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不能普及,不能讓某些人污染了最后的學習凈土
為什么不能普及大學教育,在線求解答
肯定不能普及,不能讓某些人污染了最后的學習凈土
中國這么多人 普及不起 沒錢買
民辦高校的推廣,基本上可以普及大學教育了。
首先,我不是專業(yè)人士,但我想談?wù)勎业目捶?。我們的大學教育在歷史上是有一次普及的,就是 ,當時的投入是這樣的而如今的呢?美國哈佛年預(yù)算為幾十億美元,我們的呢?這僅僅是從資金方面來說。其他的呢?比如教員水平,政府干涉......
實際上我國從1999年高等院校“擴招”以來,已經(jīng)逐步在普及大學教育了。最初高校招生,要經(jīng)過初試、復試(類似現(xiàn)在的研究生),錄取率只有百分之幾,后來雖然取消了初試,但錄取率也很低,記得當時不要說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年級,能夠考上大學的也不多,考上大專、甚至是中專都能夠擁有干部身份和國家安置工作了,也很讓人羨慕……現(xiàn)在隨著“擴招”力度的加大,我國高校從原來的不到一千所發(fā)展到兩千多所,很多當初只有一兩千學校的高校也變成了萬人大學,很多省市的高考錄取率達到了將近90%(黑龍江,含專科),就是那些高考大省(山東、河南)也達到30%多,這就是一個不小的進步。實際上普及高等教育,倒不是說所有的適齡青年都要上大學,而是有一個比例,基本上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15%時,高等教育就進入了大眾化階段。 我國現(xiàn)在早已超過了這個比例。同時由于九年義務(wù)教育之后的高中階段教育生源流失較多,因此不可能百分之百上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