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當然也是一門藝術(shù),并且是一門相當重要且實用的藝術(shù)。
所謂一般的說話就是表達你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世界需要你的表達,并且是恰到好處的表達,讓世界認可的表達。恰到好處和讓世界認可的說話當然需要藝術(shù),藝術(shù)地表達你自已。說話應(yīng)該大體上有兩個范疇,一個是在公開的、正式的場合說話,例如演講、發(fā)言、做報告等;一個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說話,即人與人之間的日常交流。我們茍且把重點放在曰常生活中說話展開。說話的藝術(shù)讓我們注意到說話的這幾個方面:一,說話的時機;二,說話的對象;三,說話的數(shù)量。這三者都很講究藝術(shù)。說話的時機把握得人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會顯示出說話的力量,要審時度勢去說話。我們所面對的不同說話對象,要求我們用不同的語氣、措辭去說話。說話的數(shù)量也很講究藝術(shù),要做到恰如其分不是件容易的事,是我們一生要揣摩的高深藝術(shù)。關(guān)于說話是藝術(shù)上,我們還要注意說話時的音量、音澤等,一副好的嗓子是我們的無形名片,再加上你臉上該有的表情,那藝術(shù)的層次就更高。最近,我發(fā)現(xiàn)自己在說話上幾乎談不上有什么藝術(shù),主要是量太多大了。記得魯迅先生曾說過,話語在你說出來之前是最有力量的時候。所以,時時提醒自己少言多做,并且想踐行“少夸別人,多貶自己”的信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