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同一個民族英國作為歐洲的一個主要民族國家,經歷過輝煌,也陷入過低谷。
既有14-15世紀的征服法國,也有三十年之久的內部戰(zhàn)爭;既有1588年大勝西班牙“無敵艦隊”,也有國王與議會的持續(xù)斗爭。在這波浪式發(fā)展的起起伏伏中,英國國力實際上受到損傷,甚至淪為歐洲的二流國家,一度被其他歐洲大國所輕視。然而經歷了清教革命和資產階級革命,英國真正走上了崛起的道路??藗愅枅?zhí)政時期,英國統一英倫三島,他上臺后大肆擴展軍隊,尤其是海軍力量,相對之前擴大了近三倍,同時他作為資產階級代表,實行典型的重商主義政策,可以說是真正觸及到了成為帝國的基本條件,那就是海上貿易與軍事的擴張,進而成為殖民帝國。荷蘭本來是一個面積狹小,資源貧乏的小國,在1609年才擺脫了西班牙的殖民統治獲得獨立。但是由于本國發(fā)達的造船業(yè)和金融業(yè),在主要依靠海上交通的時代里極具優(yōu)勢,成為當時歐洲的造船中心,其商船達到1.6萬余艘,占到歐洲商船的四分之三,被譽為“海上馬車夫”,足見其海上貿易地位之高。再加上擺脫西班牙統治之后荷蘭大力發(fā)展資本主義政治制度,成為十七世紀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尤其是十七世紀上半葉,荷蘭幾乎掌控了歐洲的全部貿易,并開始向東方擴展,包括建立東、西印度公司,在馬六甲地區(qū)擊敗西班牙和葡萄牙海軍,甚至在1648年占領了好望角,在非洲建立了最為重要的殖民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