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多朗讀。
在持續(xù)不斷的朗讀中去培養(yǎng)對文字的熟知度和親切感,體會語言文字中所蘊含的豐富感情,使大腦形成對文字和語言的快速反應(yīng),培養(yǎng)語感。表達能力強的學生,他們捕捉文字的能力是很強的。他們在朗讀時,可以快速搜索后面的文字,形成眼、腦、口的有效協(xié)調(diào),讀起來通順流利。而表達能力弱的學生,他們朗讀時斷斷續(xù)續(xù)、減字、添字、錯字,有些甚至用手指著讀也是磕磕絆絆。
2、要多閱讀。大量的閱讀會充實一個人的知識儲備,這是一個吸納的過程。佳句美詞、唐詩宋詞、俗語警語、俚語歌詞等等,豐富的知識儲備經(jīng)過消化吸收,會構(gòu)架起人高貴的精神境界,干凈的靈魂,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并且在需要用到知識時,這些精神武庫里的東西會適時地跳出來,這就是一個輸出的過程。凡是表達能力好的同學都是知識豐富、見解獨到、眼界開闊的。
3、要多背誦。人們常用“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來也會吟”來強調(diào)背誦的重要性。是的,對那些短小、經(jīng)典、深刻、優(yōu)美的詩詞、段落,甚至較長如《滕王閣序》、《岳陽樓記》、《詩經(jīng)》、《楚辭》等都可以記誦,深刻的思想、錯落的結(jié)構(gòu)、文白相間的語言、簡潔的表達等都會滲入學生骨血里,啟迪智慧,讓表達顯得睿智增輝??纯炊洹⑨B波、楊瀾就明白了。
4、要多積累?!昂糜浶圆蝗鐮€筆頭”,要有積累的習慣。對聯(lián)、短詩、口頭禪、句子、美詞、俏皮話……凡此種種,皆可記下。還有剪報,在舊報刊、舊書籍等上面剪取下來只言片語、小塊文章貼在本子上,經(jīng)常翻看,收益也是良多的。
5、要多練筆。寫作不光要求寫大作文,也可以經(jīng)常練小作文、小片段。這樣可以錘煉文字,建構(gòu)語句,組織語言,梳理思路,有助于語言表達。
6、要多發(fā)言。課堂是語文教學的主陣地,教師和學生豆要利用好課堂教學這個有利時機,鼓勵發(fā)言、積極發(fā)言。這個過程其實不光是檢查課堂效果,對學生而言,正是鍛煉表達能力的難得機會。能不能有的放矢?選擇怎樣的方式回答?分幾個層次?句與句該如何銜接?怎么表達更順暢?等等,同時也可練習膽量。長期的積極發(fā)言,對學生的表達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
7、要多學習。老師引導學生課下學習一些優(yōu)秀主持人的視頻資料,像汪涵、撒貝寧、歐陽夏丹、魯健等,學習他們的語言表達和駕馭現(xiàn)場的能力,增強自信,培養(yǎng)興趣,消除膽怯心理,培養(yǎng)陽光心態(tài),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一家之言,以備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