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被躁到高潮嗷嗷叫游戏,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app,免费人成视频在线播放

留求藝—您的留學規(guī)劃師

求這些現(xiàn)當代作家簡介

96次

問題描述:

求這些現(xiàn)當代作家簡介希望能解答下

最佳答案

推薦答案

巴金巴金(1904.11.25 - 2005.10.17)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筆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

祖籍浙江嘉興,生于四川成都一個官宦家庭。自幼在家延師讀書。五四運動中接受民主主義和無政府主義思潮。1920年至1923年在成都外語專門學校(四川大學前身之一)攻讀英語,參加進步刊物《半月》的工作,參與組織“均社”,進行反封建的宣傳活動。1922年在《時事新報·文學旬刊》發(fā)表《被虐者的哭聲》等新詩。1923年赴上海,不久到南京東南大學附中讀書,1925年夏畢業(yè)后,經(jīng)常發(fā)表論文和譯文,宣傳無政府主義。1927年赴法國,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說《滅亡》,1929年在《小說月報》發(fā)表后引起強烈反響。1928年冬回國,居上海,數(shù)年之間,著作頗多。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陽》、《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愛情三部曲”《霧》、《雨》、《電》。1931年在《時報》上連載著名的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之一《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1934年在北京任《文學季刊》編委。同年秋天東渡日本。次年回國,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總編輯,出版“文學叢刊”、“文化生活叢刊”、“文學小叢刊”。1936年與靳以創(chuàng)辦《文季月刊》,同年與魯迅等人先后聯(lián)名發(fā)表《中國文藝工作者宣言》和《文藝界同人為團結(jié)御侮與言論自由宣言》??谷諔?zhàn)爭期間輾轉(zhuǎn)于上海、廣州、桂林、重慶,曾任《吶喊》周刊(后改名《烽火》)發(fā)行人、主編,擔任歷屆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的理事。1938年和1940年分別出版了長篇小說《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1940年至1945年寫作了“抗戰(zhàn)三部曲”《火》。抗戰(zhàn)后期創(chuàng)作了中篇小說《憩園》和《第四病室》。1946年完成長篇小說《寒夜》。短篇小說以《神》、《鬼》為著名??箲?zhàn)勝利后主要從事翻譯、編輯和出版工作。1949年出席第一次全國文代會,當選文聯(lián)常委。1950年擔任上海市文聯(lián)***。曾兩次赴朝鮮前線訪問,輯有《生活在英雄們中間》、《保衛(wèi)和平的人們》兩本散文通訊集。1960年當選中國文聯(lián)***和中國作協(xié)***?!拔母铩敝?,遭到了殘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報》連載散文《隨想錄》。由他倡議,1985年建立了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他的著作被譯為多種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繼獲得意大利但丁國際榮譽獎、法國榮譽勛章和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美國文學藝術(shù)研究院譽院士稱號。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全國文聯(lián)***。一九四四年( 三十三年) 四十歲〔桂林——貴陽——重慶〕春 在桂林遇美國歸來的林語堂。靳以由福建回重慶途經(jīng)桂林時在巴金處住數(shù)天。四月 《火》第三部第三章以《田惠世》為題發(fā)表。五月 月初,與肖珊從桂林出發(fā)至貴陽。8日在貴陽郊外的“花溪小憩”結(jié)婚。中旬,送肖珊到四川旅行。開始創(chuàng)作中篇小說《憩園》。下旬,住進貴陽中央醫(yī)院三等病室,作矯正鼻中隔等手術(shù),共住院十幾天。據(jù)這段時間對醫(yī)院生活的觀察和感受,后來創(chuàng)作了中篇小說《第六病室》。六月 上旬出院。住中國旅行社招待所,十多天后住郊外花溪對外營業(yè)招待所。離開貴陽到達重慶,住 路文化生活出版社編輯部,與馮雪峰鄰近,經(jīng)常來往。本月 譯作《處女地》(屠格涅夫著)出版。七月 《憩園》結(jié)稿。八月 獲知王魯彥去世,作《寫給彥兄》。夏 何其芳自延安來渝,偕巴金至曾家?guī)r“周公館”拜訪周恩來同志。十月 《憩園》由重慶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初冬 開始創(chuàng)作《寒夜》,不久輟止。十二月 月底,出席重慶文藝界座談會,周恩來參加并講話。一九四五年( 三十四年) 四十一歲〔重慶——上?!貞c〕一月 18日獲知友人繆崇群于14日去世,急至北培墓前吊唁,4月作《紀念一個善良的友人》。二月 和老舍、茅盾等三百人在重慶《新華日報》聯(lián)名發(fā)表《文化界時局進言》。五月 4日,出席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在曹家巷文化會堂舉行的抗協(xié)成立七周年暨第一屆文藝節(jié)紀念會,郭沫若、胡風、老舍、邵力子、王平陵等百余人到會。本月 開始創(chuàng)作《第四病室》。譯作《散文詩》(屠格涅夫著)出版。六月 24日,郭沫若、老舍、葉圣陶、洪深、陳白塵、巴金等二十四人發(fā)起的沈雁冰五十壽辰慶祝會在重慶西南實業(yè)大廈舉行。29日,柳州克復。七月 27日,桂林克復。本月 《火》第三部出版。八月 15日,日本宣布投降。打電報到上海與三哥堯林聯(lián)系。28日,毛澤東到重慶,初次見到毛澤東??箲?zhàn)勝利初期,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組織“附逆文化人調(diào)查委員會”,委員會由老舍、夏衍、巴金等18人組成,任務是負責調(diào)查背叛祖國,投靠日偽的漢奸文人的罪行。十月 10日,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改名為中華全國文藝界協(xié)會(簡稱“文協(xié)”)。21日,文協(xié)在重慶張家花園會所舉行會員聯(lián)歡晚會,和郭沫若、胡風、葉圣陶、馮雪峰等人出席。周恩來應邀參加,宣講毛澤東關于文藝為工農(nóng)兵服務的方針,介紹延安的文藝活動情況。