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被躁到高潮嗷嗷叫游戏,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app,免费人成视频在线播放

留求藝—您的留學(xué)規(guī)劃師

魯迅與周作人

208次

問題描述:

魯迅與周作人,在線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薦答案

第一,周作人并不是文學(xué)成就不高,而是他站錯了立場~當(dāng)時日本侵略我國的時候, 他當(dāng)了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教育部長吧?(不太確定了),但是肯定是偽滿的~是個漢奸~所以, 他一直不被后人推崇。

第二,周作人的散文有的也是很好的,他的《人的文學(xué)》解決了五四時期的“何為新文學(xué)”的問題第三,他的文學(xué)成就肯定不及魯迅先生,魯迅先生的視角是精準而獨到的。而且,魯迅先生一直堅持“肩起黑暗的閘門,放孩子們到光明里去?!彼哪欠N孤獨的奉獻精神,他的犀利的筆法,都使他在藝術(shù)和精神上的成為一種“崇高”,成為國學(xué)大師。希望我的粗略又不太精準的回答,能幫你從謎團里走出來~~如果你還不是太懂,可以再留言給我

魯迅與周作人

其他答案

查看文章孔慶東:魯迅與周作人的恩怨2007-03-15 21:59魯迅是家中的長子,下面有兩個弟弟:二弟周作人,比他小四歲;三弟周建人,比他小七歲。從1919年起,收入豐厚的魯迅將母親、二弟全家與三弟全家都接到了他在北京八道灣購買的一所大宅院,一大家子人開始和睦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28??墒翘煊胁粶y風(fēng)云,四年之后的1923年,魯迅與二弟周作人卻意外地斷了交,絕了情,搬出了八道灣,這究竟是為什么呢?中國文化史上周氏三兄弟周樹人、周作人、周建人真是了不起,特別是魯迅和他的二弟周作人,年紀差得不是太大,周作人的成長都是由他的兄長魯迅一路引導(dǎo),魯迅不但負責(zé)這個家庭的物質(zhì)生活,還負責(zé)引導(dǎo)弟弟們的精神方向29。魯迅到南京上學(xué),也把他的弟弟接到南京上學(xué),魯迅去日本留學(xué),后來也把他的弟弟帶到日本留學(xué),在留學(xué)過程中以及回國之后,兄弟兩個人并肩戰(zhàn)斗,一塊寫文章,一塊做學(xué)問,他們都是新文化運動中很有名的先鋒健將30,特別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早期,弟弟周作人還比魯迅名氣更大一點。那個時候,周作人在北京大學(xué)當(dāng)教授,很多人后來才知道周作人有一個哥哥,他的學(xué)問也不錯。比如后來成為著名武俠小說家的白羽31,年輕的時候仰慕周作人,寫信要求拜見,有一天到府上拜見周作人,結(jié)果周作人不在家,魯迅出來接待他,說我是周作人的哥哥,我跟你談?wù)劙?。白羽說,既然他不在家,跟你談?wù)勔残?,跟周作人的哥哥談?wù)勔部梢?。周樹人問他喜歡讀誰的小說,白羽說一個人是冰心,一個人是魯迅,周樹人說魯迅就是在下,白羽這才對他很尊重。很長時間內(nèi),周作人名氣更大一些。誰也不會想到,這樣好的兄弟,思想感情這樣接近的兄弟,最后會分裂、分手,會絕交,所以我想是不是因為感情太好了,上天嫉妒,也許是命里注定,結(jié)果他們由不分彼此,最后發(fā)展為終生不再來往32。魯迅與周作人為什么會失和?這已經(jīng)成了中國現(xiàn)代文化史上的一大懸案和魯迅研究的一大謎團。人們想像不出:本來最為親近的兄弟兩個,最終會絕交,終生不再往來。更為不解的是,兩人絕交之后,絕口不提此事,怨恨之深,難以自拔,切膚之痛,難以忘懷。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為了什么呢?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周家兄弟失和的真相至今還是一個謎,沒有人能完全搞清楚。盡管有人收集了很多材料,努力想搞清楚,因為這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但由于涉及到個人隱私,很多材料不完整,我們沒有辦法徹底把它查個水落石出。表面上看來它是家庭糾紛33。因為周家是一個大家庭,用今天的話說,經(jīng)濟核算是一筆糊涂賬。魯迅的收入很高,他直接把錢交到家里,但是兄弟周作人娶了一個日本夫人羽太信子,羽太信子夫人每天的生活是非常高消費的生活方式34,家里一切用品都要到日本商店去買,她太喜歡日貨。人家也是愛國主義者,非常愛自己的國家,家里大人小孩生病,都要請日本的大夫,所有東西都要是日貨。做滿了一桌子的菜,說不好吃,就全部倒了重做,家里被子和褥子說不新了,馬上重做一套新的,出門一定要坐汽車。