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了解相關的專業(yè)到底是干嘛的,課程是否像自己想的那樣,自己要在哪里更努力等等。
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高中生拼了命學三年后,卻不知道報什么專業(yè)以及報了一個傳說很不錯的專業(yè)但學了一段時間后后悔了的情況。
中國大學先修課程學了有什么用求高手給解答
可以了解相關的專業(yè)到底是干嘛的,課程是否像自己想的那樣,自己要在哪里更努力等等。
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高中生拼了命學三年后,卻不知道報什么專業(yè)以及報了一個傳說很不錯的專業(yè)但學了一段時間后后悔了的情況。
以開放原則辦好“中國大學先修課程”在條件成熟時,對于成績特別優(yōu)秀的學生,經(jīng)大學相關學科審核認定,入學者可減免其相應的大學課程學分,免修相應課程。此前,已有北大附中等中學先期開設了此類課程。1月17日下午,北京大學召開新聞通氣會,正式宣布應全國部分中學要求,將與中學合作試點開設“中國大學先修課程”。據(jù)了解,首批五門課程將于2013年春季學期在部分中學的高中新課標選修課體系內開設,供高中二年級學有余力的學生選修,7月組織統(tǒng)一考試。學生選修課成績將作為大學自主選拔錄取時綜合評價的重要依據(jù)之一。在條件成熟時,對于成績特別優(yōu)秀的學生,經(jīng)大學相關學科審核認定,入學者可減免其相應的大學課程學分,免修相應課程。此前,已有北京十一學校、北大附中等中學先期開設了此類課程。正如北京大學數(shù)學科學學院副院長柳彬教授所說,中學生選修大學課程,有諸多好處,包括提前體驗、了解大學課程內容,可以為更好地完成大學階段的學習做好準備;為將來理性地選擇大學相關專業(yè)奠定基礎;拓寬視野,提高思維能力和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但是,要辦好大學先修課程,讓其起到上述作用,必須始終堅持“開放原則”——先修課程的價值,就在于開放,向所有學生開放,大學自主認可。其實,早在北大之前,一些高校已經(jīng)與中學聯(lián)手舉辦創(chuàng)新實驗班,進入這一個班的學生,可以提前選修部分大學課程,作為學生申請大學自主招生的依據(jù)??蓜?chuàng)新實驗班卻發(fā)生了變異,一方面,一些中學借創(chuàng)新班的名義,對學生加班加點補課;另一方面,創(chuàng)新班與高校的自主招生對應,成為高校提前“搶生源”的手段,也影響到其他學生的公平競爭。筆者以為,問題就出在開放不夠上。北大的大學先修課程,是明確提到與大學自主選拔錄取評價掛鉤的,這并沒有什么不妥,這類似美國高校的AP課程(Advanced Placement),學生可用AP成績去申請大學,還可以免修部分大學課程。可是,從北大的選修課程看,與AP課程還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操作不好,很有可能就變?yōu)楸贝蟮莫毥菓?,以及搶生源的手段。首先,這是北大一所大學面向中學開辦的,而不像AP課程,是由美國大學理事會(The College Board)提供的。很顯然,能夠選修北大先修課程的學生將是少數(shù),而不像AP課程,很多美國學生都可選修。其次,目前看來,北大的選修課程是只與北大的自主招生掛鉤的,這很容易將這一課程與北大“圈生源”聯(lián)系起來。而AP則有40多個國家的近3600所大學承認其為入學參考標準。一句話,北大的大學先修課程開放度十分有限,因此,要讓大學選修課程起到促進中學教育的作用,就應該提高開放程度,應該由一個社會中介機構組織,向所有中學生開放選修,同時,自主招生高校均認可課程成績(是否認可由大學自主決定)。這就擺脫了先修課程與大學的一一對應關系。據(jù)報道,北大也把“中國大學先修課程”定位為一個開放的體系,北大將積極與清華、復旦、天大等兄弟院校聯(lián)系,一起加入到這項工作中,但從這一課程體系的長遠發(fā)展看,筆者認為應該走社會化的道路,而不該由某個或某幾個大學主導。學生們在選修時必然會問一個問題,學習這些課程是否只能派申請北大(或另外幾校) 的用場,其他學校認不認可?毫無疑問,承認課程的大學越多,這一課程體系的生命力就越強。與之類似的是我國的自主招生聯(lián)考,本來,這也應該是社會化考試,由大學自主認可、學生自主選擇參加,可是,聯(lián)考卻和大學形成綁定關系,變異為幾所學校集團圈地搶生源,這非但不利于擴大學生的選擇權,也不利于高校之間的平等競爭。大學先修課程要避免步聯(lián)考的后塵。另外,鑒于我國大學還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學分互認制度,因此,中學生選修先修課程的學分,在進入大學后能否得到認可,也是一個十分現(xiàn)實的問題。而如果這一問題不解決,先修課程的價值仍十分有限。對此,北大只是表示,“在條件成熟的時候,對于成績特別優(yōu)秀的學生,經(jīng)大學相關學科審核認定,入學者可減免其相應的大學課程學分,免修相應課程”。對于主導先修課程的北大尚且如此,其他學校是否認可也就更難預料。因此,隨著先修課程的推進,還必須推進高等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改革,完善學分制,加大大學校際間的開放力度,包括學校之間學分互認,以至建立自由轉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