釙 開放分類: 漢字、金屬、元素、無機化
什么是釙求高手給解答
釙 開放分類: 漢字、金屬、元素、無機化
釙 開放分類: 漢字、金屬、元素、無機化學 釙 拼音:pò pō 繁體字:釙 部首:钅,部外筆畫:2,總筆畫:7 ; 繁體部首:金,部外筆畫:2,總筆畫:10五筆86&98:QHY倉頡:XCY筆順編號:3111524四角號碼:83700統(tǒng)一漢字 U+948B基本字義--------------------------------------------------------------------------------● 釙(釙)pōㄆㄛˉ◎ 一種放射性金屬元素,在鈾礦及錫石中有微量存在。漢英互譯--------------------------------------------------------------------------------◎ 釙poloniumEnglish--------------------------------------------------------------------------------◎ poloniumpō 原子量[209] 原子量單位原子半徑(計算值)190(135)pm價電子排布[氙]4f145d106s26p4原子體積:(立方厘米/摩爾) 22.23氧化態(tài):MainPo+4 OtherPo-2, Po+2, Po+6 晶體結構:晶胞為簡單立方晶胞。晶胞參數(shù):a = 335.9 pm b = 335.9 pm c = 335.9 pm α = 90° β = 90° γ = 90° 電子在每能級的排布2,8,18,32,18,6氧化價(氧化物)4,2(兩性)晶體結構單斜晶體電離能 (kJ /mol)M - M+ 812 M+ - M2+ 1800 M2+ - M3+ 2700 M3+ - M4+ 3700 M4+ - M5+ 5900 M5+ - M6+ 7000 M6+ - M7+ 10800 M7+ - M8+ 12700 M8+ - M9+ 14900 M9+ - M10+ 17000 發(fā)現(xiàn)過程:1898年由瑪麗·居里(Marie Curie)和皮埃爾·居里(Pierre Curie)在瀝青鈾礦中發(fā)現(xiàn), 為紀念祖國波蘭,取名為釙。元素描述:密度9.4克/厘米3。熔點254℃,沸點962℃。所有釙的同位素都是放射性的。已知有兩種同位素異形體:α-Po為單正方體;β-Po為單菱形體。在約36℃時,發(fā)生α-Po轉化為β-Po的相變。金屬、質(zhì)軟。物理性質(zhì)似鉈、鉛、鉍?;瘜W性質(zhì)近似碲。溶于稀礦酸和稀氫氧化鉀。釙的化合物易于水解并還原?;蟽r已有+2和+4價,也有+6價存在。釙是世界上最稀有的元素。元素來源:可由人工合成或由氯化釙用鋅還原獲得。元素用途:它與鈹混合可作為中子源;也用作靜電消除劑。元素輔助資料:19世紀末,人們發(fā)現(xiàn)了鈾的放射性衰變特性,并且認為放射性是鈾元素所特有的性質(zhì)。而當時在法國工作的波蘭化學家居里夫人在測試收集到的礦物放射性時,發(fā)現(xiàn)瀝青鈾礦和輝銅礦的放射性比純粹的鈾的放射性更強烈。她經(jīng)過細心重復地檢驗實驗結果,找出了這些礦物中含有一種比鈾的放射性強得多的元素。居里先生注意到了妻子的研究的重要性,就決定暫時停止自己在物質(zhì)結晶方面的研究,同妻子共同尋找這個新元素。經(jīng)過艱苦的工作,他們從巨量的礦石中分離出了這種放射性很強的新元素并了解了這種新元素的特性與鉍相近。居里夫人為了紀念自己的祖國波蘭,就提議叫這種新元素為polonium(釙)。釙在瀝青鈾礦中的含量僅僅是一億分之一,用一般的化學方法收集它是極其艱巨的任務。釙的毒性釙210毒性比氰化物高1000億倍,算一算,0.1克釙可以殺死100億人(氰化鈉對人致死量0.1克,),釙-210屬于極毒性核素,它容易通過核反沖作用而形成放射性氣溶膠,污染環(huán)境和空氣,甚至能透過皮膚而進入人體,因此必須密封保存。