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由兩類人構(gòu)成的:
1. 原住民(印第安人、夏威夷土著、阿拉斯加土著等等);2.世界各地移民及其后裔。
移民及其后裔占了總?cè)丝诘慕^大多數(shù)。所以,從旁觀者的角度看,原住民的祖先當(dāng)然是印第安人、夏威夷人等,外來移民的祖先當(dāng)然是其來源國故鄉(xiāng)——全世界各地。早期赴留求藝民,以英國人以及愛爾蘭人居多。后來,又有源源不斷的人群從歐洲其他國家(德國、俄國等)、非洲撒哈拉以南、中國、日本、印度、中東、拉美等地涌入美國。移民后裔們的祖先也就分別追溯到許許多多的國家和地區(qū)。不過,美國人自身對于祖先的理解不會這么簡單。這些來源五花八門的美國人,一方面,他們不同程度保留了各自對于原來所屬種族與民族的歸屬感(出于人類固有的尋根意識),另一方面,畢竟已經(jīng)入籍美國,他們更是不同程度有了“美利堅民族”的歸屬感。所以,對于一個典型的美國家庭而言,心目中的祖先通常會有兩大類:
1. 自己家族及其遙遠的故土故國(或者是某個土著族群,或者是某個外國)。
2. 美國居民們組成的新共同體——美利堅民族。例如,像林肯這樣的廢除黑奴制度、致力于國家統(tǒng)一的著名歷史人物,成為大多數(shù)美國人(跨膚色、跨民族)共同敬佩、樂于談?wù)摰摹懊览麍悦褡逑容叀???偟恼f來,大多數(shù)美國人對于新共同體——美利堅的認同感要大于對自己故土故國的認同感。如果不是這樣,美國恐怕早就分崩離析了。在美國人的傳記、回憶和言談中,很容易看到美國人看待祖先時的上述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