初冬 重新開始創(chuàng)作《寒夜》,寫一部分。十一月 1日,由重慶到上海,開始籌備恢復文化生活出版社。肖珊因懷孕留在重慶。在上海和生病的三哥堯林與索非同住霞飛路霞飛坊五十九號三樓。十二月 8日,和郭沫若、茅盾等十八人聯(lián)名致電昆明各校師生,悼念因國民黨特務和軍隊襲擊搗毀學校而遇害的師生。三哥堯林病故,親自安排入殮、安葬。三天后回重慶。16日,長女李小林(小名國煩)生于重慶。17日,上海文藝界聚會,成立文協(xié)上海分會,巴金雖未出席,仍被選為分會理事。本月 建國前的最后一個短篇小說集《小人小事》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一九四六年( 三十五年) 四十二歲〔重慶——上海〕一月 20日,和茅盾等21人聯(lián)名發(fā)表“陪都文藝界致政治協(xié)商會議各委員書”,信中呼吁廢止文化政策,確立民主的文化建設政策。本月 中篇小說《第四病室》由良友復興圖書公司出版。四月 10日,散文集《旅途雜記》出版。月底,肖珊和女兒返上海。本月 和張瀾、沈鈞儒、郭沫若等聯(lián)名發(fā)表《致美國國會爭取和平委員會書》。五月 5日,出席全國文協(xié)在張家花園召開的慶祝文藝節(jié)大會。11日,出席文聯(lián)社發(fā)起的文藝座談會。21日,離開重慶到上海。六月 和馬敘倫等上海各界人士上書 、馬歇爾及各黨派,呼吁永久和平。這期間負責文化生活出版社全部社務,并開始編輯《文學叢刊》第八、九、十集。七月 16日,與茅盾、葉圣陶等二百六十人聯(lián)名發(fā)表《中國文化界反內(nèi)戰(zhàn)、爭自由宣言》。八月 《寒夜》開始在“文協(xié)”上海分會的刊物《文藝復興》上連載,在這之前曾在《環(huán)球 》畫報上刊載一些章節(jié)。十二月 31日,長篇小說《寒夜》結(jié)稿。這是建國前創(chuàng)作的最后一部小說。一九四七年( 三十六年) 四十三歲〔上?!?——上海〕三月 《寒夜》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六月 為亡友魯彥編輯《魯彥短篇小說集》,并作《后記》。七月 19日,和郭沫若、茅盾、葉圣陶、胡風等十三人致電聯(lián)合國人權(quán)委員會,控訴國民黨特務暗殺李公樸、聞一多的罪行。下旬,到 旅行,住 黎烈文家。八月 從 到基隆,乘船回上海。本月 散文集《懷念》出版。九月 編輯自選集《巴金文集》,次年由春風書店出版。十一月 參加編輯“文協(xié)”主辦的《中國作家》雜志。一九四八年( 三十七年) 四十四歲〔上海〕三月 譯作《快樂王子集》(英國王爾德著)出版。四月 開始翻譯妃格念爾的回憶錄。五月 31日寫信給法國學者明興禮,談及自己所接受的西歐政治思想和文學的影響。六月 譯作《笑》(奈米洛夫等著)出版。七月 為亡友繆崇群編輯出版散文集《碑下隨筆》,并作《后記》。八月 改訂1938年出版的《西班牙的黎明》,易名為《西班牙的曙光》,于次年1月出版。九月 譯完妃格念爾的回憶錄中的第二卷《獄中二十年》,次年2月出版。繼續(xù)翻譯第一卷,但未能出版。本月 散文集《靜夜的悲劇》出版。一九四九年( 三十八年) 四十五歲〔上?!本虾!本虾!橙?開始譯魯多夫·洛克爾的《六人》,10月出版。四月 上旬參加馬宗融公葬儀式。五月 25日,上海解放。下午與黃裳到文化生活出版社察看,然后走到南京路上看解放軍入城。夏 文化生活出版社協(xié)商增加董監(jiān)事人數(shù),提名巴金、朱洗、吳朗西、畢修勺、章靳以為常務董事,朱洗為董事長,康嗣群為總經(jīng)理,巴金為總編輯。六月 從上海到北平。七月 2日,參加在北平舉行的第一次全國文學藝術(shù)工作者代表大會。寫《我是來學習的》。19日大會閉幕,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shù)界聯(lián)合會全國委員會委員。23日中華全國文學工作者協(xié)會成立,當選為該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八月 月初回上海。九月 1日起將文化生活出版社社務交康嗣群。本月 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代表,中旬前往北京參加第一屆全體會議。十月 1日在 參加開國大典。十一月 譯完屠格涅夫的中篇小說《蒲寧與巴布林》,12月出版。十二月 譯完高爾基的《回憶契訶夫》,次年1月出版。1950年 四十六歲〔上?!本K聯(lián)、波蘭——北京——上?!骋辉?4日,出席在上海錦江飯店召開的討論柳青《種谷記》的座談會。二月 譯完高爾基的《回憶托爾斯泰》,4月出版。三月 辭去文化生活出版社常務董事職。四月 24日,辭去文化生活出版社董事職。五月 譯完高爾基的《回憶布羅克》,7月出版。七月 24日,在上海解放劇場參加上海首屆文學藝術(shù)工作者代表大會。大會歷時六天,29日閉幕,當選為上海文聯(lián)***。28日,兒子小棠生。八月 25日辭去文化生活出版社總編輯職務。本月 譯完巴甫羅夫斯基的《回憶屠格涅夫》,同月出版。九月 譯高爾基短篇小說四篇,連同舊譯稿一篇,新編為《草原集》,11月出版。十月 30日參加以郭沫若為團長的第二屆保衛(wèi)世界和平大會代表團,前往波蘭、蘇聯(lián)訪問。臨行前,代表團受到周恩來總理接見。本月 譯完迦爾洵的短篇小說集《紅花》。11月出版。十一月 9日到達莫斯科,13日到達華沙,16日第二屆保衛(wèi)世界和平大會開幕,22日閉幕。這斯間訪問了奧斯威辛和克拉科城。29日參加中國勞動人民代表團,從華沙到莫斯科,先后訪問了莫斯科、列寧格勒和西伯利亞等地。十二月 18日離開蘇聯(lián)的奧特波爾回國,21日返抵北京。24日出席北京各界慶祝中朝人民抗美援朝勝利,歡迎和大代表團返國大會,朱德、宋慶齡、李濟琛、沈鈞儒等出席。本月 返回上海一九五一年 四十七歲〔上?!綎|、江蘇——上?!扯?編選散文集《華沙城的節(jié)日棗波蘭雜記》,3月出版。編譯《納粹殺人工廠棗奧斯威辛》。將1938年出版的《西班牙的血》和《西班牙的苦難》二書合編改名為《西班牙的血》。均于3月出版。三月 中華全國世界語協(xié)會成立,當選為理事。本月 譯完迦爾洵的《一件意外的事》,6月出版。六月 散文集《慰問信及其他》結(jié)集,7月出版。七月 《巴金選集》由開明書店出版。25日參加北方老根據(jù)地訪問團華東分團,任副團長。同行的還有靳以、方令孺等。在一個多月里,訪問了濟南、沂南、鎮(zhèn)江、揚州、鹽城、興化等城鎮(zhèn),八月底結(jié)束。十一月 譯完迦爾洵的《癩蝦蟆和玫瑰花》,次年1月出版。一九五二年 四十八歲〔上海——北京——朝鮮——北京——上?!骋辉?譯完屠格涅夫的《木木》,5月出版。二月 在北京籌備全國文聯(lián)組織的“朝鮮戰(zhàn)地訪問團”,任團長。該團有文學、藝術(shù)工作者十八人。自10日起開始進行入朝前學習。三月 7日啟程離京,15日到達安東,16日過鴨綠江,20日到達朝鮮前線,22日會見彭德懷司令員。25日寫完《我們會見了彭德懷司令員》。28日彭德懷看過文章后復信巴金,提出修改意見。31日到達平壤。四月 1日和其他二十位作家聯(lián)名發(fā)表控訴書,向全世界人民揭露美帝使用細菌武器的罪行。4日受到金日成接見,并參加朝鮮文學藝術(shù)總同盟舉行的座談會,然后去開城前線。十月 1日在開城附近和志愿軍一同過國慶節(jié)。本月 從朝鮮回國。一九五三年 四十九歲〔上?!