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fā)酵茶葉沙拉或許緬甸最出名的食物就屬茶葉沙拉了,被稱作緬甸的國菜。
人們常把茶葉當做甜點吃,但有時候茶葉也會作為茶葉沙拉的原料出現(xiàn)。想要做這道菜,需要把酸且微苦的茶葉和撕成片的卷心菜、切片的番茄、炸得香脆的豆角、堅果和豌豆手工混合在一起,再潑上蒜油,和切好的辣椒和大蒜。這道菜非常百搭。它既可以當作是一道小吃,或一碟開胃菜,也可以和一碗米飯搭配在一起,便是一頓美餐了。
2:撣式米飯在緬甸語中叫做nga htamin(魚飯)的這種撣式小吃結(jié)合了與姜黃根一起烹制出來擠在盤子上的米飯和一片片淡水魚,以及蒜油。油汪汪的魚飯通常與韭菜根、生蒜瓣、炸豬皮搭配在一起,成為一道辛辣好吃、香噴噴的小吃。
3:緬甸咖喱飯如菜名所示,咖喱是最主要的元素。但是在你點了單之后——通常是一盤多肉多油的咖喱飯,周圍有豬肉、魚肉、蝦、牛肉或者羊肉——一系列似乎無窮無盡的小菜就會隨之上桌。這些包括米飯、餡餅沙拉、一小碟油炸蔬菜、一小碗湯,和一大盤新鮮的半熟蔬菜以及香草,吃的時候配著蘸醬。蘸醬有ngapi ye(一種緬甸當?shù)氐恼横u),一種水分多的魚味醬,還有balachaung,一種辣椒、大蒜和油炸干蝦仁的混合物。在穆斯林經(jīng)營的咖喱餐廳,湯里則可能是小扁豆和蔬菜根,小菜就可能是香脆的印度博餅了。前面的菜之后,你還會吃到一道傳統(tǒng)的緬甸甜點,漆器盤子里盛放的腌茶葉和堅果,或者一杯椰糖。
4:“干”面小吃緬甸人喜歡“干”面小吃——從本質(zhì)上來說其實是用面做的沙拉,配上肉湯——而其中最美味最普遍的一種就是nangyi thoke。這種小吃用雞肉、切成片的魚餅、豆芽和鹵雞蛋配上米線,非常好吃。原料中加上烘焙的鷹嘴豆粉、姜黃粉和辣椒油,將這些配料搖勻,再加上腌菜和一碗肉湯,就大功告成了。
5:甜品小吃不像西方的甜點,緬甸的甜點(統(tǒng)稱為moun)并不單獨作為甜食來吃,而是作為小吃,尤其是在早晨和下午與茶搭配在一起來吃。而且不像東南亞其他地方的甜食與糖離不開關(guān)系,緬甸的甜食通常是從磨碎的椰果、耶汁、米粉、糯米飯、木薯粉和水果中獲得甜味。好吃的緬甸甜食有hsa nwin ma kin,一種由耶汁、酥油和葡萄干混合的小麥粉做成的脆糕;bein moun和moun pyit thalet,緬甸式的煎薄餅,又香又甜,和英國的小圓餅很像。
6:油炸小吃人們對于油炸食物情有獨鐘——事實上,在緬甸根本不可能避免它。大多數(shù)在大街上或者茶館里能找到的小吃——薩莫薩三角餃、春卷、油條、甜點、面包——都是油炸或者煎過的,許多面食上面也有阿恰布,一種油炸的配菜。一種尤其值得找一找的油炸小吃是buthi kyaw,一種將葫蘆搗碎油炸的小吃。當它被熱乎乎地盛上來時,薄薄脆脆的外殼下隱藏著松軟多汁的嫩葫蘆,油條也搭配著或酸或甜的、由羅望子果制的蘸醬,加上米糠粉——嘖,真是人間美味。
7:撣族豆腐面緬甸最不尋常的菜肴之一就是hto-hpu nwe,意為“溫豆腐”。與緬甸北部的撣族有關(guān)的這道小吃,卻并不是真的用豆腐做的,而是用鷹嘴豆粉做成的濃稠的粥。這種黏黏的黃色的粥通常伴米粉和腌制的雞肉或豬肉。粥上會淋一點辣椒油,配有腌菜和肉湯。這是一種雖然奇怪但是非常吸引眼球的組合,但是,如果你是一個熱愛香噴噴的味道的吃貨,你一定會越來越喜歡它。
8:魚板面又稱魚湯米線。緬甸非官方的國食是魚板面——一種盛在豐盛的魚湯里的米粉,通常配有香脆的香蕉片。當?shù)厝讼矚g把它當做早飯,但是現(xiàn)在流動攤販都在售賣,因此一天當中的任何時候它都可以作為小吃豐富人們的味蕾。魚板面上通常會裝飾有鹵蛋、阿恰布、油炸蔬菜或者一碟小扁豆粥。它通常用酸橙汁或者干辣椒來調(diào)味。
9;撣族湯面撣族很特色的地道小吃結(jié)合了胡椒味清湯薄米粉與腌制的雞肉和豬肉的小吃。它通常都會再加上一點烤芝麻,淋一點蒜油。配菜還是腌菜。與緬甸大部分面食小吃相比,撣族湯面要簡單得多,味道也更溫和,但是絕對舒服美味。與湯面相對應、配有肉湯的干面版本,也非常普遍。
10:茶館里的飯緬甸的茶館不僅僅是品嘗小杯的甜味奶茶的地方。它們也是各種各樣的緬甸菜肴的速成班,供應的菜品往往反映了店主人的種族特點。由緬甸少數(shù)民族經(jīng)營的茶館更是深入發(fā)掘傳統(tǒng)緬甸面食和米飯佳肴的好地方。印度人或者穆斯林經(jīng)營的茶館傾向于提供受南亞影響的油炸小吃,比如薩莫薩三角餃、普利(夾著番茄咖喱的炸面包),還有一種烤面包nanbya,它也經(jīng)常作為甜點出現(xiàn)。中國人經(jīng)營的茶館則以烘焙的甜食、蒸熟的肉包以及點心之類的東西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