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希特勒入侵波蘭,波蘭亡國。
波蘭三次亡國的具體時間求高手給解答
1939年9月希特勒入侵波蘭,波蘭亡國。
第一次:1795年,俄、奧、普簽訂第三次瓜分波蘭的協(xié)定,波蘭領土被全部瓜分而滅亡!第二次:1807年,拿破侖迫使普魯士和奧地利割地建立華沙大公國,1815年拿破侖戰(zhàn)敗,華沙大公國再次被普奧瓜分而滅亡!第三次:1939年9月希特勒閃擊波蘭西部,接著斯大林占領波蘭東部,德國和蘇聯(lián)瓜分波蘭,波蘭第三次亡國!
1772年5月,沙皇俄國、普魯士、奧地利三國在彼得堡會談,于8月5日簽署第一次瓜分波蘭的條約。據(jù)此,波蘭喪失了約35%的領土和33%的人口,波蘭成為俄、普、奧的保護國。1793年1月23日,俄、普在彼得堡簽訂第二次瓜分波蘭的協(xié)定,經(jīng)第二次瓜分,波蘭成為僅剩領土20萬平方公里,人口400萬的小國,成為沙俄的傀儡國,波蘭國王未經(jīng)沙皇許可,不得與外國宣戰(zhàn)與媾和。 1795年1月3日,俄、奧簽訂第三次瓜分波蘭的協(xié)定,10月24日,普魯土也在協(xié)定上簽署。根據(jù)該協(xié)定,波蘭領土被全部瓜分。
1、第一次:1795年10月24日,俄國、普魯士、奧地利第三次瓜分波蘭,波蘭作為一個國家宣告消失。
根據(jù)三方條約,俄占立陶宛、西白俄羅斯、庫爾蘭、沃倫西部、西烏克蘭大部,面積12萬平方千米、人口120 萬;
奧占包括克拉科夫、盧布林在內的全部小波蘭地區(qū)和馬佐夫舍一部分,面積4.75萬平方千米、人口50萬;
普占其余的西部地區(qū),其中包括華沙和馬佐夫舍的余部,面積5.5萬平方千米、人口100萬。至此,波蘭被瓜分完畢。
2、 第二次:1807年7月7日,拿破侖迫使普魯士和奧地利割地建立華沙大公國,1815年拿破侖戰(zhàn)敗,華沙大公國再次被普奧瓜分而滅亡。
1807年7月7日,法俄代表簽署《提爾西特和約》。根據(jù)《法俄和約》,原屬普魯士的易北河以西大部分地區(qū)被劃入新成立的威斯特伐利亞王國的版圖,由拿破侖一世的弟弟熱羅姆·波拿巴任國王;
在普魯士第二次、第三次瓜分波蘭時所攫得的地區(qū)(見波蘭的三次瓜分),成立華沙公國,由薩克森國王兼任君主。
3、第三次:1939年9月希特勒閃擊波蘭西部,接著斯大林占領波蘭東部,德國和蘇聯(lián)瓜分波蘭,波蘭第三次亡國。
1939年蘇聯(lián)入侵波蘭是蘇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初期的1939年9月17日開始沒有正式宣戰(zhàn)的軍事行動。
這時是在納粹德國從西面入侵波蘭的16天后,蘇聯(lián)則是從東方實施入侵。入侵直至1939年10月6日結束及由德國和蘇聯(lián)瓜分和吞并整個波蘭第二共和國。
補充:
波蘭共和國(波蘭語:Rzeczpospolita Polska,英語:The Republic Of Poland,中文簡稱:波蘭),古稱孛烈兒,是一個由16個省組成的民主共和制國家。
波蘭是中歐國家,東與烏克蘭及白俄羅斯相連,東北與立陶宛及俄羅斯接壤,西與德國接壤,南與捷克和斯洛伐克為鄰,北面瀕臨波羅的海。
波蘭三次亡國的時間是:
1、1795年,俄國、普魯士、奧地利三家分波,波蘭第一次滅亡。
1795年1月3日,俄、奧簽訂第三次瓜分波蘭的協(xié)定,10月24日,普魯士也在協(xié)定上簽署。根據(jù)該協(xié)定,波蘭領土被全部瓜分。
2、1815年,拿破侖在波蘭建立的華沙公國被普魯士和奧地利瓜分,波蘭再次滅亡。
1809年拿破侖一世在波蘭中部建立華沙公國,作為法蘭西的一個衛(wèi)星國。1815年拿破侖戰(zhàn)敗,華沙公國被肢解,其西部土地成為波茲南公國,受普魯士管轄,在克拉科夫成立了中立的克拉科夫共和國(也叫克拉科夫自由市)。在其主要地區(qū)成立了波蘭王國,由俄國沙皇兼領國王。
3、1939年,德國閃擊戰(zhàn)占領波蘭西部,蘇聯(lián)趁機占領東部,波蘭第三次滅亡。
1939年9月1日,德國以閃電戰(zhàn)突襲波蘭,迅速侵占波蘭大部分領土。1940年9月17日,蘇聯(lián)領導人斯大林以建立東方防線為由,命令60萬蘇聯(lián)紅軍越過蘇波邊界,進攻波蘭東部,占領了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
9月18日,蘇軍與德軍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會師,蘇、德兩軍以皮薩河—那累夫河—維斯瓦河—桑河一線為界瓜分了波蘭。9月28日,德軍攻陷華沙,波蘭再次淪亡。波蘭人民開始了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戰(zhàn)爭。
擴展資料:
波蘭的森林面積為889萬多公頃,森林覆蓋率近30%。初到波蘭的人,常常會被這詩情畫意般的綠色世界所陶醉。氣候宜人的波羅的海港灣,風景旖旎的喀爾巴阡山區(qū),巧奪天工的維利奇卡鹽礦每年都吸引無數(shù)游客慕名前來。這里的人懂得森林是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主角,因此他們愛林如命。
旅游業(yè)已成為波蘭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主要城市有羅茲、波茲南、克拉科夫、什切青、格但斯克等。國內許多景點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和世界自然遺產(chǎn)名錄,如維利奇卡鹽礦、奧斯威辛集中營及比亞沃韋扎森林等。
此外,波蘭還以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和優(yōu)良的人文環(huán)境著稱。聞名世界的諾貝爾獎得主居里夫人、偉大作曲家和鋼琴家肖邦以及現(xiàn)代天文學的創(chuàng)始人哥白尼均出生于波蘭,而五年一度的肖邦國際鋼琴比賽是音樂界的一大盛事,被譽為世界最具權威的鋼琴比賽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波蘭 (波蘭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