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出自《孟子·盡心上》。 意思是:不得志時就潔身自好修養(yǎng)個人品德,得志時就使天下都能這樣。
2、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出自范仲淹的《岳陽樓記》。 意思: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就憂愁,在天下人快樂之后才快樂”。作者在這句話中也同時寄托著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抱負。
3、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出自清朝初年著名儒者顧炎武的社會主張。 意思:國家的興盛或衰亡,每個普通人都有一份責任。
4、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出自西漢·戴圣《禮記·禮運篇》。 意思: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有才能的人選出來,(人人)講求誠信,培養(yǎng)和睦氣氛,就是好的社會。
5、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出自林則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詩。 意思:只要對國家有利,即使犧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絕不會因為自己可能受到禍害而躲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