本r——北京——上?!骋辉?1日參加華東話劇工作者新年聯(lián)歡。二月 關于朝鮮的第一本散文集《生活在英雄們中間》出版。三月 24日,中華全國文學工作者協(xié)會常務委員會在北京召開第六次擴大會議,通過茅盾、周揚、柯仲平、老舍、巴金等二十一人為全國文協(xié)代表大會籌備委員會委員。三月——七月 《新生》、《海的夢》、《霧·雨·電》、《家》、《憩園》、《旅途隨筆》、《還魂草》以及《父與子》(新譯本)陸續(xù)重新修訂出版。上半年 在上海寫《英雄的故事》集中的短篇小說,9月出版。八月 再度入朝訪問。15日,在沙里院市參加黃海道五萬四千人的群眾大會,紀念朝鮮解放八周年。九月 2日,在開城。23日到10月6日中國文學藝術(shù)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因在朝鮮未能出席,寫了《衷心的祝賀》一文。十月 1日,在開城前線前沿陣地和志愿軍一起慶祝國慶。9日,中華全國文學藝術(shù)界聯(lián)合會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被選為全國文聯(lián)委員。同月,中華全國文學工作者協(xié)會改組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被選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這期間,在朝鮮寫成《保衛(wèi)和平的人們》集中的散文、特寫。十一月 6日 日,華東作家協(xié)會在上海成立,巴金未能出席大會,當選為理事。十二月 離開朝鮮回國。26日,由巴金等十五人組成華東作協(xié)創(chuàng)作委員會,組織委員學習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總?cè)蝿盏?。一九五四?五十歲〔上?!本箍啤本A沙——北京——上?!骋辉?14日在北京參加中國文聯(lián)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團第二次擴大會議,討論1954年工作計劃。六月 譯著《家庭的戲劇》(赫爾岑著)修改本出版。七月 13日到達莫斯科,應邀參加契訶夫逝世五十周年紀念活動。14日參加契訶夫紀念館的開幕典禮,法國小說家勃賴德爾、羅馬尼亞詩人別紐克同車前去。與蘇聯(lián)作家費定第一次見面。15日上午到“新圣母修道院”公墓為契訶夫掃墓;晚,在工會大廈出席“契訶夫逝世五十周年紀念大會”,作《向安東·契訶夫?qū)W習》的發(fā)言。16日晚在莫斯科文化藝術(shù)劇院看《萬尼亞舅舅》。17日下午,在高爾基公園露天劇院參加“紀念契訶夫逝世五十周年”晚會。18日在瓦赫坦坷夫劇院看《海鷗》。21日起前往雅爾塔、羅士托夫城、大岡羅格、斯大林格勒等地訪問參觀。八月 4日,離開莫斯科回國。九月 4日,當選為第一屆人大代表(四川代表)。15日至29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參加大會。本月 編選《巴金短篇小說選集》并寫《自序》,次年3月出版。編選《巴金散文選》并寫《前記》,次年5月出版。散文集《保衛(wèi)和平的人們》出版。一九五五年 五十一歲〔上?!本碌吕铩本虾!暇虾!扯?《春》、《秋》由人民文學出版社重版。三月 11日,在全國各人民團體負責人的聯(lián)席會議上被推選為出席亞洲作家會議的中國代表團副團長,郭沫若任團長。四月 前往印度新德里參加亞洲作家會議。5日,出席印度文化界舉行的歡迎會,在會上致詞。6日大會開幕,10日閉幕。本月 經(jīng)昆明回國。五月 隨筆集《談契訶夫》出版。25日,在北京參加中國文聯(lián)**團、作協(xié)**團召開的聯(lián)席擴大會議,討論反胡風問題。同月寫書評《談別有用心的〈洼地上的戰(zhàn)役〉》。六——七月 在北京參加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會議期間和李 人交談創(chuàng)作問題多次。八月 1日,參加全國文聯(lián)、作協(xié)**團舉行的聯(lián)席會議,在會上介紹上海文藝界反胡風的情況。十月 9日,與孔羅蓀、唐 等歡迎法國作家薩特和德·波伏瓦來上海訪問,并在寓所接待。十一月 6日,參加上海市慶祝蘇聯(lián)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三十八周年大會,為**團成員。參加在南京舉行的授軍銜、授勛章的典禮。十二月 2日出席上海紀念《草葉集》出版一百周年和《堂·吉訶德》出版三百五十周年座談會,并在會上作了《永遠屬于人民的兩部巨著》的報告。18日 4日,出席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一九五六年 五十二歲〔上海-北京-柏林-上海-成都-上海-新德里-北京〕一月 5日,偕周立波從北京啟程前往柏林參加第四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作家大會。9日抵達柏林,10日——14日開會,16日閉幕,當晚參加文化部部長貝歇爾舉行的宴會。本月回國。二月 本月7日至3月6日,在北京參加中國作協(xié)二次理事會(擴大)會議。會議期間與茅盾、老舍、 曹禺受毛澤東**接見。周揚在會議報告中指出:“作家茅盾、老舍、巴金、曹禺、趙樹理都是當代語言藝術(shù)的大師”。五月 1日,參加上海市人民慶祝“五一”。 國際勞動節(jié)大會,為大會**團成員。16日至20日參加作協(xié)上海分會二次會員大會,在會上作《在建設社會主義的旗幟下勝利前進》的報告。本月,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身份在上海市視察工作。六月 15日——30日,在北京參加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為大會**團成員。七月 寫《“鳴”起來吧》、《“獨立思考”》等雜文,均署名余一。八月 編成散文集《大歡樂的日子》,次年3月出版。十月 14日,參加魯迅新墓遷葬儀式,和金仲華一起把復制的“民族魂”旗幟獻蓋在靈柩上。十一月 與文化界人士一道在龍華機場迎接中日友協(xié)理事長內(nèi)山完造。十二月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到成都視察。這是解放后第一次回故鄉(xiāng)。10日,出席四川省文學創(chuàng)作會議并作有關創(chuàng)作的報告。在成都,見到青年時的朋友吳先憂,并到正通順街的老家觀看。下旬,去印度新德里參加亞洲作家會議。23日開幕,28日閉幕。一九五七年 五十三歲〔上?!本虾!本箍?、列寧格勒、基輔——上海〕三月 在北京參加作協(xié)創(chuàng)作規(guī)劃會議。與趙丹、方紀等受毛澤東**的接見。毛澤東**說,知識分子的大多數(shù)是愛國的,是愿意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又說,馬克思、恩格斯當時寫文章都是以理服人,現(xiàn)在有些人寫文章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勢壓人。這些話給他留下深刻印象。四月 27日,會見《文匯報》記者,批評上海有關部門不重視話劇。