釙的α射線能使有機物質(zhì)分解脫水,引發(fā)有機體一系列嚴重的生物效應。釙是放射性元素中最容易形成膠體的一種元素,它在體內(nèi)水解生成的膠粒極易牢固的吸附在蛋白質(zhì)上,能與血漿結合成不易擴散的化合物,對人體的危害很大。釙-210進入人體后,能長期滯留于骨、肺、腎和肝中,其遠期輻射效應會引起腫瘤。急性釙中毒與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癥狀基本相似,到晚期突出的癥狀是腎萎縮和腎硬化。釙-210鹽類的放射性很強,可使其鹽溶液發(fā)生輻射分解,不斷產(chǎn)生過氧化氫和臭氧等氣體,并放出大量的熱。當釙-210的濃度較大時,由于輻射氣體所產(chǎn)生的氣壓不斷增加,甚至引起盛放釙鹽溶液的容器爆炸。
釙 開放分類: 漢字、金屬、元素、無機化學 釙 拼音:pò pō 繁體字:釙 部首:钅,部外筆畫:2,總筆畫:7 ; 繁體部首:金,部外筆畫:2,總筆畫:10五筆86&98:QHY倉頡:XCY筆順編號:3111524四角號碼:83700統(tǒng)一漢字 U+948B基本字義--------------------------------------------------------------------------------● 釙(釙)pōㄆㄛˉ◎ 一種放射性金屬元素,在鈾礦及錫石中有微量存在。漢英互譯--------------------------------------------------------------------------------◎ 釙poloniumEnglish--------------------------------------------------------------------------------◎ poloniumpō 原子量[209] 原子量單位原子半徑(計算值)190(135)pm價電子排布[氙]4f145d106s26p4原子體積:(立方厘米/摩爾) 22.23氧化態(tài):MainPo+4 OtherPo-2, Po+2, Po+6 晶體結構:晶胞為簡單立方晶胞。晶胞參數(shù):a = 335.9 pm b = 335.9 pm c = 335.9 pm α = 90° β = 90° γ = 90° 電子在每能級的排布2,8,18,32,18,6氧化價(氧化物)4,2(兩性)晶體結構單斜晶體電離能 (kJ /mol)M - M+ 812 M+ - M2+ 1800 M2+ - M3+ 2700 M3+ - M4+ 3700 M4+ - M5+ 5900 M5+ - M6+ 7000 M6+ - M7+ 10800 M7+ - M8+ 12700 M8+ - M9+ 14900 M9+ - M10+ 17000 發(fā)現(xiàn)過程:1898年由瑪麗·居里(Marie Curie)和皮埃爾·居里(Pierre Curie)在瀝青鈾礦中發(fā)現(xiàn), 為紀念祖國波蘭,取名為釙。元素描述:密度9.4克/厘米3。熔點254℃,沸點962℃。所有釙的同位素都是放射性的。已知有兩種同位素異形體:α-Po為單正方體;β-Po為單菱形體。在約36℃時,發(fā)生α-Po轉化為β-Po的相變。金屬、質(zhì)軟。物理性質(zhì)似鉈、鉛、鉍。化學性質(zhì)近似碲。溶于稀礦酸和稀氫氧化鉀。釙的化合物易于水解并還原。化合價已有+2和+4價,也有+6價存在。釙是世界上最稀有的元素。元素來源:可由人工合成或由氯化釙用鋅還原獲得。元素用途:它與鈹混合可作為中子源;也用作靜電消除劑。元素輔助資料:19世紀末,人們發(fā)現(xiàn)了鈾的放射性衰變特性,并且認為放射性是鈾元素所特有的性質(zhì)。