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百度所得 :托爾斯泰是俄羅斯偉大的心魂,他不僅僅是一個偉大的藝術家,還是一個為許多人所愛戴的真誠的朋友。
他的作品與他的生命緊緊聯(lián)在一起,他的一生都在進行著緊張的探索。 列夫"托爾斯泰1828年8月28日出生在俄國圖拉省的貴族莊園雅斯納雅"波良納。他的母親去世時,托爾斯泰還不足兩歲。九歲時,他的父親又離開人世。父親的死讓他“第一次懂得悲苦的現(xiàn)實,心魂中充滿了絕望”。托爾斯泰的兩位姑母成了他的監(jiān)護人,姑母虔誠而富有愛心,這些卑微的心靈幫助他認識到愛以及愛所帶來的快樂,對托爾斯泰的一生影響巨大。 1844年,托爾斯泰進入喀山大學讀書(傅雷譯為“卡贊”)。這期間他的頭腦處于狂熱的境界中,他不斷地試驗各種人生觀念和學說,矛盾對立的理論讓他固有的信念動搖了,各種幻想不時占據(jù)他的頭腦。在年輕混亂的心底,一個不變的東西是他最寶貴的精神財富,這就是他絕對的真誠。他毫不留情地進行自我分析與解剖,坦白自己的一切想法和行為,他后來還將自己年青不道德的生活記錄拿給妻子看。由于不滿于學校的教育,他自動退學回家進行農莊改革,這些內容在他的小說《一個地主的早晨》(1856)里都有反映,小說中的涅赫留多夫是他自己的藝術寫照。 1851年,托爾斯泰去高加索,隨同當了軍官的哥哥尼古拉服兵役。高加索美麗的自然風光激發(fā)了他的藝術天才,他的自傳體作品《童年》(1852)、《少年》(1854)等都是這時期的產物。克里米亞戰(zhàn)爭爆發(fā)后,托爾斯泰1854年到了塞瓦斯托波爾,在炮兵連服役。他勇敢盡職,常處于危險之境。在隆隆的炮聲中,在生與死的激烈交鋒中,他寫作了《塞瓦斯托波爾紀事》,對戰(zhàn)爭的殘酷、俄羅斯士兵的愛國主義思想、對戰(zhàn)爭中表露出來的人們的復雜心理都作了真實的描繪。 1855年底,他回到彼得堡。周旋于文人之間,托爾斯泰對他們非常憎惡、輕蔑,發(fā)現(xiàn)他們都是卑劣虛偽的。1857年他去國外旅行,所見所聞讓他對資產階級的文明、博愛、民主十分失望。他在瑞士小城盧塞恩看到英國富翁不愿對一個流浪的歌手施舍,明白資產階級的“文明”不過是華美的謊言,他憤怒地寫了短篇名作《盧塞恩》。 回到俄國,托爾斯泰重新開始他的農事改革,希望通過興辦教育來提高農民的覺悟,促進社會進步。哥哥尼古拉的死讓他震驚,他又一次思考死亡問題。 1862年,托爾斯泰與索菲婭"別爾斯結婚。幸福的婚姻生活使托爾斯泰迅速進入創(chuàng)作的高產期。在愛情的蔭庇下,他完成了《戰(zhàn)爭與和平》(1863-1869)、《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等代表性作品的創(chuàng)作?!稇?zhàn)爭與和平》被譽為是可以與荷馬史詩比肩的作品,它的光榮和偉大在于托爾斯泰使俄國19世紀初的歷史重新復活了,小說對衛(wèi)國戰(zhàn)爭的描寫和主要人物的塑造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栋材?卡列尼娜》在技巧上更加成熟,豐富的藝術經(jīng)驗支配著作品的思想,人類的欲望在這里暴露無疑。小說的主要意義除了安娜的悲劇和當時俄國社會的描寫外,還帶有明顯的傳記色彩,列文便是他的化身,列文的苦惱正是托爾斯泰的苦惱。在《安娜"卡列尼娜》還未完稿前,他已經(jīng)厭倦了,陷入死的?;笾校幸环N巨大的虛無感,有強烈的死的欲望。他害怕自己會突然自殺,便把房間的繩子藏起來,不敢?guī)ЙC槍打獵。在宗教狂亂之后,他發(fā)現(xiàn)民眾的簡單生活和信仰才是生活的真理。 緊張的精神探索又遭遇慘痛的社會現(xiàn)實。1882年他參加人口調查工作,第一次真切地看到了俄國大地上的滿目瘡痍,他哭喊著,揮動拳頭說:“人們不能這樣地生活!”他改變了自己的貴族生活,根絕一切享樂,自己去鋸木、煮湯、縫靴子,要用自己額上流著的汗來換取面包,并終生與文明的罪惡和謊言對抗。他的妻子和家人不能理解托爾斯泰的這些行為,夫婦之間經(jīng)常為此爭吵。全歐洲的藝術家都希望他回到文學創(chuàng)作上來,認為托爾斯泰是在毀滅自己的藝術天才。但是,托爾斯泰不但沒有毀滅藝術,反而把藝術中一向靜止的力量激動起來,他的宗教信仰不但沒有滅絕他的藝術天才,反而把它革新了。在《我們應當做什么?》(1884-1886)里,他說:“只有為了團結而工作的才是真正的藝術?!?他后期的重要作品有《伊萬"伊里奇之死》(1884-1886)、《克萊采奏鳴曲》(1889)和《復活》(1899)等?!稄突睢房梢哉f是他藝術上的遺囑,是他整個創(chuàng)作生涯中最后也是最高的山峰。七十高齡的托爾斯泰以偉人的姿態(tài)注視著他的過去、他的世界,《復活》是歌頌人類同情的最美、最真實的詩。 1900-1910間,他最主要的精力都消耗在社會問題的論戰(zhàn)中,他反對謊言,反對暴力,抨擊各種迷信。他的思想使他與家人之間的溝壑越來越深,1910年10月28日,82歲的托爾斯泰突然離家出走。11月20日清晨,這位世界文豪和影響深遠的思想家在阿斯塔波沃車站與世長辭。臨終前,他對身邊的人說:“大地上千百萬的生靈在受苦;你們?yōu)楹未蠹叶荚谶@里只照顧一個列夫"托爾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