我們想想,上個世紀20年代,出門就坐汽車,那是不得了的,當(dāng)然魯迅是愿意為這個家庭做奉獻的,他是長子,是家里的大家長,他只要家庭和睦,什么都愿意去做。魯迅曾經(jīng)說,我的錢是用黃包車拉進來的,但是人家是用汽車送出去 35。所以他覺得自己拼命做,卻總不能滿足要求。這個方面的材料我們是可以看到的,所以在家務(wù)上、經(jīng)濟生活上有糾紛。這個時候,也就是1923年、 1924年間,其實他跟周作人的思想分歧還不是太大,但是有一天,兄弟兩人發(fā)生了激烈的爭吵,以至于動手打了起來36。想像一下,我們?nèi)绻吹浇址秽従有值軆蓚€打架是很平常的事,但是魯迅兄弟兩個真打起來了,真是讓人感到很驚訝,當(dāng)時他們的朋友也不是很能理解。本來魯迅住在前面,周作人住在后面,一家人和睦地來往,打架的結(jié)果就是周作人親自送了一封絕交信來37,信的開頭稱他為魯迅先生。我們今天稱魯迅先生是懷著尊敬的心情的,但是他的親弟弟寫的信上加上這個魯迅先生,下面的內(nèi)容不用再看也知道他的態(tài)度了,如此態(tài)度也就是說明一刀兩斷了。其中有一句話說:"以后請不要再到后邊院子里來"。知識分子講話是很客氣的,但是往往客氣后面有十二萬分的狠毒。普通老百姓吵架,話雖然很難聽,但第二天就好了,"明天再來玩啊"。知識分子表面雖然客客氣氣,其實心里懷著深仇大恨。后來魯迅很快就搬出了八道灣,另外買了一所房子住38,從此不再和他的兄弟來往。曾經(jīng)是手足情深的兄弟兩人,最終成了陌路人,這確實令人瞠目結(jié)舌,眾說紛紜,而經(jīng)歷了這種刻骨銘心痛苦的魯迅與周作人,又將如何面對接下來的生活,這種斷交、決裂對他們兄弟二人的人生道路到底會產(chǎn)生怎樣特殊的影響?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wù)事",家務(wù)事不好評價,我們也不敢說誰對誰錯,我們也不用去管誰對誰錯,但是這個事的結(jié)果,它對雙方的打擊都非常大,盡管知識分子表面上可以裝作若無其事,但是越說沒事,心里傷痛可能越巨大。周家兄弟失和等于是骨肉分離,而且這件事對中國文壇也是極大的打擊,因為當(dāng)時他們兄弟兩人是中國青年的精神導(dǎo)師,那個時候的他們已是名滿天下,全國的青年都認為他們是自己的楷模和領(lǐng)袖,沒有想到他們會分道揚鑣。此后,兄弟二人的思想慢慢不同了,以至于發(fā)展得越來越遠,一個經(jīng)過痛苦的思索、彷徨之后,繼續(xù)戰(zhàn)斗,選擇戰(zhàn)斗終身的道路39;另外一個,則慢慢遠離世俗的社會,遠離人生風(fēng)云,做一些象牙塔內(nèi)的工作40。周作人想不關(guān)心社會,求自己生活安定,永遠住在象牙塔里,但是人越這樣想,越做不到。你不關(guān)心政治,政治來關(guān)心你。最后在日本人占領(lǐng)北京的時候,他半被迫半自愿地出來為日本人做事。人別的方面都可以犯錯誤,民族立場這個問題上是不能犯錯誤的,這叫大節(jié)。我們中國人對人其實是很寬容的,小節(jié)上無所謂,但是大節(jié)上不能有虧,因為周作人大節(jié)有虧,別的方面我們可以喜歡他,但是他畢竟犯了漢奸罪,這個事情是無可辯駁的,從法律上來說是犯了罪的,所以抗戰(zhàn)勝利之后,他被國民政府處以漢奸罪。后來還是我們***寬大,把他從監(jiān)獄中放了出來。周作人和魯迅絕交之后,思想漸漸脫離了時代主流??谷諔?zhàn)爭爆發(fā)之后,周作人擔(dān)任日偽政府教育督辦,為日本人做事,抗戰(zhàn)勝利之后,以叛國罪被判入獄。1949年出獄后 ,定居北京,在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工作,1967年去世,終年82歲。魯迅的三弟周建人與魯迅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guān)系,而與周作人于1923年基本斷交。建國后,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副署長、高等教育部副部長,后任民進中央**。1984年去世,終年94歲。我想周家兄弟如果不失和,周作人的錯誤再怎么發(fā)展,也不會走到這一步。失和這一件事情反過來使魯迅更加孤獨,像他這樣高層次的人,能夠理解他的人本來很少,他們兄弟二人一塊長大,彼此的思想清清楚楚,所以周作人晚年做了一些回憶魯迅的工作41,對魯迅研究提供了很寶貴的材料,其實他還是很了解魯迅的內(nèi)心的。而周氏兄弟不同的發(fā)展,也恰好代表了現(xiàn)代中國兩種知識分子不同的人生道路,現(xiàn)代中國知識分子就是有這兩種選擇42,第一種是選擇戰(zhàn)斗的,第二種選擇做隱士。做隱士也未必能做好,所以兄弟失和既是他們的家庭悲劇,同時也含有象征意義,這種意義代表著中國兩類知識分子的失和,以后中國知識分子的爭議和失和都可以從這里面找到一個縮影,這是魯迅的又一大痛苦。這次我就講到這里,謝謝大家。 (作者:孔慶東)文章摘自《正說魯迅》