五月 16日,參加上海市委召開的第二次作家座談會,在會上發(fā)言,對文藝界出版工作提出意見。本月 開始編《巴金文集》。 六月26日——七月26日 在北京參加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返滬前一天與馮雪峰長談一次。七月 1日,大型刊物《收獲》創(chuàng)刊,巴金、靳以任主編。八月16日——九月3日,參加上海市二屆人大二次會議。大會以反右為中心。會上與周而復、柯靈、靳以、郭紹虞等人作聯(lián)合發(fā)言,批判孫大雨等。九月16日——17日,在北京參加作協(xié)黨組擴大會議最后一次會議,會上與靳以聯(lián)合發(fā)言,批判馮雪峰、丁玲、艾青。十一月 3日,參加去蘇聯(lián)慶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活動的中國勞動人民代表團,受周總理接見。4日啟程赴莫斯科,7日參加慶祝觀禮。12日到列寧格勒訪問。15日返莫斯科。20日到基輔。28日回國。十二月 7日,在上海作協(xié)舉行的全體會員大會上,傳達周恩來總理對下鄉(xiāng)、下廠的作家所作的報告。29日下午,在上海作協(xié)舉行的大會上,代表**團宣布第一批深入生活的作家名字,并致賀詞。一九五八年 五十四歲〔上海——北京——蘇聯(lián)——上?!啥肌虾!骋辉?主持作協(xié)上海分會舉行的會議并作報告,介紹1957年上海分會創(chuàng)作概況。二月 1日出席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為**團成員。26日下午,主持上海作協(xié)召開的創(chuàng)作座談會。這期間還同三十多位作家一道訪問上海機床廠。三月 《巴金文集》第一卷、第二卷出版。13日,寫《法斯特的悲劇》,發(fā)表于《文藝報》第11期,引起指責和批評。5月19日給《文藝報》編輯部寫們,表示接受批評。20日,參加上海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社會主義自我改造促進大會,為**團成員。四月 《巴金文集》第三卷出版。五月 《巴金文集》第四卷出版。八月 5日去醫(yī)院看望因公燒傷的邱財康同志,8日修改完成報告文學《一場挽救生命的戰(zhàn)斗》。本月 《巴金文集》第五卷出版。十月 4日到蘇聯(lián)塔什干參加亞非作家會議。會議7日在納沃伊劇場開幕,12日閉幕。住郊外杜爾明別墅。14日搬進城里住塔什干旅館。15日乘飛機去撒馬爾汗訪問,并參加烏茲別克作家代表大會。16日到費爾剛納,安集匹等地訪問。18日回塔什干。19日乘飛機到莫斯科,下旬回國。17日,友人鄭振鐸因飛機失事遇難。返上海后撰文悼念。本月開始,《中國青年》、《文學知識》、《讀書》等雜志開展對巴金建國前作品的批判和討論。本月 《巴金文集》第六卷出版。十一月 在成都觀看四川省革命殘廢軍人教養(yǎng)院課余演出隊的演出。十二月 月底返回上海。一九五九年 五十五歲〔上海——新安江——北京——上?!橙?月底,到上海郊區(qū)公社參觀。四月 編完散文集《新聲集》,9月出版。五月 編完散文集《友誼集》,9月出版。六月 去浙江新安江水庫工地訪問四天,肖珊同行?!栋徒鹞募返谄呔?、第八卷出版。25日,在北京與周揚等參加首都詩人座談會。八月 在上海。去郊區(qū)公社參觀。九月 與肖珊合譯的《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說集》出版。十月 《巴金文集》第十卷出版。十一月 7日靳以逝世,巴金為治喪委員會成員。同日參加上海各界人民慶祝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四十二周年大會。10日,參加公祭靳以大會,致悼詞。1960年 五十六歲〔上海-昆明-個舊-上海-杭州-上海-北京-北戴河-上海-成都〕二月 13日,出席上海市慶祝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十周年酒會。14日晚出席蘇聯(lián)駐上海領事館舉行的慶祝會。17日擔任上海市紀念“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jié)五十周年籌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是日,到機場迎接蘇中友好協(xié)會代表團,當晚參加會見代表團的活動。25日,參加作協(xié)上海分會會員大會,致開幕詞。三月 中旬,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身份到昆明及錫城個舊視察訪問。四月 散文集《贊歌集》出版。五——六月 去杭州,住金湖賓館。此行主要準備在第三次文代會上的發(fā)言稿。七月 下旬赴北京,參加全國文學藝術(shù)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會,在會上作題為《文學要路在時代的前頭》的發(fā)言。當選為全國文聯(lián)***。八月 13日,第三次文代會閉幕。同期參加全國作協(xié)第三次理事會(擴大)會議,繼續(xù)當選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后曾游北戴河。本月 返回上海。十月 從上海到成都,由成都市市長李宗林安排在學道街省委招待所住了四個月。這期間修改《寒夜》等小說。在成都見到少年時期教自己學英語的香表哥(濮季云),不久濮因患肺結(jié)核病逝。一九六一年 五十七歲〔成都-上海-東京-杭州-黃山-上海-廣州、海南島-上?!扯?從成都回上海。三月 任參加在東京召開的亞非作家會議常設委員會緊急會議的中國作家代表團團長。18日啟程,24日到達東京。27日大會開幕,30日閉幕。在日本約一個月時間,訪問了東京、京都、鐮倉、箱根等地。結(jié)識了中島健藏、青野吉季、木下順二等作家?;貒耙惶?,在告別酒會上見到《骷髏的跳舞》的作者秋田雨雀。四月 中旬回國。六月 到杭州,住花港招待所,寫訪日的散文。七月 20日創(chuàng)作短篇小說《團圓》。這篇小說1963年由毛峰、武兆堤改編為電影《英雄兒女》。八月,到黃山。在這里編成短篇小說集《李大?!罚?2月出版。九月 返回上海。25日參加上海各界紀念魯迅誕生八十周年大會,作《魯迅仍然和我們在一起》的講話。十月 《巴金文集》第十、十一卷出版。十一月 《巴金文集》第十二卷出版。十二月 《巴金文集》第十三卷出版。年底 去廣州和海南島海口市,游海瑞墓。一九六二年 五十八歲〔上?!獤|京——上海〕年初 香港一出版社擬出《巴金選集》,復信表示同意,同時表示不要版稅或稿費。偕肖珊及孩子到廣州過春節(jié)。五月 8日,上海第二次文代會召開,致開幕詞《更高地舉起毛澤東文藝思想的紅旗》。幾天后,在會上作《作家的勇氣和責任心》的講話。七月 月底,率領中國代表團赴東京出席第八屆禁止氫彈、原子彈世界大會,會期為兩個星期。八月 11日,參加在東京舉行的告別會,15日回到北京。本月 《巴金文集》第十四卷出版。至此,匯集建國前文學創(chuàng)作的十四卷文集出齊。十二月 24日,李 人逝世。25日致唁電,26日列名于治喪委員會。一九六三年 五十九歲〔上?!本侥稀虾!獤|京——上?!乘脑?去北京參加全國文聯(lián)第三次擴大會議。六月 10日,和李束為到越南訪問,為期五個星期。本月 訪日散文集《傾吐不盡的感情》出版。七月 月初,從海防到達下龍灣,住

