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是德國和周圍國家使用的一些方言的統(tǒng)稱。
德國方言一般分為低地德語和高地德語兩種。(某些語言學家認為,不宜把低地德語作為德語的一部分。)高地德語高地德語,南部德國、奧地利、瑞士的德語方言。高地指阿爾卑斯山和臨近的德國南部山區(qū)。值得注意的是,國內(nèi)常有人將高地德語與標準德語混為一談,但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高地德語對應(yīng)的德語詞匯是Oberdeutsch,「Ober」一詞意為「高處、上方」,指阿爾卑斯山和臨近的德國南部山區(qū);而標準德語對應(yīng)的德語詞匯則是Hochdeutsch,其中「hoch」一詞也有「高」的含義但在這里則意為「高貴的、高級的」,而不是指地理概念。 Hochdeutsch 一詞在德語中專指標準德語,標準德語發(fā)音以德國中部(漢諾瓦周圍)方言為基礎(chǔ),德國、奧地利、瑞士使用相同的德語正字法。低地德語低地德語(通常分為三大體系:東低地德語,包括柏林、梅克倫堡等地區(qū)所使用的東、西普魯士德語都屬於東低地德語。 低地薩克森語,例如北美堪薩斯的德裔群體所使用的門諾低地德語Mennonite Plautdietsch,不萊梅、杜塞道夫等地使用的北萊因-威斯伐倫州、下薩克森州、什勒斯維希-荷爾施泰因州絕大多數(shù)城市、以及荷蘭東南部很多省的一部分。 低地法蘭克語,包括荷蘭語、比利時的佛拉芒語(它與荷蘭語雖然用詞不同,但對應(yīng)詞的發(fā)音相同)、荷蘭的西林堡語等,所以實質(zhì)上荷蘭語也是一種低地德語,只不過因為政治因素被獨立稱為荷蘭語。一般語言學家認為低地德語是一些獨立的語言,而不是德語的一些方言。低地德語在過去的一個世紀內(nèi)受到標準德語的沖擊很大。今天在德國北部地區(qū)仍廣泛使用低地德語。低地德語保存了日耳曼語族中一些比較原始的成分,它們與荷蘭語和古英語的共同點比同各類高地德語之間更接近。各類低地德語的發(fā)音通常比較柔軟,e:音和長音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