而當時在法國工作的波蘭化學家居里夫人在測試收集到的礦物放射性時,發(fā)現(xiàn)瀝青鈾礦和輝銅礦的放射性比純粹的鈾的放射性更強烈。她經(jīng)過細心重復地檢驗實驗結果,找出了這些礦物中含有一種比鈾的放射性強得多的元素。居里先生注意到了妻子的研究的重要性,就決定暫時停止自己在物質(zhì)結晶方面的研究,同妻子共同尋找這個新元素。經(jīng)過艱苦的工作,他們從巨量的礦石中分離出了這種放射性很強的新元素并了解了這種新元素的特性與鉍相近。居里夫人為了紀念自己的祖國波蘭,就提議叫這種新元素為polonium(釙)。釙在瀝青鈾礦中的含量僅僅是一億分之一,用一般的化學方法收集它是極其艱巨的任務。釙的毒性釙210毒性比氰化物高1000億倍,算一算,0.1克釙可以殺死100億人(氰化鈉對人致死量0.1克,),釙-210屬于極毒性核素,它容易通過核反沖作用而形成放射性氣溶膠,污染環(huán)境和空氣,甚至能透過皮膚而進入人體,因此必須密封保存。釙的α射線能使有機物質(zhì)分解脫水,引發(fā)有機體一系列嚴重的生物效應。釙是放射性元素中最容易形成膠體的一種元素,它在體內(nèi)水解生成的膠粒極易牢固的吸附在蛋白質(zhì)上,能與血漿結合成不易擴散的化合物,對人體的危害很大。釙-210進入人體后,能長期滯留于骨、肺、腎和肝中,其遠期輻射效應會引起腫瘤。急性釙中毒與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癥狀基本相似,到晚期突出的癥狀是腎萎縮和腎硬化。釙-210鹽類的放射性很強,可使其鹽溶液發(fā)生輻射分解,不斷產(chǎn)生過氧化氫和臭氧等氣體,并放出大量的熱。當釙-210的濃度較大時,由于輻射氣體所產(chǎn)生的氣壓不斷增加,甚至引起盛放釙鹽溶液的容器爆炸?!緷h語字典】釙pō <名>,化學性質(zhì)類似于碲和鉍的一種放射性金屬元素。它存在于瀝青鈾礦及其他含鈾礦物中,也存在于鐳-鉛廢渣中及廢氡管內(nèi),而在核反應堆中用中子轟擊鉍則可以生產(chǎn)大量的釙。釙pò 1.金礦。2.為人名用字。明有朱征釙。見《明史.韓王松傳》?!局嗅t(yī)辭典】釙(pǔ)刀, 眼科手術器械名稱。系指用鋼鐵制造,形若金針的器械。用以治療粟瘡等。見佚名《廣勤軒遺稿》。利特維年科死于釙-210中毒 2006年11月1日,正在英國政治避難的原俄羅斯聯(lián)邦安全局中校、43歲的亞歷山大·利特維年科,因身體不適住進醫(yī)院。此后他不斷嘔吐,大量脫發(fā),檢查表明,他的中樞神經(jīng)、心臟、腎和骨髓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傷害,于當月23日晚不治身亡。2006年11月24日下午英國衛(wèi)生防護局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宣布,他們在利特維年科的尿液里發(fā)現(xiàn)了放射性核素釙-210,而且釙-210的含量極高,表明他被人下毒。英國警方說,他們在利特維年科到過的酒吧、壽司店、他在倫敦的住處和其他一些地方都發(fā)現(xiàn)了釙-210的痕跡。 此事驚動了整個倫敦市。專家們認為,利特維年科中毒身亡案件突顯出英國處理放射性物質(zhì)污染的能力不足。 什么是釙-210?1898年,法國居里夫婦在處理鈾礦時發(fā)現(xiàn)一種新元素,為了紀念居里夫人的祖國波蘭(拉丁文:Polonia),他們把這種新元素定名為釙(拉丁文:Polonium)。釙是一種化學元素,它的符號是Po,在元素周期表內(nèi)的原子序數(shù)為84,是銀白色的金屬。現(xiàn)在知道釙有25個同位素,都有放射性,釙-210是其中的一個核素,也稱為鐳F(RaF)。 科技人員正在檢查放射病患者淋巴細胞染色體畸變釙-210屬于極毒的放射性核素,它發(fā)射的α粒子在空氣中的射程很短,不能穿透紙或皮膚,所以在人的體外不構成外照射危險。