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大師鄧泰松,在1980年10月波蘭華沙舉行的第十屆國際肖邦鋼琴比賽中奪得金獎及一系列特別獎項,他是贏得此項西方最高級別的國際鋼琴比賽大獎的第一位亞洲人。
如果人們想到他早期接受鋼琴訓(xùn)練及發(fā)展的地點是在飽受戰(zhàn)爭破壞的祖國-越南,那么他的成功就更顯非凡了。鄧泰松1958年出生在越南首都河內(nèi),自1965年至1976年隨其母親在河內(nèi)音樂學(xué)校學(xué)習(xí)鋼琴。之后又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國立音樂學(xué)院進修,師從弗拉基米爾-那坦森及德米特里-巴斯基羅夫。自從1980年獲得肖邦國際鋼琴比賽金獎后,鄧泰松的國際音樂事業(yè)遍及世界40多個國家。他在眾多世界聞名的音樂廳進行過演奏,如:紐約林肯中心、倫敦巴比坎中心、巴黎布萊葉音樂廳、慕尼黑??肆θ鰰谩⒕S也納音樂大廳、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悉尼歌劇院、東京三得利音樂廳等。他曾與許多世界著名的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其中包括:列寧格勒愛樂、蒙特利爾交響樂團、英國廣播公司(BBC)樂團、柏林國家歌劇院交響樂團、德雷斯頓國家歌劇院交響樂團、奧斯陸愛樂樂團、華沙國家愛樂樂團、布拉格樂團、日本NHK樂團、赫爾辛基愛樂樂團、悉尼交響樂團、匈牙利國家交響樂團、莫斯科愛樂樂團、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以及瓦索維亞交響樂團、維也納室內(nèi)樂團、蘇黎世室內(nèi)樂團、瑞典皇家室內(nèi)樂團等。鄧泰松曾于許多著名指揮大師合作過。其中包括:內(nèi)維利-馬里納、平恰斯-祖克曼、莫里斯-楊森斯、伊凡-菲舍爾、弗拉基米爾-斯皮瓦科夫、迪米特里-基塔恩科、詹姆斯-羅夫拉姆、杰瑞-波羅海維克、肯-依茲羅、帕維羅科岡、杰爾希-馬克斯米克等。1995年元旦,鄧泰松與馬友友、小澤征爾、凱瑟琳巴特爾、姆斯蒂斯拉夫-羅斯特羅波維奇共同參加了由日本NHK電視臺錄制的大型國際廣播節(jié)目。1999年至2000年的演出季中,鄧泰松在日本、法國、挪威及西班牙進行了巡回演出。此外他作為唯一一名被邀請的非波蘭籍藝術(shù)家,參加了在華沙舉行的"肖邦年"開幕式慶典音樂會,并與華沙國家歌劇院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同時他還應(yīng)邀與莫斯科愛樂樂團、蒙特利爾交響樂團、愛德蒙頓交響樂團、馬來西亞交響樂團、巴西交響樂團合作演出。10月應(yīng)弗拉基米爾-阿什肯那齊之邀,鄧泰松與穆雷-皮拉西亞在柏林舉行了獨奏音樂會及大師班。他還在巴黎、米蘭、蒙特利爾、紐約、波蘭的達斯尼奇、德國的魯爾、西班牙的馬約卡、法國的埃克斯-昂-普羅旺斯及其它一些地區(qū)的音樂藝術(shù)節(jié)舉辦了獨奏音樂會。鄧泰松與DEUTSCHE GRAMM-PH-N, MEL-DYA, P-ISKIE, NAGRANIA, CBS S-NY, VICT-R JVC,及ANAIEKTA等世界著名的唱片公司合作錄制了唱片。自1987年以來他一直擔(dān)任東京KUNITACHI音樂學(xué)院的訪問教授。媒體對鄧泰松先生的評價:巴黎《音樂世界》雜志評價說:"鄧泰松的演奏權(quán)威、智慧和無可指責(zé)的風(fēng)格達到音樂敏感性的最深境界"。加拿大《渥太華居民報》說:"鋼琴家展示了令人驚奇的技巧"。德國的《郵報》說:"可以用高雅和精確定義的一場演出,真正遇到了一名技術(shù)嫻熟的鋼琴家,一名鍵盤上的詩人"。法國巴黎《世界報》說:"聲音洪亮潤澤,誘人的光效應(yīng),幾乎不觸摸鍵盤的輕奏樂段,光芒四射的演奏,一名非凡的藝術(shù)家。"德國的《法蘭克福公報》說:"他憑著可靠的,令人驚異的技巧和難以置信的表現(xiàn)手法,成為最高級的鋼琴家。"英國的《時報》說:"令人陶醉,充滿活力,特別是河內(nèi)出生的鄧泰松帶著直率和敏感演奏時,其手指技巧掌握極有分寸,保證了詩意和效果之間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