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014QS世界大學排名發(fā)布,英美高校依舊占領前十強。
麻省理工學院蟬聯(lián)第一,哈佛大學跌至第四,帝國理工學院擠入前三。就中國內地大學來看,27所大學進入QS榜單,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入圍前一百強。所有排名前10的大學在學術聲譽、雇主聲譽、國際師生占比方面都表現出色。帝國理工學院在“單位教職引用率”當面的突出表現使其成為了排名前10的大學中攀升最快的一所,一舉超越了哈佛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和牛津大學,成為了與劍橋大學并列排名世界第二的大學。排名前200由總共由來自31個國家的學校組成;其中美國以51所學府占據統(tǒng)治地位,領先英國的29所、德國的13所、荷蘭的11所、加拿大的10所、日本的10所以及澳大利亞的8所。自2009年以來上升最快的學校為:麻省理工學院,成均館大學(韓國),洛桑聯(lián)邦理工學院(瑞士),斯坦福大學,慕尼黑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高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倫敦大學瑪麗王后學院(英國)以及蘇黎世聯(lián)邦理工學院(瑞士)。其中有8所學校在科學與技術領域實力強勁。在該排名的所有全球前800余所大學中,中國大陸的27所大學中有19所提高了其位置, 提升最為顯著的是廈門大學(上升105名, 至全球441名)。清華大學第一次以排名47位登頂QS世界大學排名中中國大陸大學之首。它超過了未能進入前50的北京大學(排名并列57位)。其原因部分歸結于清華大學在研究影響指標“單位教職引用率”上的提高,在清華大學在此項上升了36位的同時,北京大學下跌了18位。在研究實力上,中國大學呈現出穩(wěn)步上升的趨勢。表現最好的中國大陸大學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單位教職引用率”上全球排名第120位,緊隨其后的是浙江大學,全球第153位; 和復旦大學, 全球192名。27所上榜中國大學中19所的“單位教職引用率”都比2013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 中山大學在所有中國大陸大學中上升最快(上升76位至全球326名), 武漢大學(上升42位至5151位), 北航大學(上升45位至549位)。在全球學術聲譽和雇主聲譽中, 清華, 北大, , 上海交通大學, 浙江大學, 南京大學和山東大學在全球學術聲譽中上升最快,2014年分別上升101位 (475名)和102位(457名)。吉林大學(上升96位至451名), 南開大學(上升66位至272名),西安交大(上升55位至410名)。20所中國大陸大學保持或是提高了其全球雇主聲譽(基于28,759全球雇主的調查回復)。包括東南大學,上海大學在內的4所內地高校在全球雇主中的聲譽有非常顯著的提高。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在此項指標中位列全球前20。QS世界大學排名(2015/16)發(fā)布,麻省理工學院排名世界第一,哈佛大學排名第二,劍橋大學與斯坦福大學并列第三。中國大陸共有7所高校入選世界前200,清華大學排名第25,持續(xù)著其矚目的上升趨勢,自2006年后再次將中國帶入世界前25強的行列。除了清華大學外,其它中國高校也在該排名中有著出色的表現:北京大學上升16位排名第41,復旦大學上升20位排名第51,上海交通大學上升34位排名第70。 全球前1520152014學校名稱國家11麻省理工學院美國24哈佛大學美國3=2=劍橋大學英國3=7斯坦福大學美國58加州理工學院美國65=牛津大學英國75=倫敦大學學院英國82=倫敦帝國學院英國912蘇黎世聯(lián)邦理工學院瑞士1011芝加哥大學美國119普林斯頓大學美國1222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1339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1417=洛桑聯(lián)邦理工學院瑞士1510耶魯大學美國 中國大陸前2020152014學校名稱2547清華大學C94157=北京大學C951=71=復旦大學C970=104上海交通大學C9110=144浙江大學C9113=147=中國科學技術大學C9130=162=南京大學C9232240=北京師范大學273=335=武漢大學277=328=南開大學291481-490哈爾濱工業(yè)大學C9307321中山大學331=379=西安交通大學C9345=393同濟大學381=451-460北京航空航天大學401-410441-450廈門大學401-410501-550北京理工大學411-420501-550上海大學421-430501-550天津大學441-450461-470華中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