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選擇“低齡留學”或者就是就讀國內的中外合作辦學,如果家長們選擇給自己的孩子“低齡留學”,那么要考慮的是:1)規(guī)劃好自己孩子的留學目的;2)家長的自我成長、調節(jié)和適應,3)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性、獨立性以及健康人格。如果家長們選擇給自己的孩子去上國內的國際學校,那么要考慮的是:1)這家在國內的國際學校需要經過加拿大各省教育廳教育部的官方認定;數(shù)據(jù)顯示:國內參加高考的學生人數(shù)逐年下降,初高中階段進入到國外留學的群體越來越大,低齡化留學已逐漸成為一種趨勢。絕大多數(shù)家長送孩子留學都希望孩子有美好的前程,但不少家長由于事先未做好調查和了解,在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了失誤,導致孩子前途受到耽擱或影響,這種現(xiàn)象在逐年增加。因此,我想根據(jù)自己多年的國際教育經驗,就孩子出國不同要注意的事項談幾點粗淺的看法。首先,要明確孩子留學的主要目的:是取得名校畢業(yè)證書,還是所在國專業(yè)工作機會或綠卡?是鍍金之后方便回國就業(yè)或創(chuàng)業(yè),還是開啟深造之路?明確了目標,就可以避免盲目攀比。各方面的攀比容易讓有失偏頗的家庭教育給孩子帶來傷害,即使一時成功也容易造成教育總目標的失敗。不少家長所關注的是:別人家的孩子出國留學之后,回來找了一份很好的工作、月薪5萬甚至10萬塊錢……這些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沿著他人的成功足跡走下去,用國外大學文憑找一份好的工作,但是忽略了兩個問題。一個是只看到了表面、沒有看到孩子資質的不同、國外學習過程中的辛苦和付出,一個是沒看到國內就業(yè)形勢、競爭形勢的變化,沒有去考慮一些本質。其次,哪個階段送孩子留學,是很多家長所關注和糾結的問題。對于已經準備讓孩子脫離國內高考之路的家長來說,考慮更多的是到底小學、初中、高中還是大學階段留學?每個階段孩子的身心發(fā)展情況不同,到國外讀書的情況也各不相同,而且受年齡、孩子個體、家庭教育等綜合因素影響較大。就我所接觸的家長看來,低齡(也就是小學和初中階段)留學對孩子來說相當困難。困難并不在于學習本身,而是對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自我約束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和適應能力的巨大挑戰(zhàn)。以初中生為例,如果小學在國內度過,初中到國外去留學,如果家長不陪同,孩子進入新的文化、新的HOMESTAY家庭之后,必然會產生心理上的空虛。在完全不同的文化和社會中生活,思想無法同步,孩子在困惑時跟家長的交流容易產生一定障礙和阻力,所以,家長要有效觀察和傾聽孩子心理上的變化和學習生活當中的感受,這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在方面能夠做得比較好,那么學生就會很快、很容易度過適應期,更好地融入校園生活、社區(qū)文化生活。因此,關心孩子的健康、心智和適應力,對小學和初中階段的留學生非常重要。再次,家長的自我成長、調節(jié)和適應,對孩子留學在外的家庭溝通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