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留學國家中,以色列絕對是冷門中的冷門。
因為你需要穿得跟僵尸一樣。有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在以色列留學中國學生不到800人。談到以色列的時候,你腦海中第一感覺是危險,第二感覺就是神秘了吧?這樣“戰(zhàn)火紛飛、塵土飛揚”的國家難道也能留學?下面一些解答希望解除你心里的疑問。發(fā)達么?客觀來說,以色列從基本的經(jīng)濟和社會數(shù)據(jù)來看屬于較高水平的發(fā)達國家,國際匯率基準的人均GDP與香港和日本大致在一個水平,低于北美和西歐主要國家,但高于南歐。由于國內物價高企,所以購買力平價的人均GDP和南歐國家相當。以最低收入為例,以色列現(xiàn)在的水平是4500謝克一個月,謝克對人民幣為1.6:1,換算下來這個最低收入也和香港類似,比南歐高。按照聯(lián)合國綜合了壽命,教育和經(jīng)濟水平的“人類發(fā)展指數(shù)”來看,以色列近兩年和丹麥,比利時,新加坡,法國等國排名接近。不過就我主觀所見,以色列的社會給人綜合的“發(fā)達的感覺”比起上面提到的這幾個國家還是要稍微低一點的。這可能與居民素質的參差不齊有關,因為以色列的回歸法規(guī)定所有猶太人都有權利回歸以色列,但是由于這些移民背景各不相同,沒法保證文化素質和教育水平都在一個水平線上。民風如何?以色列的民風總體來說完全不像很多人在遠距離上想象的那樣充滿宗教氣氛,壓抑沉悶。當然了耶路撒冷的部分地區(qū)還是符合這個描述的,但是對于大部分世俗猶太人為主的地區(qū)來說,總的生活氛圍是輕松,愉快,甚至有些隨意的。以色列人基本都比較外向熱情,符合地中海國家的一般特色。如果說日本德國新加坡的嚴謹程度是100分,美國英國是80分,意大利西班牙是50分的話,我覺得以色列大概是70分左右。并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循規(guī)蹈矩的完成。這意味著很多你覺得一定沒問題的事情,可能會遇到一些意外;同時也意味著你覺得一定沒戲的事情,有時候會遇到被挽救的驚喜。至于是沒戲還是出現(xiàn)轉機,取決于你怎么和人溝通。由于之前的兩年多已經(jīng)適應了日耳曼式的循規(guī)蹈矩,一開始有點不習慣,后來覺得這樣的彈性有時也是對自己的一種鍛煉,因為人生中很多機遇確實得靠自己主動去爭取。安全么?我覺得安全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一般性的治安,一個是戰(zhàn)爭期間的安全。一般性的治安是非常好的,我來以色列第一天到達的時候是凌晨,街上很安靜,一些開著的店里面的人也在做“該做的事”。晚上經(jīng)常出去跑步運動之類的,沒有遇到過任何不好的事。至于戰(zhàn)時的狀況,相信絕對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以最近幾天為例吧,我是看到了新聞報道才知道特拉維夫市內有非常大規(guī)模的俄塞俄比亞猶太人抗議事件,警方還使用了煙霧彈什么的,在知道之前,我還是天天坐公交上學、放學,就跟同一個城市的另一邊沒有發(fā)生任何事一樣。相信真的打起仗來很有可能也是這種狀況。有好吃的么?由于以色列人多數(shù)是來自歐洲和北非中東的猶太人,因此大多數(shù)的菜系和這兩個地區(qū)接近。最常見的是中東風格的pita(面餅),humus(鷹嘴豆醬),baba ganoush(烤茄子泥),shawarma(烤肉),歐洲風格的牛角包,奶酪,啤酒,冰淇淋滿大街都是的,不過因為猶太教kosher的關系想吃德國肘子可能比較難。其他菜系中值得一提的是壽司店特別多,據(jù)說密度全世界僅次于東京和紐約。以色列因為陽光非常充足,農(nóng)業(yè)科技也發(fā)達,所以蔬菜水果質量非常好。尤其是番茄,茄子,柑橘屬的水果,又大又飽滿,充滿了陽光的味道。