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筆 畫 12 韓【hán 】 《康熙字典》《說文》井垣也。
從韋,取其帀也。干聲。又國名。《詩·大雅·韓奕箋》韓,姬姓之國也,后為晉所滅,故大夫韓氏以為邑名。《左傳·桓三年》韓萬御戎。《韻會(huì)》曲沃桓公之子萬,食邑于韓,后分晉為國。又三韓,國名,辰韓,弁韓,馬韓也。見《后漢·東夷傳》。又《廣韻》姓也。《韻會(huì)》秦滅韓,以國為氏?;踞屃x 1.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中部、山西省東南部。
2. 指“韓國”(位于亞洲朝鮮半島南部)。
3. 姓。相關(guān)組詞 韓令【hán lìng】:是一個(gè)漢語詞語。指唐朝韓愈。韓語【hán yǔ】:亦稱韓國語,朝鮮語,簡(jiǎn)稱韓語 其自身文字稱為朝鮮諺文。孟韓【mèng hán】:孟子與韓愈的并稱。韓魏【hán wèi】:春秋 時(shí) 晉國 的 韓 氏、魏 氏兩家大臣,后又共同分晉立國而為諸侯。后亦以“韓魏”稱富貴之家。韓柳【hán liǔ】唐代古文家韓愈和柳宗元的并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