但是它的電離能力很強,如果通過吸入、食入或由傷口進入人體內(nèi),可以引起體內(nèi)污染、中毒或急性放射病。如果在短時間內(nèi)體內(nèi)的吸收劑量達到4Gy,可以致命。據(jù)美國保健物理學會估算,大小不及一粒鹽的釙-210,可使體重70公斤的人死亡。 但是,在通常情況下,釙-210對自然界和人類并不構成危險。這是因為釙是最稀有的元素之一,在地殼中的含量大約只有一百萬億分之一。天然的釙存在于所有鈾礦石和釷礦石中,但含量極微。在自然環(huán)境中,例如大氣以至人體內(nèi)都有極微量釙-210存在。釙-210的物理半衰期為138天,這就是說,每過138天,它的放射性活度就自動減少一半,約2.5年后其放射性基本消失。 因為釙-210在自然界的含量極微,為了供工業(yè)目的使用,只有在核反應堆中用中子照射氧化鉍可生產(chǎn)毫克量的釙-210。全世界每年只生產(chǎn)約100克釙-210。包括我國在內(nèi)的有釙-210的國家,都有嚴格的管理制度保證核安全。 治療釙-210中毒有解藥 迄今新聞媒體有關利特維年科釙-210中毒死亡事件的報道都認為釙-210中毒后沒有解藥,實際并非如此。釙-210雖是極毒的放射性核素,但它本質(zhì)上是一種重金屬,常見的重金屬中毒都是有解藥的,釙-210也不例外。1980年美國國家輻射防護委員會(NCRP)第65號報告推薦使用二巰基丙醇(BAL)加速體內(nèi)釙-210排出。但是,BAL的毒性反應較大,可有惡心、頭痛、血壓升高、心動過速、視力模糊、肝腎功能損害等,現(xiàn)在基本已被二巰基丁二酸鈉和二巰基丙烷磺酸鈉取代,它們是巰基型螯合劑,都有兩個活性巰基,與金屬親和力大。二巰基丁二酸鈉是我國在20世紀50年代研究出來的新藥,對加速體內(nèi)放射性釙-210的排出有較好的效果,也用于治療急性砷、鉛、汞和金中毒。 人體受釙-210污染后應迅速給予急救。如果身體表面有釙-210污染,應立即淋浴,用肥皂水洗皮膚,然后用5%二巰基丙烷磺酸鈉清洗污染部位,必要時切除不易去污的創(chuàng)傷組織。經(jīng)胃腸道進入體內(nèi)者,應予催吐、洗胃、緩瀉和利尿,同時肌肉注射二巰基丙烷磺酸鈉。解放軍第307醫(yī)院在1963年曾經(jīng)收治過4例釙-210體內(nèi)污染的病人,事故后7小時開始用我國研制的二巰基丙烷磺酸鈉治療。他們在事故后情況良好。他們中1名女性于事故后脫離射線工作,生育1男1女,另3名男性繼續(xù)從事射線工作,他們的夫人分別生育兩個男孩、1個女孩和1個男孩,這6個小孩均身體健康。15年后他們再次到307醫(yī)院進行詳細檢查,結果均未見異常改變。 利特維年科之死的啟示 釙-210造成人體內(nèi)污染的事故極少,利特維年科是100多年來第一個因釙-210中毒而死亡的病例。國外由1951年至1975年總共只報告過釙-210人體內(nèi)污染事故10起,涉及47人。因為有明確的暴露于釙-210的病史,事故后又是到處理輻射損傷的專業(yè)醫(yī)療單位急診,所以很快得到正確診斷和及時治療。而利特維年科病后并沒有明確的暴露于釙-210的病史,這就給及時正確診斷造成很大困難。利特維年科之死屬于輻射事故造成的死亡??傮w講,輻射事故是罕見的,但從上個世紀中期淋巴細胞染色體畸變以來,輻射事故逐漸增多,一些嚴重的輻射事故甚至給人類社會帶來災難性影響。1986年4月26日,前蘇聯(lián)發(fā)生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給當時蘇聯(lián)社會造成很大損失,受放射性核素污染地區(qū)的居民至今還生活在輻射危害的陰影當中,兒童甲狀腺癌等病的數(shù)量大量增加。1987年9月巴西發(fā)生一起放射源銫-137丟失事故,11個人因惡心、嘔吐、腹瀉及皮膚損傷等癥狀去醫(yī)院看病,被誤診為食物中毒、接觸性皮炎或天皰瘡而住院。