其他答案

郁達夫曾說:“中國現(xiàn)代散文的成績,魯迅周作人兩人為最豐富最偉大”。如果說魯迅是“雜文”的代名詞,那么,周作人則成了“小品文”的代名詞。這對同胞兄弟雖然性格不同,文風(fēng)不同,結(jié)局也大相徑庭,但他們對雜文(包括小品文)這種現(xiàn)代新文體的創(chuàng)造和建立都有特殊的貢獻。魯迅的雜文博大精深,風(fēng)格熱烈而冷峻,以思想銳利、語言犀利著稱,而周作人的小品文情趣盎然,風(fēng)格平和沖淡,以感覺靈敏、見解新穎見長。正如周作人在《地方與文藝》(1923)中所說的:“近來三百年的文藝界里可以看出有兩種潮流……飄逸與深刻。第一種如名士清談,莊諧雜出,或清麗,或幽玄,或奔放,不必定含妙理而自覺可喜。第二種如老吏斷獄,下筆辛辣,其特色不在詞華,在其著眼的洞徹與措語的犀利?!痹谖逅臅r期,他們不但是并肩戰(zhàn)斗的戰(zhàn)友,而且在文壇上的成就和聲望也旗鼓相當(dāng),在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形成了“日月同輝”的奇觀。 這是一點,網(wǎng)站上有很全面的。

