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校(大學)指的是企業(yè)事業(yè)組織、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面向社會舉辦的高等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其辦學層次分??坪捅究?。
國家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實施義務教育的教育機構作為國家實施義務教育的補充。國家嚴格控制社會力量舉辦高等教育機構。國家對社會力量辦學實行辦學許可證制度。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按照規(guī)定的審批權限,對批準設立的教育機構發(fā)給辦學許可證。公立大學是指以國家政府或地方政府資助創(chuàng)立維持的大學,區(qū)別于以民間資本為主的私立大學。在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qū)(如中國),公立大學可選為重要的研究型大學。而有些國家和地區(qū)(如美國)的公立大學則不如許多私立大學具有聲望及競爭力。補充:中國的民辦高等院校與公辦高等院校不同,民辦高等院校一般由院校所在省、市、自治區(qū)的教育廳或教委主管,公辦高等院校則由院校所在省、市、自治區(qū)級政府主管。獨立學院不屬于民辦高校的范疇,只是對民辦高校的補充,有公立獨立學院與非公立獨立學院之分。民辦大學與公辦大學的區(qū)別是什么 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十點:
一、民辦大學實行自負盈虧的經營方式,其經費來源是由學院的舉辦方通過各種方式籌集得到,在經費、學費和其他一些相關的管理上也都是按照民辦大學的方式進行管理;公辦大學相比而言顯得更財大氣粗,因為其經費全部來自國家撥款。
二、公辦大學的生源好,民辦大學的生源差,當然是指平均水平。民辦大學的學生,多來自農村家里,覺得上學不易,所以就更有“敬業(yè)”這種精神,學生就業(yè)后更加珍惜機會,做得好的也就比較多;而公辦大學的學生多是在混日子,天天開打游戲,學生畢業(yè)后雖然文憑較好,但動手能力卻差。
三、公辦大學容易處分學生、容易掛紅燈,民辦大學如果學生出錯,不會開除學生的,而是想辦法盡力教育學生,使其認識錯誤并改正。
四、公辦大學是官傣式管理,民辦大學是精細化、甚至軍事化管理,更注重對學生生活學習的管理。因為民辦大學有一定的竟爭力,他們力爭為學生負責,讓家長放心,真正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來培養(yǎng),在辦良心學校。
五、正規(guī)的大單位,尤其是國企,看重名牌公辦大學的學生。不過話又說回來,今天有幾個國企能夠不靠關系就輕易進去啊,所以這個對就業(yè)影響不大。相反,民辦大學如果取得國家自考文憑的,更受一般公司,甚至大公司的青睞,這個是要靠真學習才能拿到的,別外民辦大學的竟爭力也大,所以對學生的就業(yè)也比較重視,愿意重金來建學生的就業(yè)通道,來增加學校的竟爭力。
六、公辦大學的教師不負責,尤其是班主任,因為他們也是混飯吃。民辦大學的教師比較負責,因為私人學校對教師的考評和聘用是很自由的,如果混飯吃,肯定不要了。公辦大學的班主任一學期見不到幾次,民辦大學的班主任,你天天都會見到的。民辦大學的教師總是從其他學校聘請的兼職的優(yōu)秀教師、有經驗的教師和離退休教師,所以師資并不比公辦的差。
七、公辦大學的畢業(yè)生找工作的時候大多數(shù)不愿意選擇小公司,也不愿意從基層做起;民辦大學的畢業(yè)生往往對自己的位置和處境有一個清楚的認識,所以本著“先就業(yè)后擇業(yè)”的觀念,愿意從基層做起。八、民辦大學是面向社會、服務社會的教育機構,因此所開設的專業(yè)主要是以社會適應型、應用型、職業(yè)型為目標,充分滿足了社會所需,彌補了社會上高級職業(yè)人才和專業(yè)人才的不足。此外,民辦高校的畢業(yè)生對社會適應性強,自身定位好,專業(yè)知識和技術對路,且一專多能,所以深受社會用人單位的歡迎。九、公辦大學畢業(yè)生獲得的文憑都屬于國民教育系列,分為全日制、成教、自考、網教;民辦大學畢業(yè)生獲得的文憑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參加高考被錄取的學生,他們獲得的是全日制文憑;第二種是沒經過高考或者高考成績不理想,他們進入民辦大學后參加自考,通過考試后獲得自考文憑,以上兩種文憑也屬于國民教育系列;第三種是既沒參加高考也沒參加自考,由民辦大學自主頒發(fā)的文憑,這種屬于非國民教育系列,不能考研考公務員,可用于找工作等用途。十、民辦大學是寬進嚴出,公辦大學是嚴進寬出。對于走進民辦的學生,唯有通過自己的真才實學才能獲得好工作。因此,這部分學生必須努力學習,學好技能,同時這種形式也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會了他們學習的方法,提高了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使其形成嚴謹?shù)膶W習作風。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學習的進程,可以專本同修,提前獲得本科學歷,完成學業(yè)。民辦大學與公辦大學的區(qū)別如上所述,都有專屬于自己的利弊問題,關鍵就是看你結合自身情況如何去選擇,選擇適合自己的,那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