與此同時,銫-137粉末在人群之間傳播,寵物、刮風、下雨都成了播散銫-137粉末的重要途徑。結果迫使當局決定對公眾和城市環(huán)境采取干預措施。7個地區(qū)被隔離,42個家庭被撤離,6家建筑物被拆毀,對58個公共場所去除放射性污染,49人需要治療,28人有局部輻射損傷,20人住院,4人死亡。112000個居民去醫(yī)療機構要求檢查有無受到銫-137污染,許多人出現(xiàn)類似輻射綜合癥的癥狀,主訴嘔吐和腹瀉,許多人在排隊等候檢查時由于恐懼而昏倒。應急處理持續(xù)了6個月,給巴西社會造成很大經(jīng)濟損失。國外還有一些輻射事故,由于患者受照射歷史不清楚,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被誤診為“燒傷”、“血清病”、“蜂窩織炎”、“多形性滲出性紅斑”、“蟲咬病”、“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疾病。2001年美國發(fā)生“9·11”恐怖襲擊以后,防范“核恐怖襲擊”已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問題。 利特維年科釙-210中毒死亡事件給衛(wèi)生部門的啟示是:
①醫(yī)務人員平時缺乏處理輻射事故的實踐和經(jīng)驗,但輻射事故又具有突發(fā)性,要求醫(yī)務人員隨時都能對受害者進行正確臨床處理。因此,在廣大醫(yī)務人員當中普及輻射事故臨床醫(yī)學處理的知識,做好臨床醫(yī)學應急準備工作,是一項緊迫的任務;②內(nèi)科、外科、燒傷科或急診科醫(yī)生首診遇到原因不明的嘔吐、腹瀉、皮膚紅斑、發(fā)熱、頭發(fā)脫落或急性全血細胞減少等病人時,應提高診斷急性放射病的警惕性,注意詢問有無受照射歷史,特別注意詢問最近有無接觸過揀到的“小金屬棒”之類的物質(zhì),同時對血液、尿液、大便進行放射性檢查,以防誤診;③懷疑病人可能患輻射損傷時,應及時向上級衛(wèi)生部門報告,請求專家會診;④衛(wèi)生部門要對廣大公眾進行有關輻射事故的科普教育工作,使公眾了解輻射防護的基本知識和我國的輻射事故應急體系,遇有突發(fā)輻射事故時,要立即遠離輻射源并向衛(wèi)生部門報警。
釙(化學元素):放射性金屬元素,符號Po,銀白色。
釙 開放分類: 漢字、金屬、元素、無機化學 釙 拼音:pò pō 繁體字:釙 部首:钅,部外筆畫:2,總筆畫:7 ; 繁體部首:金,部外筆畫:2,總筆畫:10五筆86&98:QHY倉頡:XCY筆順編號:3111524四角號碼:83700統(tǒng)一漢字 U+948B基本字義--------------------------------------------------------------------------------● 釙(釙)pōㄆㄛˉ◎ 一種放射性金屬元素,在鈾礦及錫石中有微量存在。漢英互譯--------------------------------------------------------------------------------◎ 釙poloniumEnglish--------------------------------------------------------------------------------◎ poloniumpō 原子量[209] 原子量單位原子半徑(計算值)190(135)pm價電子排布[氙]4f145d106s26p4原子體積:(立方厘米/摩爾) 22.23氧化態(tài):MainPo+4 OtherPo-2, Po+2, Po+6 晶體結構:晶胞為簡單立方晶胞。