其他答案

魯迅和周作人有許多事情.即使發(fā)生在身邊,如果不加以深入的分析研究,也不會明白其究竟。就以魯迅和周作人來說,生長在同一個家庭里,受相同的教育,后來兩人所走的道路,為什么競這樣不同 我雖然了解他們生活中的細技末節(jié),但也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現(xiàn)在就把我所知道的情況,寫下來供專業(yè)研究工作者參考。在青少年時代,他們攜手走過一段路,他們都上新學(xué)堂(當(dāng)時為人所看不起的),都到日本留學(xué),共同翻譯《域外小說集》;五四時期,都投入新文化運動。當(dāng)然,要說思想完全一致,出發(fā)點完全相同,那也是不可能的。兩人是怎么分手的呢?如今回想起來,頗有獨特之處,它不是表現(xiàn)在政見的不同、觀點的分歧,而起源于家庭間的糾紛。造成兄弟失和。自古比喻兄弟為手足,魯迅可說是手足情深的,曾寫過《別諸弟》等詩篇,特別對于周作人,因為年齡相近,愛好相同,更為關(guān)切。他曾犧牲自己的學(xué)業(yè)和事業(yè),回國謀事,來供養(yǎng)尚在日本留學(xué)的周作人和他的日本家屬。即使魯迅不計較個人的利害得失,然而,還是好景不長,不幸在他們兩個人之間發(fā)生了不可彌合的裂縫。事情是由于搬進八道灣而引起的。這是在1919年底,五四運動發(fā)生之后。從魯迅方面來說,他獨自奔走購屋、修屋,把全家從紹興搬到北京,滿心以為他飄泊不定的生活可以安定下來,更好地教書和著譯;滿心以為他的苦心經(jīng)營會得到報償,享天倫之樂,過兄弟怡怡的日子。他和周作人各自為衣食奔忙,闊別多年了,這時,兩人都邁進了中年,可以朝夕相處中,共同以文藝為武器,有更多的合作。然而,嚴酷的事實卻粉碎了他的美夢。這倒并不是因為周作人不愿意,而是為了家庭日常開支弄得十分心煩。魯迅在教育部的薪金每月三百元,還有稿費、講課費等收入,周作人也差不多。這比當(dāng)年一般職員的收入,已高出十多倍,然而月月虧空,嚷錢不夠用。我在北京找不到職業(yè),在家譯著有關(guān)生物學(xué)方面的文章,投寄上海商務(wù)印書館主辦的《東方雜志》和《婦女雜志》,從編輯章錫琛的通信往來中,知道他們?nèi)比?,所以在八道灣只住了一年八個月,于1921年9月初到上海商務(wù)印書館謀生了,免得好像在家里吃白食。在紹興,是由我母親當(dāng)家,到北京后,就由周作人之妻當(dāng)家。日本婦女素有溫順節(jié)儉的美稱.卻不料周作人碰到的卻真是個例外。她并非出身富家,可是氣派極闊,架子很大,揮金如土。家中有管家齊坤,還有王鶴招及燒飯司務(wù)、東洋車夫、打雜采購的男仆散人,還有李媽、小李媽等收拾房間、洗衣、看孩子等女仆二三人。即使祖父在前清做京官,也沒有這樣眾多的男女傭工。更奇怪的是,她經(jīng)常心血來潮,有時飯菜燒好了,忽然想起要吃餃子,就把一桌飯菜退回廚房-廚房里趕緊另包餃子;被褥用了一、兩年,還是新的,卻不要了,賞給男女傭人,自己全部換過。這種種花樣,層出不窮。魯迅不僅把自己每月的全部收入交出,還把多年的積蓄賠了進去,有時還到處借貸。自己甚至弄得夜里寫文章時沒有錢買香煙和點心。魯迅曾感嘆地對我說,他從外面步行回家,只見汽車從八道灣出來或進去,急馳而過。濺起他一身泥漿,或撲上滿面塵土,他只得在內(nèi)心感嘆一聲、因為他知道,這是孩子有病,哪怕是小病,請的外國醫(yī)生,這一下又至少是十多塊錢化掉了。雖然周作人的生活是比較講究一些,但還不至于這樣。但周作人任他的妻子揮霍,不敢講半句不是。早在辛亥革命前后,他攜帶家眷回國居住在紹興時,他們夫婦問有過一次爭吵,結(jié)果女方歇斯底里癥大發(fā)作,周作人發(fā)楞,而他的郎舅、小姨都指著他破口大罵,從此,他不敢再有絲毫的“得罪”,相反,他卻受到百般的欺凌虐待,甚至被拉著要他到日本使館去講話。