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世紀起,一些過去在音樂創(chuàng)造方面較為落后的國家開始起步,出現(xiàn)一大批音樂家,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求符合本民族的傳統(tǒng)與特色,強調在音樂中反映民族精神內容,音樂中的民族主義也就此產生。
在所有國家中,擁有豐富的民間音樂與宗教音樂傳統(tǒng)的俄羅斯取得最廣泛的成功。格林卡是俄國民族樂派的奠基人,他的《伊萬"蘇薩寧》是第一部真正的俄國民族歌劇,在劇中格林卡將俄羅斯民歌的特色加入到了傳統(tǒng)的意大利歌劇的框架中。這部作品同他的另一部名作《魯斯蘭與柳德米拉》一同奠定了俄國民族歌劇的基礎。所以稱格林卡被尊稱為俄羅斯民族主義音樂的創(chuàng)始人。格林卡是俄羅斯民族音樂真正的奠基人,被尊稱為“俄羅斯音樂之父”,他為俄羅斯民族音樂的發(fā)展開創(chuàng)了廣闊的前景,對俄羅斯民族音樂的發(fā)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他之后,俄羅斯相繼出現(xiàn)了一大批思想成熟,技法高超的民族音樂大師。他的兩部歌劇《伊凡·蘇薩寧》和《魯斯蘭與柳德米拉》不僅是俄羅斯歌劇寶庫中的珍品,而且也是世界歌劇史上的杰作。他的代表作還有管弦樂序曲《馬德里之夜》等。此外,他還作有管弦樂曲、室內樂曲、鋼琴曲和歌曲等?!白屛颐繒r每刻都和人民在一起,我要和人民同甘苦,共歡樂?!薄窳挚ㄟ@句名言不僅說明了他與俄羅斯民眾的親密關系,而且也可以用來概括他的音樂創(chuàng)作。格林卡從本國民族民間音樂中汲取精華,表現(xiàn)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氣派,體現(xiàn)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民族精神和性格的系列音樂創(chuàng)作,所具有的劃時代意義和世界影響是毋庸置疑的。格林卡作為俄羅斯音樂之父而載入史冊,正由于他是俄羅斯民族樂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為建立俄羅斯民族樂派的深厚傳統(tǒng),以及在創(chuàng)作、表演、教育、理論等方面形成完整的體系奠定了基礎。格林卡是歐州各國后來崛起的一大批民族樂派代表人物如斯美塔那、德沃夏克、亞納切克、格里格、尼爾森和西貝柳斯等人的先驅和旗幟。格林卡的音樂作品的民族風格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一) 音樂作品中取材的民族性特點《卡瑪琳斯卡亞》完成于1847至1852年間, 作曲家采用兩首俄羅斯民歌《從山上,高高的山上》和舞曲《卡瑪琳斯卡婭》作為素材,其中充分展示了大眾人民的現(xiàn)實生活。西班牙序曲《阿拉貢·霍塔》全名為《阿拉貢·霍塔主題輝煌隨想曲》, 其音樂生動描繪出西班牙民間節(jié)日歡舞的五彩繽紛的熱烈場面。《馬德里之夜》同樣也是一首采用西班牙民間旋律寫成的樂曲, 充分的展示了西班牙人民生活及西班牙民間旋律的特色。歌劇《魯斯蘭與柳德米拉》序曲是格林卡最出色的交響音樂之一, 意在贊頌真理智慧英勇氣概與忠貞的愛情,善良必將戰(zhàn)勝邪惡的主題。這些作品更貼近民心,更符合民族民間音樂發(fā)展的需求,音樂在題材上使人民群眾更容易接受,是真正有滋有味有血有肉的民族音樂。(二)音樂作品中旋律的民族性特點《卡瑪琳斯卡亞》在旋律方面,開始是緩慢抒情,悠緩的民間歌曲,之后便是急速活躍熱烈的舞蹈歌曲,同前一個寧靜緩慢的旋律形成鮮明的對比。但其旋律也具有相同的一面,樂曲中四度音程范圍內的下行音階式的進行,使兩個主題旋律彼此接近又相互結合。《阿拉貢·霍塔》在旋律上,樂曲色彩華美富麗,給人以情緒沸騰歡樂的感覺。第一主題中木管樂器奏出的旋律優(yōu)美賦有歌唱性,同輕快活躍的霍塔旋律形成前后間的呼應作用。兩旋律似二重變奏曲,相互交替,反復出現(xiàn)。《馬德里之夜》在旋律上,幾支民間旋律依次出現(xiàn),這些西班牙旋律有的優(yōu)美,有激昂,有的熱情。但組合到一起就形成了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歌劇《魯斯蘭與柳德米拉》序曲音樂旋律鮮明生動,充滿了濃郁的東方情調,把人帶到了一種樂觀自信、英勇果敢的古老神話的境界中。幾部作品的旋律各有所長,但都共同的表現(xiàn)出一個特點,那就是音樂的民族性特征。 喚起了人民心中共同的民族情結。(三)音樂作品中配器的民族性特點《卡瑪琳斯卡亞》在配器方面, 在婚禮歌曲上采用木管樂器變奏,以此來模仿民間的扎列卡管,蘆笛及牧角的音響。在舞蹈歌曲中則運用弦樂器的撥弦來模仿三角琴的演奏?!栋⒗暋せ羲吩谂淦魃?樂隊的規(guī)模比較大,樂器中豎琴、打擊樂器起了重要作用?!恶R德里之夜》在配器上,手法輕巧纖細,引用西班牙舞曲中必不可少的響板打出的特殊節(jié)奏,充滿著濃郁的西班牙風情,使樂曲顯得更加輕快、活躍。歌劇《魯斯蘭與柳德米拉》序曲在配器上,采用小提琴、中提琴、木管等樂器演奏那些歡快活躍的旋律,展現(xiàn)出了活躍、歡慶的光明色彩,為英雄形象的塑造添加了有力的因素。每部作品在配器上的運用都是那么的恰到好處,在配器上的某些特殊處理又仿佛是民間音樂的再現(xiàn)。(四) 音樂作品中曲式結構的民族性特點《卡瑪琳斯卡亞》在樂曲結構上, 兩個俄羅斯主題體裁與音樂風格上都是截然不同的,一個抒情細膩,速度緩慢,賦予歌唱性;一個歡快活躍,速度極快?!栋⒗暋せ羲吩谇浇Y構上,樂曲采用奏鳴曲形式寫成。 樂曲的兩個主題在性質及和聲結構上具有相似的特點?!恶R德里之夜》在曲式結構上,樂曲運用多主題的色彩對比原則,其中包括音色、調性、節(jié)奏等方面的因素。歌劇《魯斯蘭與柳德米拉》序曲采用奏鳴曲形式寫成,第一主題豪放歡快,一展英雄主義色彩;第二主題在音色、力度等方面與第一主題產生了鮮明的對比。最后,序曲采用引子中像拳頭一樣有力的和弦不斷反復,以此結尾??偟膩砜?每部作品在曲式結構的安排上都有著與眾不同的特點, 但其都有著一個共同的主題,那就是音樂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