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泥文萊,全稱文萊達魯薩蘭國(一聽就很伊斯蘭),古稱渤泥,國土面積5765平方公里(略小于上海),人口約有42.3萬。
相比起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這些東南亞國家,文萊的名氣并不是很高,但是在民生發(fā)展上,它可以說是東南亞地區(qū)的扛把子的存在。
2018年東南亞部分國家人均GDP我們從地圖上看,會發(fā)現(xiàn)這個文萊這個島國所處的環(huán)境并不是那么良好,除了一面臨海,另外東南西三面都被馬來西亞所包裹,除了要與馬來西亞分享加里曼丹島外,文萊還要與在馬來西亞的外圍的印度尼西亞分享,那么文萊是如何在險惡的地緣環(huán)境中蓬勃發(fā)展,又如何締造出今日的烏托邦式國家?從勃泥小國到文萊帝國文萊在古代時被稱作“渤泥國”,在金庸小說《碧血劍》中,男主角袁承志最終隱居海外的地方就是渤泥國,而這個國家自古時起就與我國淵源頗深,從南北朝開始,就曾不斷的派遣使者訪問我國,不僅交流文化還有貿易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