求這些現(xiàn)當代作家簡介

其他答案

周國平 中文名稱: 周國平 性 別: 男 職 務: 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 生 卒 年: 1945~ 國 別: 中國 作品(未發(fā)表): 尼采的哲學貢獻 省 : 上海市 生平簡介 周國平 1945年7月生,上海市人,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學術(shù)專長是現(xiàn)代外國哲學。1967年7月畢業(yè)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78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學習,先后取得哲學碩士學位、博士學位。 主要代表作有:《尼采:在世紀的轉(zhuǎn)捩點上》、《尼采與形而上學》(專著)、《只有一個人生》(專著)、《人與永恒》(專著)、《博士論叢》(合編)、《胡塞爾的意義理論》(論文),譯有《尼采美學文選》……。 周國平簡歷: 1945年 7月25日生于上海 1950年 入學于上海市紫金小學 1956年 入學于上海市成都中學 1959年 入學于上海市上海中學 1962年 入學于北京大學哲學系 1968年 從北京大學畢業(yè),到湖南農(nóng)場勞動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廣西資源縣工作 1978年 入學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先后獲哲學碩士、博士學位 1981年 從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畢業(yè),進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院工作至今 周國平著譯年表 1986年 著:<蘇聯(lián)當代哲學>(合著),人民出版社 《尼采:在世紀的轉(zhuǎn)折點上》,上海人民出版社( 版1992) 譯:《論辨證法的敘述方法》(合譯),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悲劇的誕生——尼采美學文選》,三聯(lián)書店 《尼采詩集》,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 1987年 著:《詩人哲學家》(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 譯:《偶像的黃昏》,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 著:《人與永恒》,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年 著:《尼采與形而上學》,湖南教育出版社 譯:《謝林傳》(合譯),商務印書館 1991年 著:《憂傷的情欲》,四川文藝出版社 1992年 著:《人與永恒》(增補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只有一個人生》,四川大學出版社( 版1992) 《斷腸人在天涯——元代散曲新賞》,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年 著:《今天我活著》,安徽文藝出版社 譯:《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商務印書館(香港商務版1993) 1995年 著:《迷者的悟》,陜西人民出版社 1996年 著:《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廣東教育出版社 《愛與孤獨》,天津人民出版社 <語言與哲學——當代英美與德法傳統(tǒng)比較研究>(合著)三聯(lián)書店 周國平簡介和精彩語錄 周國平簡介: 周國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1981年畢業(yè)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現(xiàn)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著有學術(shù)專著《尼采:在世紀的轉(zhuǎn)折點上》、《尼采與形而上學》,隨感集《人與永恒》,散文集《守望的距離》、《各自的朝圣路》、《安靜》,紀實作品《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南極無新聞--喬治王島手記》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結(jié)集為《周國平文集》(1-6卷),譯有《尼采美學文選》、《尼采詩集》等。 周國平精彩語錄: *在現(xiàn)實中,愛往往扮演受難者的角色,因為受難而備受贊美 *無止境的浪漫會產(chǎn)生另一種審美疲勞,頻繁地換性伴侶也會喪失性經(jīng)驗的新鮮感 *沉湎于網(wǎng)絡不能自拔,在我看來是無能的表現(xiàn)。有種的去找真男人真女人面對面過招 *關于好女人,我提過兩個標準——靈性和彈性,現(xiàn)在仍覺得對。這主要是講性格,如果這兩個特征表現(xiàn)在身體上,也就是性感了。我崇拜的是女性,而不是每一個女人 *不論是誰,不論他(她)多么癡情或多么崇高,如果他的愛長期沒有回報,始終不被愛,他的愛是堅持不下去的 *對于人的情感,科學永遠只能解釋局部,不能解釋全部 *在真實的愛中必定包含痛苦。脆弱往往是由太依賴別人造成的 *戀愛是人生最美妙的時光之一,是神的賜予,可遇而不可求。如果真正相愛,就應該爭取一種比較穩(wěn)定的結(jié)合