平日里.一講起日本,總是趾高氣揚,盛氣凌人;講到支那,都是卑賤低劣。而周作人只求得有一席之地,可供他安穩(wěn)地讀書寫字。對一切都抱著息事寧人的態(tài)度,逆來順受。魯迅看不過去,對周作人進行規(guī)勸,無非是“化錢要有個計劃,也得想想將來”這一類話,真也有周作人這樣的人。把好心當(dāng)惡意。有一次,周作人說要把丈人丈母接到中國來同住,魯迅很不贊成,認為多年來寄錢供養(yǎng)他們,已經(jīng)情至義盡了,今后可以繼續(xù)養(yǎng)老送終;他們還有別的子女在日本,就不必接到中國來了。魯迅的意見是對的,連日本作家增田涉也這樣說:“我對于周作人無論如何也沒有好感,盡管他寫作多么有名的隨筆說著漂亮話,但在為人上我是不喜歡的?;蛘撸渲幸苍S是介在著周作人夫人(羽太信子)的緣故吧 而當(dāng)初,周作人夫人從日本來的時候,魯迅給她娘家匯寄生活費的事,在《魯迅日記》里卻是記載著的?!濒斞复艘哉\,卻不像。周作人那樣好奴役,對不合理的事,他要反對.還要喚醒沉睡中的奴隸.要正確處理各種問題。可是,要喚起奴隸的覺醒,必然會觸犯奴隸主,連不覺醒的奴隸本人,也會痛恨別人攪亂了他做穩(wěn)了奴隸的安寧。因此,魯迅就受到各種意充滿感慨的話說:好像窮人買來的東西也是臟的。這時候使我想起他常說的‘寂寞’這個詞來”魯迅對我說的是,他偶然聽到對于孩子有這樣的呵責(zé):“你們不要到大爹的房里去,讓他冷清煞!”孩子是天真的,不明白什么叫“讓他冷清煞”,不免仍要到大爹的房里去。于是,這又是魯迅的罪過,得想別的法子來懲罰了。在八道灣,魯迅比我多住了一年十一個月。魯迅是怎樣離開八道灣的,因為我在上海,不得而知,他也沒有和我談過。只是在他的日記中看到這樣的記載:1923年 月14日,“是夜改在自室吃飯,自具一肴,此可記也?!本尤徊蛔岕斞赋燥埩?,真厲害!五天后,即7月19日,“啟盂自持信來,后道欲問之,不至?!边@是魯迅看信后想問問明白,周作人卻避而不見,如果自以為有理,可以當(dāng)面指出,為什么兄弟倆就不能談?wù)勀?十多天后,即8月2日,魯迅和朱安終于搬到俞芳姊妹的磚塔胡同去了,就這樣永遠離開了八道灣。磚塔胡同是臨時借住的,他曾問我有沒有錢,因為他想年5月25日,“晨移居西三條胡同新屋。”這西三條胡同是他在北京的永久住處了。魯迅離開八道灣,周作人夫婦總該稱心如愿了吧!可是,卻不.對魯迅的折磨還沒有結(jié)束,事情發(fā)生在搬進西三條胡同新屋半個月后,魯迅在日記中記著:1924年6月11日,“下午往八道灣宅取書及什器,比進西廂,啟孟及其妻突出罵詈毆打,又以電話招重久及張鳳舉、徐耀展采.其妻向之速我罪狀,多穢語,凡捏造未圓處,則啟孟救正之。然終取書、器而出。”魯迅已經(jīng)讓出八道灣,搬到新居,只是來取自己的東西,還要這樣對待。罵詈毆打,說穢語,只能征服像周作人這樣的意志薄弱者,卻不能征服魯迅。我聽母親說過,魯迅在西廂隨手拿起一個陶瓦枕(一種古物),向周作人擲去,他們才退下了。然而,魯迅并沒有取出他的全部財物。他在1924年9月21日曾寫過一段短文,說:“曩嘗欲著《越中專錄》,頗銳意搜集鄉(xiāng)邦專甓廈及拓本,而資力薄劣,俱不易致,以十余年之勤,所得僅古專二十余及本少許而已。遷徙以后,忽追寇劫,孑身逭遁,止攜大同十一年者一枚出,余悉委盜窟中。日月除矣,意興亦盡,纂述之事,渺焉何期 聊集燹余,以為永念哉!甲于八月廿三日,宴之赦者手記?!雹龠@篇題記的署名:宴之敖者。魯迅曾對許廣平解釋過它的意思?!把鐝拈T(家),從日,從女;敖從出,從放(《說文》作教·游也);我是被家里的日本女人逐出的。文中的“寇劫”,指古專拓片落人八道灣手中?!