新的知識交際面與一些同學朋友,(能通過統(tǒng)考的很難說是既得的社會人脈資源)。所以建議您也做一個劃分取舍。
三、擇校:我想基本很少有人能夠進入兩個以上學校讀MBA的經歷,所以很多所謂的比較之言,大都是因學校的實力、名氣、特色、傳說、故事、宿夢而作的一家評斷。所以沒有什么好與不好,只有對個體的適合與不適合。您只需在恰當的時間里做出對個人最合適的選擇即可。您結合自己選擇攻讀MBA的目的意圖,在復試通過的學校中去選擇能夠滿足您的意圖概率較大的學校即可,例如:專業(yè)背景、是否在近幾年換工作單位、時間距離成本等等。有些我覺得您可以不用過多考慮,如人脈、導師。即使清華北大,基本上秋季班的MBA年齡經驗都比較淺,還要具備強的考試能力,這種條件下,沒有什么所謂成功人士和商政精英出現在秋季班中,如果要追求請選擇EMBA、長江、中歐;導師也是謠言,很多名校MBA今年招生多則300-400人少則200上下,導師輔導無從談起。
四、政法與農大的介紹:不用比較是因為真的不是在一個平臺下的MBA,無論是專業(yè)特色,還是官方體制。政法第二年的MBA,農大是2004年開設;政法是211學校,農大是211、985學校;(這個區(qū)別下面會展開)政法去年未招滿計劃,今年計劃220人,努力爭取250人;農大今年計劃110人,正在爭取140人;政法是專業(yè)性較強的學校,經管方面是配套科目;農大是有特色的綜合性大學,西區(qū)偏重農林、東區(qū)偏重工程、經濟;(畢竟是兩所學校合并而成)政法專業(yè)方向課程選擇多一些,比較寬泛,還有物流等,緊貼潮流,在職全日制靈活;農大專業(yè)設置比較單一,全日制就是國際班,在職分為綜合與期貨兩類,綜合班也都是與農林食品民營企業(yè)相關,算是有特色吧;學費政法7.8萬,國際23000美元;農大綜合6萬,期貨8萬,國際6.9萬;政法應該是二年半畢業(yè),農大是二年畢業(yè);總之您根據自己的取舍與兩所學校的介紹,看哪個您更需要適合。
五、國際班:可能是我在國企待了近十年的原因,總是會看相關部門認可這一方面,其實教育資源,就是工具,“有所得、能運用”即可;但是如果您也是關注名正言順這一中國特色,我還是要說幾句。985與211的區(qū)別在于教育部、學校對口部門、地方政府的資源投入。在MBA方面就是國際班IMBA是否得到教育部、留學生服務機構的認可以及政府國資委的資助(對口單位一般都是央企)。我查了資料,得到政府企業(yè)資助互換交流形式的官方IMBA,在北京今年只有北大、清華、人大、農大。這幾所的iMBA是既可以拿到雙證也可以拿到經教育部學位中心認證的碩士學位。如果比較看重國外學歷的認可度的話,這一點請多注意。政法-底特律大學(私立大學)是學校間合作,學費較高,底特律大學的美國排名在200-300位,農大-密蘇里大學(州立)是政府間的合作項目,學費較低,密蘇里州立大學排名在美國100位左右;不過兩所美國大學在MBA 方面都是美國比較出名的學校,都經過AACSB認證。最后,啰啰嗦嗦說了這么多,只因你我都是同路人。據說現在MBA考生的平均年齡在28-27歲,我聽了很低落,當然花了時間金錢和希望在MBA上還是希望有所預期的,但是事實是殘酷的,很多我們的訴求已經不是一個聯考MBA所能給予的了,我們只能簡單的有的放矢,有一個例子可以借鑒,一個國家電網公司的副處級干部,想充電提升一下,他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華北電力的,清華北大中財之類,名氣再大,也只是浮云。祝前途似錦,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