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隸屬于蘇州大學,為江蘇省最早成立的法律人才培養(yǎng)的基地。
蘇州大學的前身是創(chuàng)建于1900年的東吳大學。 1915年,以東吳大學為本,于上海創(chuàng)設"東吳大學法學院"。學院教學突出"英美法"內容,專以講授"比較法"為主,其科學的培養(yǎng)目標和鮮明的教學特色,使東吳大學的法學教育在當時飲譽海內外,時有"南東吳、北朝陽"之稱。培養(yǎng)了一大批現(xiàn)當代著名的法學專家,如王寵惠、吳經(jīng)熊、倪征(日奧) 、李浩培、潘漢典、楊鐵(木梁)等,被人們譽為"華南第一流的而且是最著名的法學院。"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東吳大學改名為"江蘇師范學院",法學院也隨之并入他校。1982年經(jīng)國務院批準,"江蘇師范學院"易名為"蘇州大學",同時恢復法學教育,設法律系,是全國最早恢復法學教育的院系之一。1986年經(jīng)江蘇省政府批準,擴建為蘇州大學法學院。 2000年5月,畢業(yè)于東吳大學法學院的王健教授重返蘇大,參加百年慶典,行走母校故道,難舍百年風光,其心汲汲,其情拳拳。有感于斯,王先生長子王嘉廉先生慷慨出資捐建蘇州大學法學樓,設立獎學金,以推動蘇州大學法學院的法學教育和法學研究。同年,蘇州大學法學院更名為王健法學院,成為全國第一個由海外專項基金參與建設的公辦法學院。 王健教授(Kenneth Wang) 1914年出生于中國。1938年畢業(yè)于東吳大學法學院,同年獲得中國律師資格。王健教授自1938年至1945年期間在上海一家知名律師事務所執(zhí)業(yè)。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王健教授被選任為上海上訴法庭法官,成為審判日本戰(zhàn)犯軍事法庭的成員,是當時頗有影響的上海審判日本漢奸法庭的五名主審法官之一。1941年至1950年期間,他還擔任震旦大學、東吳大學和光華大學的法學教授。1947年,王健教授獲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獎學金和法學碩士學位,他遂回中國繼續(xù)從事律師職業(yè)并在東吳大學法學院授課。1949年他成為震旦女子大學的校長。 1952年王健教授應邀擔任紐約圣約翰大學法學教授,直至1984年退休。1962-1963學年,他還是密歇根大學法學院的法學訪問教授。1964年,他應美國前總統(tǒng)約翰遜(Lyndon B. Johnson)之邀出席為期四天的國際法和國際合作白宮會議。在從事法學教育和律師職業(yè)以外,王健教授還是美國仲裁協(xié)會的仲裁員。 王健教授1984年退休后成為王和王律師事務所的資深合伙人,這是一家專門從事跨國法律事務、知識產(chǎn)權、外貿、合資等的律師事務所,客戶遍布美國、中國、中國 及拉丁美洲和亞洲國家。王健教授1984年獲紐約圣約翰大學校長勛章,1987年成為該校榮譽法學博士,1992年最終獲得該校榮譽勛章。 王健教授1938年獲得中國律師資格,1958年獲得紐約律師資格,1986年獲得 律師資格。 王健教授于紐約時間2007年12月14日凌晨因病去世,享年9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