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正處在一個朦朧期,剛剛開始有了自己的思維,對各種事物也開始慢慢產(chǎn)生自己獨有的想法和認識,這個年齡是小孩子健康成長一個異常關鍵的階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每個人在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本質(zhì)上并沒有差別,不知道什么是善惡、什么是對與錯。在這期間,兒童所受到的教育對以后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起著最大的作用。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快樂樂、開朗、健康的長大,希望他們以后學有所成,能過上好的生活,除了學校的正常上課以外,還送他們?nèi)W鋼琴,學畫畫,學奧數(shù),學舞蹈,花再多的錢也在所不惜?!耙磺袨榱撕⒆?,只要孩子好,我自己苦點累點無所謂”。這是每一個家長的心聲。這種望子成龍的思想自古以來就很普遍,有哪一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 但是這種思想如果泛濫成災的話,未必就是件好事。一個五六歲的小朋友,周一到周五每天上課,周六被父母送去學鋼琴,周日上午學畫畫,下午學奧數(shù)。這種情況在中國各大城市都十分普遍。這不得不說是種悲哀,小孩子正是愛玩愛鬧的年紀,一個整日轉(zhuǎn)戰(zhàn)美術班、奧數(shù)班、書法班的小朋友,你能在他身上找到一點童真嗎? 當然,父母培養(yǎng)孩子,這是無可厚非的。有時候也需要適當注意孩子的想法,所謂興趣班,就是要讓孩子自己去選擇,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恨不得給孩子報十個才藝班。小孩子想學什么,那就讓他學什么,強扭的瓜不甜。最合適的就是小孩子想學什么,對什么方面感興趣,就讓他學什么,這樣不但能學到東西,還能促進他的健康成長。周六學學才藝,周日可以帶著他看看外公外婆,或者去逛逛公園,讓孩子在一個輕松、快樂的氛圍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