氨I窟”是指八道灣。周作人如愛古專拓片,魯迅也不會吝惜,兩人可共編《越中專錄》。這方面我有切身體會,魯迅在日本時送我的一架顯微鏡,供我自修生物學(xué)用的,值好幾百元,可是周作人招來的妻舅,卻不講一聲地拿去賣了五十元,自己化掉了。八道灣早被占領(lǐng),主權(quán)不在周作人手里。魯迅的財物、收藏,十多年心血付之東流,《越中專錄》未能輯成。這篇本來不打算發(fā)表的短文中,是他最痛心的話了。在西三條胡同新屋布置就緒后,我們的母親跟隨她的長子住到西三條,過簡樸的生活,即使魯迅逝世后,她也沒有回八道灣,可想而知,八道灣的生活何等難以忍受。她對所發(fā)生的一切,看得卜分清楚,也想得相當(dāng)深遠。她為魯迅抱不平,對俞芳講過.魯迅親自買進、設(shè)計改建.還把一家老小接到北京·倒反而沒份住,想起來都替他心酸。不過,她還講:“我說句實在話,分開倒對你們夫先生有利。”這倒是對的,魯迅雖然在精神上受極大打擊和物質(zhì)上受損失,但分開了卻大大的有利,不然的話,錢都給八道灣搜刮去,他怎么能像后來那樣資助、營救革命者呢 從八道灣來說,當(dāng)初只是給他一個下馬威,也許沒有想到要逐出魯迅。誰能掙這么多錢供他們揮霍,自己又這樣刻苦節(jié)儉 沒想到魯迅是不能被強暴所屈服的,他一怒而走了。周作人助紂為虐的結(jié)果,就是他此后獨力養(yǎng)活他那一大幫妻旗,不過他也沒有什么話說,這是他自己苦心從日本招來的嘛!我們的母親對周作人的處境也完全看透了,所以她對俞芳說:“只當(dāng)我少生了他這個兒子?!比欢?,這并沒有泯滅魯迅的手足之情,他在青少年時期如此,晚年也是如此。他的小說《弟兄》,是在1925年,被逐出八道灣,兄弟怡怡的幻想破滅之后寫的。他回憶了自己對周作人疾病的憂慮,請醫(yī)生來診治的事實,還表示了“鹡鴇在原”的意思。鵲鸰原作脊令,是一種生活在水邊的小鳥,當(dāng)它困處高原時.就飛鳴尋求同類?!对娊?jīng)》:“脊令在原,兄弟急難?!北扔餍值茉诩彪y中要互相救助。魯迅通過小說,是向周作人伸出熱情的手,表示周作人如有急難,他還愿像當(dāng)年周作人患病時那樣救助。1927年10月,魯迅到上海后,對我講起八道灣的生活,從沒有責(zé)備過周作人,他只是感慨萬分地說:“我已經(jīng)涓滴歸公了,可是他們還不滿足?!蔽乙灿型小K麑懙摹稜奚?,有他自己在八道灣這段生活的體會在內(nèi)。他還時常惦念周作人.為他擔(dān)憂,常對我說:“八道灣只有一個中國人了。”(當(dāng)然不包括男女工人和孩子)。特別當(dāng)《語絲》在北京被禁止,北新書局被封門的時候,他焦急萬分,對我說過,也給人寫信.講過這樣的話:“他之在北,自不如來南之安全,但我對于此事,殊不敢贊一辭,因我覺八道灣之天威莫測,正不下于張作霖,倘一搭嘴,也許罪戾反而極重,好在他自有他之好友,當(dāng)能相助耳?!笨梢婔斞杆f的“八道灣”,是除周作人之外的。八道灣是天威莫測的,不下于張作霖,而周作人是在這樣統(tǒng)治下的唯一臣民。素來勇猛的魯迅.對此也有些束手無策,愛莫能助了。雖然他經(jīng)常在考慮這問題,但一直到他逝世,想不出一個妥善的辦法來。魯迅對周作人愛護關(guān)懷備至,比兄弟之情更深沉,這恐怕還因為魯迅極愛惜人才。有一次,周作人的一部譯稿交給商務(wù)印書館出版,編輯正在處理。魯迅說:“莫非啟孟的。譯稿.編輯還用得著校嗎 ”我說:“那總還是要看一遍的吧!”魯迅不作聲了。魯迅沒有講過周作人的不好,只是對周作人有一個字的評價,鄢便是。昏”。有幾次對我搖頭嘆氣,說:“啟孟真昏!”他在給許廣平的信(19]2年11月20日)中,也說:“周1934年4月30日給曹聚仁的信是這樣說的:“周作人自壽詩,誠有諷世之意.