至于特別高逼格的餐廳,還沒有錢也沒有閑去探索過。說起農(nóng)業(yè),除了滴灌技術,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現(xiàn)在全世界吃的最多的櫻桃番茄的品種就來自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農(nóng)學院。有好玩的么?特拉維夫夜生活超級high。由于很多以色列人都是混血所以帥哥美女非常多。從我男性視角出發(fā),這里從斯拉夫風格的金發(fā)白膚美女到中東北非那種小麥色皮膚身材婀娜的美女都有。至于女生嘛,夏天去海邊轉轉,絕對有福利哦。以色列的景點大多和宗教有關,圣經(jīng)里N處圣地就在你面前。東西方的各大主要文明很多都在這里落過腳,留下點古跡什么的。自然風光方面,北邊有雪山,南邊有沙漠。周邊旅游,使館都在特拉維夫或者拉馬特甘,去歐洲,土耳其,約旦,埃及應該都還是挺方便的。不過如果還想去伊朗和海灣國家可能會比較麻煩。氣候如何?以色列沿海地區(qū)屬于地中海氣候,內陸有些地區(qū)可能算是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雨熱反期,不利于植被生長,因此這里每一片植被似乎維護的都很耗費成本。不過雨熱反期的好處就是陽光很燦爛的時候不會覺得特別熱,反而背陰的地方還可以比較涼快,因為空氣中的濕度并不高??赡苡捎谶@個氣候很對西方人的口味,感覺以色列也有非常多的曬太陽一族,和西班牙意大利希臘等地中海國家如出一轍。交通怎么樣?沿海地區(qū)鐵路網(wǎng)覆蓋的很好,和歐洲國家無異。各個市內以及城市之間都有大巴,大巴有固定班次,不過做不到完全準時。開車的話,停車是個大問題,尤其在特拉維夫和耶路撒冷。打的的話,司機不一定都會主動打表,需要明確的表示出來,以免最后扯不清。大學的水平怎么樣?以色列的大學不是很多,基本分布在幾個主要的城市,如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特拉維夫大學,海法以色列理工學院等。平均水平應該說達到了世界一流水準,也有一些非常頂尖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以色列的國情和很多發(fā)達國家不同,因為高中生畢業(yè)要服三年兵役,所以開始大學比較晚。而迫于生活壓力很多人又選擇再30歲之前工作,因此感覺博士生的數(shù)量和比例都不太高。也許正因為此,論文的產(chǎn)出不是那么多因而導致大學排名上并不是很突出吧。但是另一方面以色列近十年來也獲得了多個諾貝爾重量級的獎項,合作的院校也都是其他各國最頂級的,因此水平還是受到了國際的認可的。師資方面教授基本都是歐美頂級的名校畢業(yè),水平是有保障的。大學的國際化水平如何?這個問題我覺得可能各個學校不完全一樣。從特拉維夫大學的情況來看,國際化水平與我之前在荷蘭的學校相比只能說是一般。只有兩個本科項目和有限的幾個碩士項目是英文的面向國際學生的。可能因為國際學生不是很多,學校的服務機構對待國際學生似乎也沒有完全做好所有硬件上的準備。不過這幾年學校在加大國際化的力度,似乎對于吸引中國和美國的學生尤其感興趣。如果只會英語,生活在這些城市也不會有什么問題,因為基本所有人都或多或少會英語。不過如果你會希伯來語,俄語或者阿拉伯語,生活會變得更方便一些這是肯定的。學些什么專業(yè)比較好?這個問題其實我沒法回答。我覺得一定要視自身情況而定,先想清楚自己想學什么,再看以色列有沒有合適的。總的來說,我認為以色列的生命科學,信息和電子科學,農(nóng)業(yè)科學以及與中東或者猶太有關的人文科學是世界頂級的。此外,我覺得猶太這個民族最擅長的是突破性的思想創(chuàng)新,無論是一神教還是基督教,共產(chǎn)主義還是心理解析,金融創(chuàng)新還是相對論,都是一種革命性的“立論”。而那些工于細節(jié)的領域,可能不是這里最擅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