嗩吶是中國的。
它是中國歷史悠久、表現(xiàn)技巧豐富、表現(xiàn)力較強而且廣泛流行的民間吹管民族樂器之一,廣泛用于民間的婚禮、葬禮、慶典、祭祀會等各種儀式的伴奏。嗩吶由哨、氣牌、侵子、桿和碗五部分構(gòu)成。在木制的錐形管上開八孔(前七后一),管的上端裝有細銅管,銅管上端套有雙簧的葦哨,木管上端有一銅質(zhì)的碗狀擴音器。嗩吶雖有八孔,但第七孔音與筒音超吹音相同,第八孔音與第一孔音超吹音相同。
1993年,由著名管樂演奏家郭雅志先生發(fā)明了嗩吶“活芯”裝置,令傳統(tǒng)嗩吶奏出半音階、十二音體系,豐富了嗩吶的表現(xiàn)力。嗩吶的音色非常雄壯、音量大,管身的上端裝有帶哨子的銅管,下端套有一個銅制的喇叭口,所以俗稱為喇叭。嗩吶的發(fā)音非常高亢、雄壯,廣泛應用于民間的吹歌會、秧歌會、鼓樂班以及其他地方曲藝、戲曲中的伴奏。嗩吶的演奏技巧有連奏、單吐、雙吐、三吐、彈音、花舌、簫音、滑音、顫音、疊音和墊音等,還可模仿飛禽鳴叫聲。傳統(tǒng)曲目多源于民歌、地方戲曲、民間小曲和戲劇曲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