晶胞參數(shù):a = 335.9 pm b = 335.9 pm c = 335.9 pm α = 90° β = 90° γ = 90° 電子在每能級的排布2,8,18,32,18,6氧化價(氧化物)4,2(兩性)晶體結構單斜晶體電離能 (kJ /mol)M - M+ 812 M+ - M2+ 1800 M2+ - M3+ 2700 M3+ - M4+ 3700 M4+ - M5+ 5900 M5+ - M6+ 7000 M6+ - M7+ 10800 M7+ - M8+ 12700 M8+ - M9+ 14900 M9+ - M10+ 17000 發(fā)現(xiàn)過程:1898年由瑪麗·居里(Marie Curie)和皮埃爾·居里(Pierre Curie)在瀝青鈾礦中發(fā)現(xiàn), 為紀念祖國波蘭,取名為釙。元素描述:密度9.4克/厘米3。熔點254℃,沸點962℃。所有釙的同位素都是放射性的。已知有兩種同位素異形體:α-Po為單正方體;β-Po為單菱形體。在約36℃時,發(fā)生α-Po轉化為β-Po的相變。金屬、質(zhì)軟。物理性質(zhì)似鉈、鉛、鉍?;瘜W性質(zhì)近似碲。溶于稀礦酸和稀氫氧化鉀。釙的化合物易于水解并還原?;蟽r已有+2和+4價,也有+6價存在。釙是世界上最稀有的元素。元素來源:可由人工合成或由氯化釙用鋅還原獲得。元素用途:它與鈹混合可作為中子源;也用作靜電消除劑。元素輔助資料:19世紀末,人們發(fā)現(xiàn)了鈾的放射性衰變特性,并且認為放射性是鈾元素所特有的性質(zhì)。而當時在法國工作的波蘭化學家居里夫人在測試收集到的礦物放射性時,發(fā)現(xiàn)瀝青鈾礦和輝銅礦的放射性比純粹的鈾的放射性更強烈。她經(jīng)過細心重復地檢驗實驗結果,找出了這些礦物中含有一種比鈾的放射性強得多的元素。居里先生注意到了妻子的研究的重要性,就決定暫時停止自己在物質(zhì)結晶方面的研究,同妻子共同尋找這個新元素。經(jīng)過艱苦的工作,他們從巨量的礦石中分離出了這種放射性很強的新元素并了解了這種新元素的特性與鉍相近。居里夫人為了紀念自己的祖國波蘭,就提議叫這種新元素為polonium(釙)。釙在瀝青鈾礦中的含量僅僅是一億分之一,用一般的化學方法收集它是極其艱巨的任務。釙的毒性釙210毒性比氰化物高1000億倍,算一算,0.1克釙可以殺死100億人(氰化鈉對人致死量0.1克,),釙-210屬于極毒性核素,它容易通過核反沖作用而形成放射性氣溶膠,污染環(huán)境和空氣,甚至能透過皮膚而進入人體,因此必須密封保存。釙的α射線能使有機物質(zhì)分解脫水,引發(fā)有機體一系列嚴重的生物效應。釙是放射性元素中最容易形成膠體的一種元素,它在體內(nèi)水解生成的膠粒極易牢固的吸附在蛋白質(zhì)上,能與血漿結合成不易擴散的化合物,對人體的危害很大。釙-210進入人體后,能長期滯留于骨、肺、腎和肝中,其遠期輻射效應會引起腫瘤。急性釙中毒與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癥狀基本相似,到晚期突出的癥狀是腎萎縮和腎硬化。釙-210鹽類的放射性很強,可使其鹽溶液發(fā)生輻射分解,不斷產(chǎn)生過氧化氫和臭氧等氣體,并放出大量的熱。當釙-210的濃度較大時,由于輻射氣體所產(chǎn)生的氣壓不斷增加,甚至引起盛放釙鹽溶液的容器爆炸?!緷h語字典】釙pō <名>,化學性質(zhì)類似于碲和鉍的一種放射性金屬元素。它存在于瀝青鈾礦及其他含鈾礦物中,也存在于鐳-鉛廢渣中及廢氡管內(nèi),而在核反應堆中用中子轟擊鉍則可以生產(chǎn)大量的釙。釙pò 1.金礦。2.為人名用字。明有朱征釙。見《明史.韓王松傳》。【中醫(yī)辭典】釙(pǔ)刀, 眼科手術器械名稱。系指用鋼鐵制造,形若金針的器械。用以治療粟瘡等。見佚名《廣勤軒遺稿》。利特維年科死于釙-210中毒 2006年11月1日,正在英國政治避難的原俄羅斯聯(lián)邦安全局中校、43歲的亞歷山大·利特維年科,因身體不適住進醫(yī)院。