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禮記》的三所大學校訓一一廈門大學校訓:自強不息止于至善出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禮記·大學》陳嘉庚當年創(chuàng)校時提出了“自強不息、教育救國”的理念。廈大第二任校長林文慶將校訓定為“止于至善”。后來,廈大人將二者合在一起,定為校訓“自強不息止于至善”。一一中山大學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出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中庸》原意是指人具有“誠”之本性,只要按“至誠”之本性從事修身,透過學、問、思、辨、行五個環(huán)節(jié),便可以把自己修養(yǎng)成“君子”。一一華南理工大學校訓:博學慎思 明辨篤行出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1924年,孫中山先生命鄒魯創(chuàng)辦廣東大學時,親筆題寫“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作為校訓。華工從其中提煉8字,組成兩句,既體現(xiàn)了歷史文化傳承,又有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