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的共同特性媒體是英文media的譯名,指信息的載體和傳遞信息的工具。
媒體的共同特性有以下幾點:1)固定性媒體可以記錄和儲存信息,以供需要時再現(xiàn)。如印刷媒體直接將文字符號固定在書本上;電子媒體將語言、文字、圖像轉換成聲、光、磁信號,固定在膠片、磁帶、磁盤或光盤上。媒體的這一特性使前輩們能夠把豐富的實踐經驗逐漸積累,把寶貴的知識、技能傳授給后代。
2)擴散性媒體可以將各種符號形態(tài)的信息傳送到一定的距離,使信息在擴大的范圍內再現(xiàn)。古代的“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依靠的就是媒體的這一特性。而在電子信息技術長足進步 的20世紀后半葉,麥克盧漢提出“地球村”的概念,也就不足為怪了。
3)重復性媒體可以重復使用。如果保存得好,這些媒體可以根據需要,一次次地被使用,而其呈示信息的質和量穩(wěn)定不變。另外,它還可以生成許多復制品,在不同的地點同時使用。
4)組合性若干種媒體能夠組合使用。這種組合可以是在某一活動中,幾種媒體適當編排、輪流使用或同時呈示各自的信息;也可以把各種媒體的功能結合起來,組成多媒體系統(tǒng),如聲畫同步幻燈、交互視頻系統(tǒng)等。組合性還指一種媒體包含的信息可以借助另一種媒體來傳遞,如圖片、模型等可以通過電影、錄像等媒體呈示在屏幕上。多媒體計算機更是集中地反映了這一特點。
5)工具性媒體與人相比處于從屬的地位,即使功能先進的現(xiàn)代化媒體,它還是由人所創(chuàng)造,受人所操縱的。媒體只能擴展或代替人的部分作用,而且適用的教學媒體還需要教師和設計人員去精心編制或置備。正如事實已經證明的,即使具有某種智能的計算機輔助教學,也不會使教師失業(yè),而只是促進了教學設計者對于人機功能合理分配的思考。
6)能動性媒體在特定的時空條件下,可以離開人的活動獨立起作用。比如,優(yōu)秀的錄像教材或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的確可以代替教師上課。精心編制的教學媒體一般都比較符合教學設計原理,采用的是最佳教學方案,尤其是由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參與設計、編制的教學媒體,較之缺乏教學經驗的年輕教師來說,教學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