此后他不斷嘔吐,大量脫發(fā),檢查表明,他的中樞神經(jīng)、心臟、腎和骨髓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傷害,于當月23日晚不治身亡。2006年11月24日下午英國衛(wèi)生防護局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宣布,他們在利特維年科的尿液里發(fā)現(xiàn)了放射性核素釙-210,而且釙-210的含量極高,表明他被人下毒。英國警方說,他們在利特維年科到過的酒吧、壽司店、他在倫敦的住處和其他一些地方都發(fā)現(xiàn)了釙-210的痕跡。 此事驚動了整個倫敦市。專家們認為,利特維年科中毒身亡案件突顯出英國處理放射性物質(zhì)污染的能力不足。 什么是釙-210?1898年,法國居里夫婦在處理鈾礦時發(fā)現(xiàn)一種新元素,為了紀念居里夫人的祖國波蘭(拉丁文:Polonia),他們把這種新元素定名為釙(拉丁文:Polonium)。釙是一種化學元素,它的符號是Po,在元素周期表內(nèi)的原子序數(shù)為84,是銀白色的金屬?,F(xiàn)在知道釙有25個同位素,都有放射性,釙-210是其中的一個核素,也稱為鐳F(RaF)。 科技人員正在檢查放射病患者淋巴細胞染色體畸變釙-210屬于極毒的放射性核素,它發(fā)射的α粒子在空氣中的射程很短,不能穿透紙或皮膚,所以在人的體外不構成外照射危險。但是它的電離能力很強,如果通過吸入、食入或由傷口進入人體內(nèi),可以引起體內(nèi)污染、中毒或急性放射病。如果在短時間內(nèi)體內(nèi)的吸收劑量達到4Gy,可以致命。據(jù)美國保健物理學會估算,大小不及一粒鹽的釙-210,可使體重70公斤的人死亡。 但是,在通常情況下,釙-210對自然界和人類并不構成危險。這是因為釙是最稀有的元素之一,在地殼中的含量大約只有一百萬億分之一。天然的釙存在于所有鈾礦石和釷礦石中,但含量極微。在自然環(huán)境中,例如大氣以至人體內(nèi)都有極微量釙-210存在。釙-210的物理半衰期為138天,這就是說,每過138天,它的放射性活度就自動減少一半,約2.5年后其放射性基本消失。 因為釙-210在自然界的含量極微,為了供工業(yè)目的使用,只有在核反應堆中用中子照射氧化鉍可生產(chǎn)毫克量的釙-210。全世界每年只生產(chǎn)約100克釙-210。包括我國在內(nèi)的有釙-210的國家,都有嚴格的管理制度保證核安全。 治療釙-210中毒有解藥 迄今新聞媒體有關利特維年科釙-210中毒死亡事件的報道都認為釙-210中毒后沒有解藥,實際并非如此。釙-210雖是極毒的放射性核素,但它本質(zhì)上是一種重金屬,常見的重金屬中毒都是有解藥的,釙-210也不例外。1980年美國國家輻射防護委員會(NCRP)第65號報告推薦使用二巰基丙醇(BAL)加速體內(nèi)釙-210排出。但是,BAL的毒性反應較大,可有惡心、頭痛、血壓升高、心動過速、視力模糊、肝腎功能損害等,現(xiàn)在基本已被二巰基丁二酸鈉和二巰基丙烷磺酸鈉取代,它們是巰基型螯合劑,都有兩個活性巰基,與金屬親和力大。二巰基丁二酸鈉是我國在20世紀50年代研究出來的新藥,對加速體內(nèi)放射性釙-210的排出有較好的效果,也用于治療急性砷、鉛、汞和金中毒。 人體受釙-210污染后應迅速給予急救。如果身體表面有釙-210污染,應立即淋浴,用肥皂水洗皮膚,然后用5%二巰基丙烷磺酸鈉清洗污染部位,必要時切除不易去污的創(chuàng)傷組織。經(jīng)胃腸道進入體內(nèi)者,應予催吐、洗胃、緩瀉和利尿,同時肌肉注射二巰基丙烷磺酸鈉。解放軍第307醫(yī)院在1963年曾經(jīng)收治過4例釙-210體內(nèi)污染的病人,事故后7小時開始用我國研制的二巰基丙烷磺酸鈉治療。他們在事故后情況良好。