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是俄羅斯現(xiàn)實主義畫家列賓的代表作嗎,麻煩給回復
是的
是的,很有感染力的一副畫
《伏爾加河的纖夫》是列賓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還在學生時代,彼得堡涅瓦河上纖夫的沉重勞動引起了列賓的同情,從那時候開始,他就想描繪一幅表現(xiàn)纖夫的作品,以提示下層勞動人民的痛苦生活和社會的不平。 1870年夏季,列賓與同班同學華西里耶夫(他后來也畫過有關纖夫的畫)去伏爾加河旅行寫生,典型的俄羅斯風光和纖夫的生活給他留下了難忘的印象。為了創(chuàng)作這幅畫,列賓花了3年時間,作了兩次伏爾加河之行,和纖夫們交朋友,對纖夫生活作了長時間的觀察,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寫生,最后終于完成這幅的享譽世界的佳作,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在這幅畫的構圖上,列賓利用了沙灘的地形和河灣的轉折,使十一個纖夫猶如一組雕像,被塑造在一座黃色的、高起的底座上。在畫面上又對伏爾加河的景色進行了巧妙的布局,使這幅畫具有宏偉深遠的張力,畫中的背景運用的顏色昏暗迷蒙,空間空曠奇特,給人以惆悵、孤獨、無助之感,切實深入到纖夫的心靈深處,亦是畫家心境的真實寫照,這對畫旨的體現(xiàn),情感的的烘托起了極大的作用。 因此本畫的構圖、線條、筆力等繪畫技巧都是相當成功的。被烈日炙烤的焦黃的河岸上,一隊蓬首垢面、衣衫襤褸的纖夫拖著沉重的腳步拉著貨船,在酷日下精疲力竭的向前掙扎。他們中有老有少,個個都衣著破爛、面容憔悴。領頭的是一位胡須斑白的老者,眼睛深陷,堅毅的面孔透出飽經(jīng)風霜的智慧,但愁苦的表情仍然顯示了他對于艱苦生活的無奈。走在最后的纖夫低著頭垂著手,麻木地隨著隊伍向前挪動,似乎已經(jīng)習慣了這樣日日苦役般的生活。隊伍中還有一個較為突出的形象,是處在隊伍中部的一位少年,可以看出他才開始這樣的工作不久,皺著眉頭還不太習慣,他直起腰想用手松一松肩頭緊勒的纖繩,畢竟年輕,還不甘心忍受這樣的苦楚。其余的纖夫都彎著腰低著頭,似乎已沒有多余的力氣再來表現(xiàn)點什么,在他們身上剩下的,惟有貧苦、艱難與無奈。在這幅反映纖夫苦難生活的畫里,與其說是人與自然在搏斗,不如說是人在與殘酷無情的黑暗命運和社會搏斗。
列賓(1844-1930),是俄國19世紀后期的俄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繪畫主要的代表之一,《伏爾加河上纖夫》是他的成名之作。
Yes!列賓于1873年完成《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列賓(1844~1930)是俄羅斯批判現(xiàn)實主義繪畫主要的代表之一,《伏爾加河上纖夫》是他的成名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