然此種微詞,已為今之青年所不驚,群公相和,則多近于肉麻,于是火上添油,遽成眾矢之的.而不作此等攻擊文字,此外近日亦無可育,此亦‘古已有之’,文人美女,必負亡國之責(zé),近似亦有人覺國之將亡,已在卸責(zé)于清流或輿論矣。”六天后,即1934年5月6日給楊霽云信:“至于周作人之詩,其實是還藏些對于現(xiàn)狀的不平的,但太隱晦,已為一般讀者所不慷,加以吹擂太過,附和不完,致使大家覺得討厭了。”周作人在回想錄中再三引用了魯迅這些話,雖然是以魯迅為自己作辯解,但總算有些明白,魯迅還是了解自己的,更沒有來乘機投石下井。然而,對兄弟“失和”,究竟怎樣看的呢 叉何必諱莫如深,欲言又止呢 周作人是佩服日本的,由于事實的教訓(xùn),終于也使他多少有點明白過來了,他在回想錄中說:“日本民族所喜歡的是明凈直,那么這些例(按,系指藏本失蹤事件、河北自治請愿事件、成都北海上海汕頭諸事件、走私事件、白面嗎啡事件)使即可以證明其對中國的行動都是黑暗污穢歪曲,總之所表示出來的全是反面。日本人盡有他的好處,塒于中國卻總不拿什么出來.所有只是惡意,而且又是出乎情理的離奇。這是什么緣故呢 ”這是什么緣故呢 周作人似乎不明白,然而,他更不明白的是,所謂兄弟“失和”,全套罵詈毆打,說穢語,不正是上述事件的翻版嗎?有軍國主義思想的人,要侵略、征服別國或別人,可以制造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事件。我親眼看到過他們對周作人施用過這種強盜行徑,他完全屈服了,又附和著去欺侮自己的親兄,那曾經(jīng)從政治上、思想上、經(jīng)濟上、生活上赤膽忠心幫助過他的人。中國經(jīng)過八年抗戰(zhàn)沒有亡,而從魯迅周作人兄弟來說,卻先拆家了。魯迅去世后,中日關(guān)系更為緊張,好心的朋友關(guān)心周作人的安危。馮雪峰對我說過,他看過周作人的《談龍集》等文章,認為周作人是中國第一流的文學(xué)家,魯迅去世后,他的學(xué)識文章,沒有人能相比。馮雪峰還認為,要讓周作人接觸進步力量。并隱約表示,他自己頗有意去接近周作人,希望我能作為媒介。有人也對我說,生物學(xué)家秉志,由上海一家工養(yǎng)著。象周作人這樣的文學(xué)家,只要肯到上海來,生括完全不成問題,可能商務(wù)印書館或其他書局,都愿意養(yǎng)他的。我想起這與魯迅生前講過周作人不如來南方安全的話,正是不謀而合,于是,就寫了一封信,懇切地勸他來上海。然而,沒有得到他片言只字的回音。于是,我們就斷絕了往來。在中國***領(lǐng)導(dǎo)下,八年抗戰(zhàn),艱苦卓絕,人民譜寫了歷史上可歌可泣的一頁,接著,三年內(nèi)戰(zhàn),象摧枯拉朽一樣,推翻了黑暗腐敗的反動統(tǒng)治。取得了政權(quán)。全國解放后不久,有一次.我在教科書編審委員會突然面對面地碰到周作人。我們都不由自主地停了腳步。他蒼老了,當(dāng)然,我也如此。只見他頗為凄涼地說:“你曾寫信勸我到上海。”“是的。我曾經(jīng)這樣希望過?!蔽一卮?。“我豢養(yǎng)了他們。他們卻這樣對待我。”我聽這話,知道他還不明白,還以為自己是八道灣的主人,而不明白其實他早已只是一名奴隸。這一切都太晚了,往事無法追回了。周作人自小性情和順,不固執(zhí)己見,很好相處,但他似乎既不能明辨是非,又無力擺脫控制和掌握。從八道灣制造的兄弟失和事件中,表演得很充分。這似乎純系家庭內(nèi)部問題。卻包古著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他從這一點上和魯迅分了手,以后的道路也就越走越遠了。我缺乏研究,不知其所以然。只是,我覺得事過境遷,沒有什么話要說了。這次意外相遇,也就成了永訣。

