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外白渡橋建于1856年,名為“威爾斯橋”,是座木橋。
它是由供職于怡和洋行的英國人威爾斯和寶順洋行的韋韌、霍梅等20人(多為洋行經(jīng)理或鴉片巨販)湊資組起的“蘇州河橋梁公司”(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家以橋梁建造為主的公司)投資建造的。橋長137.25米,寬7.015米,中間設活動橋面,船只駛過時須起吊。第二代橋也是英國人威爾斯倡導并主建的,純粹為了牟利。第三代是鐵橋,英商電車公司為鋼橋改建費用捐助3500英鎊。由豪沃思·厄斯金公司(Howarth Erskine Ltd.)以1.7萬英鎊中標,并由英國達林頓市克利夫蘭橋梁建筑公司制造鋼件,威斯敏特市的帕利和比德公司代表工部局在英國監(jiān)督加工制作。進入21世紀,已經(jīng)大大超過原本只有50年設計壽命的外白渡橋依然在“負重前行”,承擔著日益繁忙的交通負荷,老舊的橋梁混凝土破損、構件變形、墩臺老化等一系列問題愈加嚴重。
2008年3月1日,因上海外灘地區(qū)交通綜合改造工程實施需要,外白渡橋迎來百年來最大一次整修。在拆除原水泥橋面板后,施工單位于4月7日中午利用黃浦江漲潮時機將橋身頂起,采用整體移橋方式,用駁船將上部鋼桁梁逐跨移出送至上海船廠大修。上部結構移位后,同步進行舊墩身拆除及墩身重建施工。這次大修遵循修舊如舊原則,共有16萬枚鋼鉚釘被重新固定,將近63000枚鋼鉚釘被替換,人行道上重新鋪設龍腦香木板,以期恢復到1907年的風格。
2009年2月25日至26日,橋梁工程師們采用國家專利的高分子定位技術,將修復一新的外白渡橋南北兩跨成功復位。
2009年4月10日,回歸蘇州河的外白渡橋煥然一新,重新“上崗”。整修后的外白渡橋,據(jù)測算可再為市民服務50年。
2019年橋梁主體結構完好,但附屬結構出現(xiàn)不同程度損傷,包括部分鋼構件涂裝層、景觀照明燈線燈具和人行道板等。
2019年9月,市政府對112歲的外白渡橋進行新一輪景觀照明和涂裝提升工程。依托“璀璨浦江、魅力上?!钡恼w黃浦江規(guī)劃主題,外白渡橋以獨特的歷史風貌,煥發(fā)出新的容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