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特利的球場風格和個人性格也許起源于他在華盛頓的童年,在他三歲時他的父母就離婚了,小丹丹與母親,姨媽和一個表兄一起生活,這樣一個溫情脈脈,沒有父親角色的成長環(huán)境造成了丹特利內(nèi)向的性格,他很少感情外露。
“當阿德里安還是個孩子,他就讓人難以理解,你甚至沒辦法讓他微笑?!彼哪赣H維吉尼亞對作家托馬斯·邦克(Thomas Bonk)說,“我得問他:‘這個怎么樣了?那個怎么樣了?’不然跟他在一起你什么都不知道?!?2歲那年,丹特利靜靜地選擇了籃球作為自己鐘愛的事業(yè)。貫穿他的人生,丹特利總是讓人驚訝,尤其是那些批評者們?!昂孟裎易龅拿恳患露际遣辉撟龅摹!痹诼殬I(yè)生涯后期,他在一次《達拉斯晨報》的訪談中這樣說,“但是我都做了?!痹隈R里蘭海厄茨維爾(Hyattsville)的DeMatha高中,丹特利入學時有6尺4,245磅。他的巨大體型和年幼為他贏得了外號“Baby Huey”,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個不夠高的胖子沒辦法打好籃球。他們明顯都錯了,丹特利帶領(lǐng)DeMatha高中獲得57勝2負的戰(zhàn)績,贏得了全美高中的榮譽,他像得了強迫癥一樣玩命訓練,哪怕是在圣誕節(jié),只要他能從伍滕教練的房子里弄到體育館鑰匙。1973年當?shù)ぬ乩M入圣母大學時,他只輕了10磅,高了1寸。他在學校三個賽季平均拿下25.8分,兩次贏得全美榮譽,三年級結(jié)束后,阿德里安投身NBA選秀。若干年以后,在《華盛頓郵報》的一篇文章上,丹特利回顧了那些在他生命中始終懷疑他的人:“都是一些相同的調(diào)調(diào):‘丹特利怎么可能這么僥幸?他根本不是那塊材料!’我總和那些喜歡懷疑我的人開玩笑,當我在他們面前得分,我就會跑到球場另一頭,站在他們身后,改變嗓音說:“我不會讓這6尺4的胖小子進內(nèi)線像這樣蹂躪我?!彼麄冝D(zhuǎn)過身,看見我站在那兒。從1973年到1976年,丹特利都在為圣母大學愛爾蘭戰(zhàn)士隊打球,并一直是球隊的主角。他在1975和1976年兩度在得分和籃板上高居全隊第一。并入選全美最佳陣容,最終獲得了1976年USBWA全國最佳大學球員稱號。他的總得分(2223分)是圣母大學史上第二高的,615次罰球得分和769次罰球則都是球隊紀錄。丹特利大一時,就在一場71-70戰(zhàn)勝UCLA棕熊隊的比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那場比賽是圣母大學籃球隊史上最重要的比賽之一,他們終結(jié)了由約翰-伍登(John Wooden)執(zhí)教、比爾-沃頓(Bill Walton)和賈馬爾-威爾克斯(Jamaal Wilkes )領(lǐng)銜的UCLA的88連勝。到1976年,“胖小子”這個稱呼不合適了,丹特利的體重減至220磅以下,其時的他已經(jīng)是一臺能源充沛,高效機動的籃球機器。雖然在場上打小前鋒的位置,但他的體格看上去像十項全能運動員。隨著左手運球技術(shù)的提高,他可以在身體兩側(cè)熟練的控球。布法羅勇敢者隊用第六順位選擇了他。成為職業(yè)球員之前,丹特利還是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上奪冠的那支美國隊中的得分王。他在7場比賽平均得19.3分,并在與南斯拉夫的金牌決戰(zhàn)中30分鐘得到了3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