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來說,油畫題材不外乎風景、靜物、人物等幾個大類,每個大類又可以細分為多個小類。其實,無論是哪種題材,都可以創(chuàng)作出非常出色的、廣受歡迎的油畫作品。換句話說,一幅油畫是否受到歡迎,最重要的因素可能并不是題材的選擇,而是繪畫風格和繪畫技法是否符合欣賞者的審美習慣。
中世紀的油畫創(chuàng)作一般以宗教和神話故事為主要創(chuàng)作題材,有機會欣賞到油畫的人也集中在上流社會。后來的古典寫實主義油畫,大多還是為皇室、貴族等上流社會的人服務的。包括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等經(jīng)典作品,大都是以貴族人士和貴族生活為創(chuàng)作題材的。這樣的題材之所以受到歡迎,是因為這些題材最大可能地迎合了上流社會的審美需求,普通大眾連欣賞到油畫的機會也極少,自然也談不上喜不喜歡了。
大概是從印象派畫風出現(xiàn)后,油畫藝術也逐漸走入了普通大眾的生活。于是,普通人也加入到欣賞油畫的行列,并且逐漸形成了大眾的審美習慣。
不可否認,普通大眾的審美能力還是普遍不高的,像與不像、漂亮不漂亮基本就是大眾的審美標準。直到今天,寫實風格,尤其是超寫實風格的油畫作品受到了大眾的普遍青睞。至于那些抽象主義的繪畫作品,無論藝術家如何去詮釋創(chuàng)作思維,也不管藝術界的評價如何推崇,老百姓還是很難接受的。
論名氣,畢加索可謂人盡皆知,就算從未拿過畫筆的人對這個名字也不會陌生。但是,畢加索那些立體主義、超現(xiàn)實主義的經(jīng)典作品,盡管有著令人驚嘆的藝術價值,在普通大眾的眼里,這些看不太懂的油畫作品遠不如欣賞冷軍的超寫實油畫作品有意思。
盡管有太多的風景油畫受到廣泛歡迎和喜愛,影響力和受歡迎程度最為廣泛的還是人物題材的寫實類油畫作品。不管是站在什么欣賞角度,也不管是怎樣的欣賞心理,不管是專業(yè)的藝術家,還是毫無美術基礎的普通大眾,那些精美的人體油畫終究還是最受歡迎的。
從劉海粟極力主張開設人體寫生課,距今已近百年。遺憾的是,現(xiàn)在中國的人體油畫題材仍然被局限于有限的專業(yè)領域。就連在網(wǎng)上配發(fā)一張安格爾、塞尚等油畫大師的經(jīng)典人體油畫作品,基本都會被判定為低俗,甚至受到處罰?;叵胗彤嬎囆g在中國的百年發(fā)展歷程,這樣的現(xiàn)實情況還是頗令人感到無奈、悲哀。
不管是靜物油畫、風景油畫、還是人物油畫,題材終究不是決定一幅作品是否受到歡迎的最重要的因素。在欣賞同一幅油畫作品時,不同的審美能力、不同的審美習慣,自然會有不同的評價標準。其實,有人關注、有人爭議,這本身就是藝術魅力的一部分。
當然,這也只是驚龍軒一家之言,歡迎與大家一起交流探討。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