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學是語言學的一個學科,主要研究如何運用各種語言材料和表現手法,使語言表達得準確、鮮明而生動有力。
修辭學也研究如何依據題旨情境,運用各種語文材料、表現手法,來恰當地表達思想和感情。它指導人們運用和創(chuàng)造各種修辭方法來恰當地表現所要傳達的內容。修辭學自語言出現時就有了,因為人類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總是會有修飾和美化的需求。修辭可以增強言辭或文句的表達效果,吸引別人的注意力,加深別人的印象和抒情效果。修辭學主要研究辭格(即通常所說的修辭方法)、言語修辭活動(主要與語境、語體有關)、言語風格等。修辭學的發(fā)展歷史悠久,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是西方傳統(tǒng)修辭學的創(chuàng)始人。他提出的修辭學概念主要指演說的藝術,包括如何說服聽眾接受某一觀點或采取某一行動。在中國,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都有豐富的修辭理論,但系統(tǒng)性的著作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才出現,如劉勰的《文心雕龍》??偟膩碚f,修辭學是研究如何恰當地使用語言來表達思想和感情的學問。它是一門深奧的學問,需要不斷地學習和實踐才能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