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越、彭宣、彭伉、彭時、彭蘊章、彭玉麟等。
1、彭越:西漢開國功臣、著名將領(lǐng),秦末聚兵起義,初在魏地起兵,后率兵歸劉邦,拜魏相國、建成侯,與韓信、英布并稱漢初三大名將,西漢建立后封為梁王。后因被告發(fā)謀反,被劉邦以“反形已具”的罪名誅殺三族,梟首示眾。
2、彭宣:字子佩,號玉徵,行君一,師從張禹。居淮陽陽夏,他深通易經(jīng),學(xué)識淵博,很有名氣。
3、彭伉:宜春人,貞元七年登進士第,官評事。詩三首。
4、彭時:廬陵(今江西吉安市安??h楓田鎮(zhèn)松田村)人,字純道,又字宏道,號可齋。生于明成祖永樂十四年(1416),卒于明憲宗成化十一年(1475)。明英宗正統(tǒng)十三年(1448)戊辰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累官至少保。歷明英宗、明代宗、明憲宗三朝。他一生勤奮、忠于職守、忘我瘋奉、積勞成疾病故于明憲宗成化十一年(1475)年六十。贈太師,謚文憲。
5、彭蘊章:字詠莪,江蘇長洲(今蘇州市)人,尚書彭啟豐曾孫,清朝大臣。由舉人入貲為內(nèi)閣中書,充軍機章京。道光十五年,成進士,授工部主事,仍留直軍機處。累遷郎中,歷鴻臚寺少卿、光祿寺少卿、順天府丞、通政司副使、宗人府丞。督福建學(xué)政,遷左副都御史。二十八年,疏言:“漕船衛(wèi)官需索旗丁日益增多,沿途委員及漕運衙門、倉場花戶皆有費,欲減旗丁幫費,宜探本窮源。又州縣辦漕,應(yīng)令督撫察其潔己愛民者,每歲酌保一二員;辦理不善者,劾一二員。運漕官及坐糧廳如能潔己剔弊,準漕督、倉場保奏,不稱職者劾罷?!毕虏孔h行。擢工部侍郎,仍留學(xué)政任。
6、彭玉麟:字雪琴,祖籍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陽縣(今衡陽市衡陽縣渣江),生于安徽省安慶府。清朝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清末水師統(tǒng)帥,湘軍首領(lǐng),人稱雪帥。與曾國藩、左宗棠并稱大清三杰,與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稱大清“中興四大名臣”,湘軍水師創(chuàng)建者、中國近代海軍奠基人。官至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書。彭玉麟于軍事之暇,繪畫作詩,以畫梅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