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甫蓋尼·奧涅金》
普希金的俄國生活的百科全書是什么求高手給解答
《葉甫蓋尼·奧涅金》
《葉甫蓋尼·奧涅金》作品的中心主人公是貴族青年奧涅金。奧涅金有過和一般的貴族青年相似的奢靡的生活道路,但是當時的時代氣氛和進步的啟蒙思想、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和盧梭的《社會契約論》、拜倫頌揚自由和個性解放的詩歌,都對他產(chǎn)生了影響,使他對現(xiàn)實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變化。他開始厭倦上流社會空虛無聊的生活,抱著對新的生活的渴望來到鄉(xiāng)村,并試圖從事農事改革。但是,華而不實的貴族教育沒有給予他任何實際工作的能力,好逸惡勞的惡習又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加之周圍地主的非難和反對,奧涅金到頭來仍處于無所事事、苦悶和彷徨的境地,染上了典型的時代病--憂郁癥。在鄉(xiāng)下的莊園,他奧涅金與連斯基的決斗和連斯基及其未婚妻奧爾伽成為好友。奧爾伽的姐姐達吉雅娜純樸、多情,她熱烈地愛上了奧涅金 ,并勇敢地寫信向他傾訴自己純潔的愛情,奧涅金一番勸說拒絕了她。一次家庭宴會,感到一切都庸俗無聊的奧涅金故意向奧爾伽獻殷勤,引起連斯基的憤怒并要求與他決斗,奧涅金在決斗中打死了自己的朋友。追悔莫及之余,奧涅金離開鄉(xiāng)下出國漫游。幾年后在圣彼得堡一個舞會上,奧涅金和已成為將軍夫人的達吉雅娜重逢,發(fā)現(xiàn)自己深深愛上了她,但達吉雅娜無法背叛自己的丈夫。盡管深愛著奧涅金,但達吉雅娜拒絕了他。奧涅金的“多余感”反映了俄國社會轉型期部分先進貴族知識分子對俄國社會生活的內心情感。反映時代面貌中先進的俄羅斯文學的主要特點。19世紀上半期,當西歐資本主義已鞏固和發(fā)展的時候,俄國是處在沙皇專制統(tǒng)治下的封建農奴制社會,資本主義還在萌芽階段,資本主義經(jīng)濟發(fā)展大大落后于西歐。伴隨著反拿破侖戰(zhàn)爭的勝利,西方正統(tǒng)的資產(chǎn)階級文化——自由主義——對俄國的沖擊出現(xiàn)了高潮,1812年開始的反拿破侖戰(zhàn)爭激起了俄國人民空前的愛國熱情。愛國主義的高漲,必然導致進步的人們對社會政治問題和祖國前途的關注。貴族知識分子中,青年軍官們受到法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影響,要求社會改革,醞釀了1825年的十二月黨人起義。起義慘道鎮(zhèn)壓而失效,社會彌漫著高壓氣氛。在這種動蕩不安的社會中,舊貴族階級中分化出了一部分先進的知識分子,他們厭惡本階級,痛恨本階級的丑惡,自身上又具有本階級的劣根性,空有抱負,卻沒有實際行動和勇氣,成了“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成為“多余人”。作者通過這部分貴族青年知識分子內心的感受,反映他們對祖國前途命運的探索過程中的復雜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