其他答案

冰心 (1900~)現(xiàn)、當代女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長樂,生于福州,幼年時代就廣泛接觸了中國古典小說和譯作。 1918年入?yún)f(xié)和女子大學預科,積極參加五四運動。1919年開始發(fā)表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此后,相繼發(fā)表了《斯人獨惟悴》、《去國》等探索人生問題的“問題小說”。同時,受到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寫作無標題的自由體小詩。這些晶瑩清麗、輕柔雋逸的小詩,后結(jié)集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稱為 “春水體”。1921年加入文學研究會。同年起發(fā)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畢業(yè)于燕京大學文科。赴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學習英國文學。在旅途和留美期間,寫有散文集《寄小讀者》,顯示出婉約典雅、輕靈雋麗、凝煉流暢的特點,具有高度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比小說和詩歌取得更高的成就。這種獨特的風格曾被時人稱為“冰心體”,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 1926年,冰心獲文學碩士學位后回國,執(zhí)教于燕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等校。此后著有散文《南歸》、小說《分》、《冬兒姑娘》等,表現(xiàn)了更為深厚的社會內(nèi)涵。抗日戰(zhàn)爭期間在昆明、重慶等地從事創(chuàng)作和文化救亡活動。1946年赴日本,曾任東京大學教授。1951年回國,先后任《人民文學》編委、中國作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文聯(lián)***等職。作品有散文集《歸來以后》、《再寄小讀者》、《我們把春天吵醒了》、《櫻花贊》、《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讀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藝術(shù)上仍保持著她的獨特風格。她的短篇小說《空巢》獲1980年度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兒童文學作品選集《小桔燈》于同年在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chuàng)作評獎中獲榮譽獎。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還出版有小說集《超人》、《去國》、《冬兒姑娘》,小說散文集《往事》、《南歸》,散文集《關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譯選集》等。她的作品被譯成多種外文出版。 曹禺 中國劇作家、戲劇教育家。本名萬家寶,字小石。祖籍湖北潛江,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 曹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父親萬德尊曾任鎮(zhèn)守使、都統(tǒng)和黎元洪總統(tǒng)秘書。曹禺生母早逝,繼母酷愛戲劇,常攜曹禺觀看戲曲和文明戲。曹禺沒上過小學,延師在家,誦經(jīng)讀史,但常偷看《紅樓夢》、《水滸》、《西廂記》等書。 曹禺青少年是在天津度過的。天津是個商業(yè)發(fā)達、水陸交通便利的北方重鎮(zhèn)。曹禺在這里目睹了帝國主義分子的暴行,也看到了許多“高級流氓、高級惡棍”及“苦力”的勞動,聽見了深夜小巷傳來的賣兒賣女之聲。這對曹禺反帝愛國思想的形成和他一生創(chuàng)作的思想傾向,起了巨大的作用,也為他的一些小說詩歌文學作品提供了素材和人物原型。 1922年秋,曹禺進入南開中學。這是一個有民主精神的學校。學校的南開新劇團是當時全國有名的學校演劇團體。1925年曹禺加入南開新劇團,并成為重要骨干,一方面演出古典名著,如莫里哀的《吝嗇鬼》(一譯《慳吝人》)、H.易卜生的《人民公敵》,另一方面編演時事新劇,進行民主宣傳鼓動工作。在此前后,他閱讀了大量“五四”以來新文學小說詩歌文學作品。他曾說,魯迅、郭沫若等人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使他“激動”,超過了他喜歡的易卜生。因為這些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啟發(fā)他必須關心中國的社會問題”。 1928年曹禺升入南開大學政治學系。1929年轉(zhuǎn)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但他大部分時間是在圖書館和書庫里,貪婪地研讀著世界名著,特別是希臘悲劇及W.莎士比亞、E.奧尼爾、А.П.契訶夫等人的戲劇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同時他也時常和朋友去廣和樓欣賞京戲名家的表演,到天橋去聽曲藝。曹禺還涉獵了東西方的一些哲學著作。他“讀老子、讀佛、讀圣經(jīng)” ,贊美柏拉圖的“神奇的‘理想國’”?!巴槭灞救A對生活深沉的憂郁”,也熱愛過“尼采豐盛的生命力與超人的思想”,而“所羅門的智慧”、“耶穌對人類所寄予的真誠熱愛”,都曾使他“仰嘆”、“折服”。但是,他是作為一個藝術(shù)家被這些先哲們的精神所感動,卻沒有成為任何一種哲學思想的俘虜。他感到“這個社會非改變不可”,于是想“搜尋出一條大道”來解決他所感到的中國社會的“嚴重問題”。但是讀了這些哲學著作之后,答案仍“苦思不得”。而他那種執(zhí)著地、熱誠地求索精神,卻熔鑄在他早期的創(chuàng)作里,增強了小說詩歌文學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和感染力。 1988年11月在中國文學藝術(shù)界聯(lián)合會第五次代表大會上曹禺被選為文聯(lián)執(zhí)行**。 林語堂簡介 林語堂(1895—1976)先生于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十月十日生于福建省龍溪(漳州)縣。原名和樂,后改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入上海圣約翰大學,畢業(yè)后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 年秋赴美哈佛大學文學系。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zhuǎn)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后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范大學教務長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 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chuàng)辦《人間世》,1935年創(chuàng)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調(diào)” 的小品文。 林語堂是一位以英文書寫而揚名海外的中國作家,也是集語言學家、哲學家、文學家、旅游家、發(fā)明家于一身的知名學者。1935年后,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云》、《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1944年曾—度回國到重慶講學。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1952年在美國與人創(chuàng)辦《天風》雜志。 林語堂因為翻譯「幽默」(Humor)一詞,以及創(chuàng)辦《論語》、《人間世》《宇宙風》三本雜志,提倡幽默文學,「幽默大師」自此加冕;并著有《吾國吾民》、《生活的藝術(shù)》、《京華煙云》、《風聲鶴唳》、《朱門》、《老子的智慧》、《蘇東坡傳》等經(jīng)典名著。 1966年落葉歸根的思鄉(xiāng)之情促使語堂先生離美返臺定居。這座房子是政府的禮物,由林語堂先生親自設計;這座白墻藍瓦的別墅,以中國四合院的架構(gòu)模式,結(jié)合西班牙的設計取向,融合成現(xiàn)代感與古典美兼具的建筑。歐風建筑正是他年輕時所夢想的上海樓房形象,而故居的地點則選擇貌似福建故鄉(xiāng)山景的陽明山;在這里,最讓他欣慰的是,可以聽到親切的閩南話。 他曾經(jīng)形容這座宅院「宅中有園,園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樹上有天,天上有月,不亦快哉」,陽臺是林先生生前常來的地方;吃完晚飯,林先生最喜歡坐在桌旁的藤椅上,口含煙斗,欣賞夕照沉沒于觀音山際。 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 語堂先生于1976年3月26日去世于香港,四月移靈 ,長眠于故居后園中,享年八十二歲。 劉心武,1942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50年后定居北京。曾當過中學教師、出版社編輯、《人民文學》雜志主編。1977年11月發(fā)表短篇小說《班主任》,被認為是“傷痕文學”發(fā)軔作,引出轟動,走上文壇。短篇小說代表作還有《我愛每一片綠葉》《黑墻》《白牙》等。中篇小說代表作有《如意》《立體交叉橋》《小墩子》等。長篇小說有《鐘鼓樓》《四牌樓》《棲鳳樓》《風過耳》等。 1985年發(fā)表紀實作品《5·19長鏡頭》《公共汽車詠嘆調(diào)》,再次引起轟動。1986-1987在《收獲》雜志開辟《私人照相簿》專欄,開創(chuàng)圖文相融的新文本,1999年推出圖文融合的長篇《樹與林同在》。1992年后發(fā)表大量隨筆,結(jié)為多種集子。 1993年開始發(fā)表研究《紅樓夢》的論文,并將研究成果以小說形式發(fā)表,十多年來堅持從秦可卿這一人物入手解讀《紅樓夢》,開創(chuàng)出“紅學”的“秦學”分支。 1995年后開始嘗試建筑評論,1998年由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出版《我眼中的建筑與環(huán)境》,2004年由中國建材工業(yè)出版社出版《材質(zhì)之美》。 作品多次獲獎,如長篇小說《鐘鼓樓》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短篇小說《班主任》獲1978年全國首屆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第一名,此外短篇小說《我愛每一片綠葉》和兒童文學《看不見的朋友》《我可不怕十三歲》都曾獲全國性獎項;長篇小說《四牌樓》還曾獲得第二屆上海優(yōu)秀長篇小說大獎。 1993年出版《劉心武文集》8卷,至2005年初在海內(nèi)外出版的個人專著以不同版本計已逾130種。若干作品在境外被譯為法、日、英、德、俄、意、韓、瑞典、捷克、希伯來等文字發(fā)表、出版。 毛澤東,字潤之,筆名子任。1893 年12 月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jīng)_一個農(nóng)民家庭。1976 年9 月9 日在北京逝世。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戰(zhàn)略家和理論家,中國***、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 中國***中央軍事委員會**(1936 ~1976),中國***中央政治局**(1943 ~1945)和中央委員會**(1945 ~197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1949 ~1954)和中華人民共和國**(1954 ~1959)。 早期革命活動1911 年辛亥革命爆發(fā)后,毛澤東加入湖南起義的新軍。1913 ~1918 年在湖南第一師范學校學習。1919 年在長沙創(chuàng)辦《湘江評論》。1920 年發(fā)起組織新民學會和俄羅斯研究會,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同年在湖南創(chuàng)建共產(chǎn)主義組織。1921 年7 月,出席中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后任中共湘區(qū)委員會書記,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湖南分部主任和湖南省工團聯(lián)合會總干事,領導長沙、安源等地工人運動。 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1923 年6 月,毛澤東出席中共三大,當選為中央執(zhí)行委員,參加中央領導工作。1924 年參與中共幫助孫中山改組國民黨的活動。在國民黨一大、二大上當選為中央候補執(zhí)行委員,任宣傳部代理部長。1926 年主辦第六屆廣州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11 月到上海擔任中共中央農(nóng)民運動委員會書記。