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李蓮英這個人,對清末歷史有了解的朋友肯定對他的背景不陌生。
他是晚清一個著名的的宦官,是陪伴慈禧時間最長也是她最信任的一個人。從政治角度上來說,他是滿清政權(quán)的擁護者,滿清皇族的服務(wù)人。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他的兒子們。很多朋友看到這可能想他是一個太監(jiān),怎么會有子嗣呢?這一點并不錯,不過雖然他不能有子女,但是在他的家族中,他有四個兄弟。這些兄弟的孩子雖然不是他親生,卻也是他的至親。這次我們要說的就是他兄弟的孩子。在他進宮以后,為了彌補自己沒有孩子的遺憾,他就向幾個兄弟提出了過繼孩子的要求。而他的幾個兄弟看到他當時的權(quán)勢,想到他死后財產(chǎn)肯定會分給這些過繼的孩子,加上畢竟也是親兄弟,不是外人,孩子依然姓李。于是就答應(yīng)了他的要求。最后他四個兄弟每一個都過繼給他一個兒子,除去他們家老三李寶泰之外,其他幾個兄弟給他的都是二兒子。唯獨到老三這里,他看中了三兒子。為此兄弟二人生了氣,好幾年互相不來往。直到李寶泰日子越過越窘迫,甚至連窗戶紙都買不起,最終這件事才以答應(yīng)李蓮英的要求結(jié)束。一下子有了四個兒子,對想要有子嗣的李蓮英來無疑是一件好事。但是四個孩子脾氣秉性不同,在他眼中肯定也有喜歡的和稍微疏遠的。要說喜歡的,肯定是從李福泰那里過繼來的三兒子李福蔭。這個孩子年紀小,性格實誠敦厚,不會動歪心思走邪路。對于長輩來說,這樣的孩子很是討喜。對李蓮英他來說也是這樣。當時每年的三月三是白云觀廟會,在這一天他會派人替他去白云觀放堂,之后不久的四月八還要去寺廟齋僧。這兩件事他一般都交給李福蔭坐,因為放堂和齋僧都是要給錢的,而且數(shù)目不小。給別人做他不放心,怕他們會中間拿點取點。同時這也能看出他對這個孩子的信任非同一般。有懂事聽話的孩子,自然就有讓人不省心的孩子。他過繼來四個孩子中的李??稻褪且粋€煙鬼,不僅如此還滿身惡習。后來在他死后成為了一個吃遺產(chǎn)的懶漢,與廢人無異。另一個孩子李福德在他的幫助下進入兵部做官??雌饋碛行┏鱿?,但可惜并沒有什么真本事,只是在兵部混日子。還有一個孩子叫李福慶。這個算是他重點培養(yǎng)的一個孩子。因為他很重視讀書,所以讓李福慶從小讀書,甚至還請過教書先生來教授他知識。但或許是這個孩子沒天賦,最終也沒能考個功名。后來憑借他的權(quán)勢謀了個職位,清亡后不知所蹤。 其實,李蓮英他之所以能成為晚清最有名的宦官,和他的圓滑事故,處事手段是分不開的。當初他和安德海幾乎是同時進宮,但是早些時候他們二人的待遇卻并不相同。安德海受寵早,在他還默默無名時這個太監(jiān)已經(jīng)是個大紅人了。但也正因為這樣導致安德海太過張狂,最終被以“違背祖制”的罪名殺了。因為有例在先,他行事更加謹慎。此后他慢慢學會揣摩主子的心意愛好,知道怎么在討主子歡心的同時小心行事。甚至最后的墓碑上都刻著“事上以敬,事下以寬”這樣的警句。也正是因為謹慎他最后才會善終。但可惜他的這份圓滑和這些為人處世的道理沒能教給他的兒子們,所以最后他們無法在那個社會容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