他們中1名女性于事故后脫離射線工作,生育1男1女,另3名男性繼續(xù)從事射線工作,他們的夫人分別生育兩個男孩、1個女孩和1個男孩,這6個小孩均身體健康。15年后他們再次到307醫(yī)院進行詳細檢查,結果均未見異常改變。 利特維年科之死的啟示 釙-210造成人體內(nèi)污染的事故極少,利特維年科是100多年來第一個因釙-210中毒而死亡的病例。國外由1951年至1975年總共只報告過釙-210人體內(nèi)污染事故10起,涉及47人。因為有明確的暴露于釙-210的病史,事故后又是到處理輻射損傷的專業(yè)醫(yī)療單位急診,所以很快得到正確診斷和及時治療。而利特維年科病后并沒有明確的暴露于釙-210的病史,這就給及時正確診斷造成很大困難。利特維年科之死屬于輻射事故造成的死亡??傮w講,輻射事故是罕見的,但從上個世紀中期淋巴細胞染色體畸變以來,輻射事故逐漸增多,一些嚴重的輻射事故甚至給人類社會帶來災難性影響。1986年4月26日,前蘇聯(lián)發(fā)生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給當時蘇聯(lián)社會造成很大損失,受放射性核素污染地區(qū)的居民至今還生活在輻射危害的陰影當中,兒童甲狀腺癌等病的數(shù)量大量增加。1987年9月巴西發(fā)生一起放射源銫-137丟失事故,11個人因惡心、嘔吐、腹瀉及皮膚損傷等癥狀去醫(yī)院看病,被誤診為食物中毒、接觸性皮炎或天皰瘡而住院。與此同時,銫-137粉末在人群之間傳播,寵物、刮風、下雨都成了播散銫-137粉末的重要途徑。結果迫使當局決定對公眾和城市環(huán)境采取干預措施。7個地區(qū)被隔離,42個家庭被撤離,6家建筑物被拆毀,對58個公共場所去除放射性污染,49人需要治療,28人有局部輻射損傷,20人住院,4人死亡。112000個居民去醫(yī)療機構要求檢查有無受到銫-137污染,許多人出現(xiàn)類似輻射綜合癥的癥狀,主訴嘔吐和腹瀉,許多人在排隊等候檢查時由于恐懼而昏倒。應急處理持續(xù)了6個月,給巴西社會造成很大經(jīng)濟損失。國外還有一些輻射事故,由于患者受照射歷史不清楚,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被誤診為“燒傷”、“血清病”、“蜂窩織炎”、“多形性滲出性紅斑”、“蟲咬病”、“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疾病。2001年美國發(fā)生“9·11”恐怖襲擊以后,防范“核恐怖襲擊”已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問題。 利特維年科釙-210中毒死亡事件給衛(wèi)生部門的啟示是:
①醫(yī)務人員平時缺乏處理輻射事故的實踐和經(jīng)驗,但輻射事故又具有突發(fā)性,要求醫(yī)務人員隨時都能對受害者進行正確臨床處理。因此,在廣大醫(yī)務人員當中普及輻射事故臨床醫(yī)學處理的知識,做好臨床醫(yī)學應急準備工作,是一項緊迫的任務;②內(nèi)科、外科、燒傷科或急診科醫(yī)生首診遇到原因不明的嘔吐、腹瀉、皮膚紅斑、發(fā)熱、頭發(fā)脫落或急性全血細胞減少等病人時,應提高診斷急性放射病的警惕性,注意詢問有無受照射歷史,特別注意詢問最近有無接觸過揀到的“小金屬棒”之類的物質(zhì),同時對血液、尿液、大便進行放射性檢查,以防誤診;③懷疑病人可能患輻射損傷時,應及時向上級衛(wèi)生部門報告,請求專家會診;④衛(wèi)生部門要對廣大公眾進行有關輻射事故的科普教育工作,使公眾了解輻射防護的基本知識和我國的輻射事故應急體系,遇有突發(fā)輻射事故時,要立即遠離輻射源并向衛(wèi)生部門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