1927 年到武漢任全國農(nóng)民協(xié)會總干事,主持中央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在此期間先后發(fā)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和《湖南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明確提出無產(chǎn)階級領導權(quán)和依靠農(nóng)民同盟進行革命的主張,批評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標志著毛澤東思想的萌芽。 建立革命武裝和發(fā)展農(nóng)村革命根據(jù)地國共合作全面破裂后,中共中央于1927 年8 月7 日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毛澤東在會上提出“槍桿子里面出政權(quán)”的著名論斷,當選為臨時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會后到湘贛邊發(fā)動和領導秋收起義,建立工農(nóng)革命軍第1 師,后率部上井岡山,發(fā)動土地革命,建立第一個農(nóng)村革命根據(jù)地。 1928 年4 月,率部與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余部會師后,組成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四軍,任黨代表。5 月,在中共湘贛邊界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特委書記,后任中共第四軍前敵委員會書記。6 月,在中共六大上被選為中央委員。在此期間的革命實踐中,毛澤東認真總結(jié)經(jīng)驗,先后寫了《中國的紅色政權(quán)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農(nóng)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quán)的戰(zhàn)略思想,開辟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的唯一正確的道路,標志著毛澤東思想開始形成。 1930 年8 月,任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一方面軍前委書記兼總政治委員。1931 年任中共中央蘇區(qū)中央局委員,代理書記,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兼總政治部主任。同年11 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被選為**。從1930 年12 月到1933 年2 月,同朱德領導紅一方面軍先后粉碎了國民黨的四次大規(guī)模的軍事“圍剿”。1933 年被補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冒險主義反對毛澤東關于中國革命和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指導方針,在他們進入中央革命根據(jù)地以后,就把毛澤東排斥于黨和紅軍的領導之外,執(zhí)行不同的戰(zhàn)略和政策,從而導致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 1934 年10 月,中共中央和紅一方面軍不得不退出蘇區(qū),開始長征。1935 年1 月,長征途中,在貴州遵義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見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結(jié)束了王明“左”傾路線的統(tǒng)治。隨后又粉碎了張國燾的右傾分裂主義,勝利完成長征。紅一、二、四方面軍三大主力紅軍在陜北會師,開創(chuàng)了抗日救亡的新局面。1935 年12 月,針對日本帝國主義加緊侵華造成的危機,毛澤東在瓦窯堡會議后作《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策略》的報告,闡明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理論和政策。 1936 年任中央軍事委員會**,擔任這一職務直至逝世。為了迎接抗日戰(zhàn)爭,提高干部水平,克服教條主義,1937 年寫了《實踐論》、《矛盾論》哲學著作,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辯證法。 指導開展敵后游擊戰(zhàn)爭,建立抗日根據(jù)地1937 年7 月,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毛澤東領導人民開展敵后游擊戰(zhàn)爭,建立抗日根據(jù)地。寫了《抗日游擊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論持久戰(zhàn)》等著作,批判了亡國論、速勝論的錯誤思想,指明了爭取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途徑。1938 年11 月,為了克服王明的右傾投降主義的錯誤,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發(fā)表《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的獨立自主問題》的講話。 1942 年號召全黨開展整風運動,使中共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達到高度的統(tǒng)一,為戰(zhàn)勝困難和取得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1943 年3 月,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書記處**,以后在歷屆中央委員會都連續(xù)當選為**直到逝世??谷諔?zhàn)爭時期,先后發(fā)表了《中國革命和中國***》、《新民主主義論》、《論聯(lián)合政府》等重要著作,闡明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政策和政治、經(jīng)濟、文化綱領,標志著毛澤東思想的成熟。 領導人民解放戰(zhàn)爭抗日勝利后,毛澤東針對 企圖消滅***及其武裝力量的現(xiàn)實,提出“針鋒相對”的斗爭方針。1945 年8 月,毛澤東親赴重慶與 談判,簽訂《雙十協(xié)定》。1946 年夏, 發(fā)動全面內(nèi)戰(zhàn)。毛澤東分析了雙方力量對比,提出了戰(zhàn)略上藐視敵人,戰(zhàn)術(shù)上重視敵人和打敗 的政治方針與軍事原則,在粉碎 全面進攻、重點進攻后立即轉(zhuǎn)入戰(zhàn)略反攻。1948 年9 月~1949 年1 月,指揮遼沈戰(zhàn)役、淮海戰(zhàn)役、平津戰(zhàn)役三大戰(zhàn)役,取得了戰(zhàn)略決戰(zhàn)的勝利。接著,號召“將革命進行到底”,發(fā)動渡江戰(zhàn)役,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大西南、大西北,推翻了國民黨政府。1949 年3 月,主持召開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并作重要報告,決定把黨的工作重心從農(nóng)村轉(zhuǎn)向城市,規(guī)定了黨在全中國勝利以后的各項基本政策。同年6 月,發(fā)表《論人民民主專政》,闡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quán)的性質(zhì)及其內(nèi)外政策。9 月,主持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制定并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選舉產(chǎn)生了中央人民政府,當選為**。10 月1 日,在北京 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的功績與過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的頭三年,以他為首的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領導全國人民一面在國內(nèi)完成了繁重的土地制度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任務,一面迫于美國軍隊攻入北朝鮮、威脅中國東北部的形勢,進行了抗美援朝戰(zhàn)爭,同時迅速恢復了國民經(jīng)濟。 1953 年,按照他的建議,中共中央宣布了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開始有系統(tǒng)地實行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和對生產(chǎn)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1954 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由他主持起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并選舉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任職到1959 年。1956 年4 月作《論十大關系》的講話,對適合中國國情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進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同年9 月,生產(chǎn)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中共召開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指出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已經(jīng)轉(zhuǎn)變?yōu)榧辛α堪l(fā)展社會生產(chǎn)力。但是這個方針并沒有得到認真的執(zhí)行,因而導致了以后的一系列指導工作上的錯誤和挫折。1957 年2 月,他作《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nèi)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提出正確區(qū)分和處理社會主義社會中人民內(nèi)部和敵我兩類不同性質(zhì)矛盾的學說,這個學說在他以后的活動中也沒有得到真正的實行。中南海豐澤園。 1958年,他發(fā)動大躍進和農(nóng)村人民公社化運動。從1960 年冬到1965 年,在中共中央的領導下,對國民經(jīng)濟實行“調(diào)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初步糾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的錯誤,使國民經(jīng)濟得到比較迅速的恢復和發(fā)展。在這期間,他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初步糾正了農(nóng)村工作中和其他方面的“左”的錯誤。但不久,他又把主要的注意力轉(zhuǎn)向了他所認為已經(jīng)再次成為國內(nèi)主要矛盾的新的階級斗爭。 從50 年代末開始,他領導中共同蘇共領導人奉行的大國主義和干涉、控制中國的企圖進行了堅決斗爭。70 年代,提出三個世界劃分的戰(zhàn)略思想(見三個世界理論),并且開始打開了對外工作的新局面,為中國進行現(xiàn)代化建設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國際條件。1966 年由于對國內(nèi)國外形勢作出了極端的估計,他錯誤發(fā)動了文化大革命,被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操縱和利用,造成10 年之久的全國大動亂,使中國的許多方面受到嚴重的破壞和損失。 毛澤東始終堅持反對帝國主義、霸權(quán)主義,維護民族的獨立和國家的主權(quán),維護世界和平。就他一生來看,他對中國革命建立的不可磨滅的巨大功績,遠遠大于他的過失,他仍然受到中國人民的崇高尊敬。1981 年6 月,中共中央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毛澤東的歷史地位作出全面、公正、實事求是的科學結(jié)論。毛澤東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fā)展,仍然是中國***的指導思想,是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其主要著作收入《毛澤東選集》,其他已公開發(fā)行的著作有《毛澤東書信選集》、《毛澤東農(nóng)村調(diào)查文集》、《毛澤東新聞工作文選》和《毛澤東詩詞選》等。毛澤東有三子二女。長子在朝鮮戰(zhàn)爭中犧牲生平著述收有《郭沫若文集》(17卷)和《郭沫若全集》。