其他答案

不能說周作人就不如魯迅,周作人也是很強的,“五四”時期任新潮社主任編輯,參加《新青年》的編輯工作,1921年參與發(fā)起成立文學(xué)研究會,發(fā)表了《人的文學(xué)》、《平民文學(xué)》、《思想革命》等重要理論文章,并從事散文、新詩創(chuàng)作和譯介外國文學(xué)作品。他的理論主張和創(chuàng)作實踐在社會上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拔逅摹币院?,周作人還成為《語絲》周刊的主編和主要撰稿人之一。應(yīng)該說在當(dāng)時,周作人的影響是遠遠大于魯迅的。但是,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周作人居留淪陷后的北平,出任偽南京國民政府委員、偽華北政務(wù)委員會常務(wù)委員兼教育總署督辦等職。還娶了一個日本女人,于是被冠上了漢奸等名頭,建國后的文化大革命時期又遭到了批判,所以國內(nèi)的主流趨勢是對周作人不利的,所以課本上也從來不收錄他的作品,應(yīng)該說,周作人在文壇上的被埋沒與政治是有很大關(guān)系的。周作人的作品主要有散文集《自己的園地》、《雨天的書》、《澤瀉集》、《談龍集》、《談虎集》、《永日集》、《看云集》、《夜讀抄》、《苦茶隨筆》、《風(fēng)雨談》、《瓜豆集》、《秉燭談》、《苦口甘口》、《過去的工作》、《知堂文集》,詩集《過去的生命》,小說集《孤兒記》,論文集《藝術(shù)與生活》、《中國新文學(xué)的源流》,論著《歐洲文學(xué)史》,文學(xué)史料集《魯迅的故鄉(xiāng)》、《魯迅小說里的人物》、《魯迅的青年時代》,回憶錄《知堂回想錄》,譯有《日本狂言遜》、《伊索寓言》、《歐里庇得斯悲劇集》等。他的作品大都風(fēng)格平和沖淡,清雋幽雅(文學(xué)史上的評價)。有很多文學(xué)家甚至認為周作人的文學(xué)成就要大大高于魯迅,所以說,周作人也是一個有成就的作家,不應(yīng)當(dāng)因為某一方面的原因就完全否定。

為你推薦

網(wǎng)站首頁  |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方式  |  用戶協(xié)議  |  隱私政策  |  在線報名  |  網(wǎng)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