其他答案

馮驥才 著名作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著有長篇小說《神燈前傳》等大量作品,屢獲全國優(yōu)秀小 說獎。近年來致力于民間藝術(shù)的保護和發(fā)掘工作?,F(xiàn)任中國文聯(lián)***,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 在天津,不知道馮驥才的人可能很少,他那1米90多的大個子在街上一晃蕩,便有人喊:大馮,忙嘛呢?來套煎餅馃子吧!大馮的確是忙,特別是近幾年,很少老老實實地在家呆著,要么到處開會,為保護民間文化奔走呼號,要么跑到鄉(xiāng)村田野,親自踏勘民間遺存。有一回,我碰到他的夫人顧同釗,便說,勸勸大馮,別那么拼命,畢竟是60多歲的人了。顧大姐無奈地笑了笑,說,你讓他閑著,他不是這癢就是那疼,出去瘋跑,倒啥病也沒了,唉,老黃牛,吃苦受累的命! 馮驥才是以小說名世的,至今,各種版本和各種文字的作品,已經(jīng)出了150多種,摞起來比他還高,真正的著作等身,海內(nèi)外的讀者熟悉他,多是通過這些作品,因此,他的主業(yè),應該是個作家。而他偏偏又有著繪畫的才能與靈性,他的每一幅畫作,都同他的小說一樣,具有震人心魄的力量,其中的文化內(nèi)涵,非一般的畫家所能超越。兩條腿走路,使大馮面前的路越走越寬。這幾年,大馮又成了著名的社會活動家,說得具體一點,就是到處游說并付諸行動,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民間文化的保護上了。走到今天這一步,可以說與他的文化思想是一脈相承的,在他的不少文學作品中,我們都可以找到他對民族文化的獨到見解以及注腳,這就不難理解,他為什么要暫時放下寫作,去做這費力討好的事情了。 馮驥才的第一次“走偏”,大概是在1994年,當時,天津正在搞大規(guī)模的現(xiàn)代化城市建設,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而破敗不堪的老城,將在這股洪流中消失,這勢必會造成對一些文化遺存的毀滅性破壞。馮驥才憂心如焚了。馮驥才茶飯不思了??梢粋€沒有決策權(quán)的文人,除了仰天長嘯,又能奈何呢?他所能做的,就是拉起了一個龐大的隊伍,包括規(guī)劃師、建筑師、歷史學家、人類學家,當然更多的是攝影家,他們用了一年的時間,對這座城市進行了地毯式的拉網(wǎng)考察,拍了3萬多張照片以及影像資料,從中選了2000多張出了4本大畫冊。他把這些畫冊送給政府官員,每送一套,都要在扉頁上寫下這樣一行字:這是你親愛的土地。大馮弄得動靜挺大,支持他的人卻很少,很多人說,你放著小說不寫,凈搞些沒用的。這讓大馮很傷感。而且,這個活動,從始至終,所有的費用都是大馮自掏腰包,幾十萬元的稿費全填了這個大窟窿不說,連畫作也所存無幾了,全都換了錢用在了考察上。但今天看,大馮所做的工作是有益的也是及時的,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因為天津的許多文化遺存,如今只能到這幾本大畫冊中去找了。 2001年,馮驥才又戴上了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這頂“烏紗帽”。在其位就要謀其政,從2003年開始,大馮發(fā)起了中國民間文化遺產(chǎn)搶救工程的普查工作,他說,我們不能笑呵呵地看著民間文化從我們眼皮底下消失。全國數(shù)以萬計的專家學者也離開書齋,縱身于田野,綴拾那些行將消泯于大地的“母親的文化”。這兩年多,馮驥才的大部分時間是在田野里跑。跑的原因,一是他要了解真正的田野文化究竟是一種什么現(xiàn)狀?不去不知道,一去嚇一跳,如今的民間文化,基本上處于自生自滅的狀態(tài),保護的力量十分薄弱;二是他們的經(jīng)費非常短缺,對保護的投入幾乎是不可能的,而民間文化多是在縣里、鄉(xiāng)里、村里的掌控之下,下去發(fā)現(xiàn)了問題,就可以跟縣長、鄉(xiāng)長、村長們談,告訴他們用什么方法來保護這些文化。我曾跟隨馮驥才到過幾個地方,有一次去河北武強縣周窩鄉(xiāng)舊城村,路上突遇大暴雨,我們的車子滑進了溝里,大家只好在泥濘中徒步前行。大馮的腳上套著兩個塑料袋,深一腳淺一腳的,摔了幾個大跟頭,淋得像只落湯雞,渾身上下都是泥湯,樣子非?;?,假如沒人說,誰會想到他是民進中央***、中國文聯(lián)***呢!回津后顧大姐看了我們的照片,我們哈哈地笑著,顧大姐卻難過得掉了淚。大馮說,這沒什么,我們的志愿者中,比我苦的多了去了,他們拿著微薄的工資,沒有一分錢的補助,還要往里面貼錢,時常是餓著肚子工作。為了改善這些人的工作條件,大馮先是想賣房子,后來還是重操舊業(yè),夜以繼日地畫畫,硬把手背上畫出一個大包來。這30余幅畫在天津拍賣了一次,又在北京的現(xiàn)代文學館拍賣了一次,所得百萬元,設立了一個民間文化基金會,為的是讓那些志愿者們能有口茶喝。 演員趙文瑄被大馮的行為深深地感動,也捐出了100萬人民幣,以表對大馮的支持。 好在大馮和他的志愿者們的努力已有了成果,一大批搶救出來的圖文資料已經(jīng)出版,還有更多的音像資料也正在整理,無論對國家對民族,這都將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為你推薦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方式  |  用戶協(xié)議  |  隱私政策  |  在線報名  |  網(wǎng)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