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少兒美術老師這個職業(yè)已經5年了,我來和大家分享下自己的經驗和觀點。
老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yè),教書育人,縱然再勞累辛苦,每每想起孩子們純真的笑臉,再多的疲憊也煙消云散。老師的任務不但是教好課本上的知識,還要掌握孩子們的心理狀況,只有重視心理學教育,在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才是有益社會有益自身發(fā)展的人才。一、老師熟悉心理學教育,能快速針對不同性格的孩子,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一個班上有很多學生,每個孩子成長環(huán)境不同,所以性情也不盡相同。通常教學都是按照大綱一板一眼,知識點也是萬變不離其宗,這種“填鴨式教育”教出來的孩子其實存在很多弊端。知識是死的,人是活的。我是美術老師,屬于創(chuàng)作型的老師,即主要工作不但教學,自己還會不間斷創(chuàng)作新作品,我一直鼓勵孩子們大膽發(fā)揮想象,不要受傳統(tǒng)教學影響,畢竟藝術創(chuàng)作若被局限在一個框架內,就失去了樂趣和動力。舉個案例,我的班上有一個孩子患有自閉癥,平時很喜歡安靜地畫畫,最喜歡畫恐龍。有一次美術課畫的是《仙人掌》,但這個孩子執(zhí)意要畫恐龍,我的助教老師跟他溝通了幾次他都有反抗情緒。接下來我和他單獨溝通了下,因為這是一節(jié)線描課,要用雙頭勾線筆勾勒出不同種類仙人掌的形態(tài),既然孩子不愿意畫仙人掌,那就成全他,畫恐龍唄!但是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依然用勾線筆來創(chuàng)作,孩子一聽,高興地答應了,最終出色地完成作品。盡管課程結束后,其他孩子畫的都是清一色仙人掌,只有他畫的是恐龍,但實質上這個孩子已經完成了“教學目標”,因為這節(jié)課核心學的是線描,仙人掌只是一種形式,掌握了線描技巧,可以畫任何題材的作品。所以,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有針對性的教學,既不傷害孩子脆弱的心靈,又能快速高效完成教學任務,心理學教育起到很大作用。
二、現(xiàn)在學生壓力大,受到外界干擾嚴重,心理教育很有必要說出來很多人可能不信,我的許多學生常常跟我說悄悄話,有一些煩惱也會找我傾訴,但這些話卻從來沒跟自己的爸媽說過。孩子們大多都不愿意和父母溝通,有的是單親家庭,有的是留守兒童,有的父母忙于工作,勞累了一天根本沒有精力顧及孩子。要知道,孩子內心很純真,也很敏感,通常跟父母認真說一件事,哪怕父母有一點應付的意思孩子都能敏感地察覺到。做父母的若是不留意這個細節(jié),久而久之,孩子疏遠你是必然的,這就造成了有心里話不愿和你講的原因。我們做教育的常彼此開玩笑說,有時對自己學生的了解,甚至超過他父母,做教育5年,我真的感到現(xiàn)在許多孩子內心已經出現(xiàn)了或輕或重的心理問題,心理教育必須要重視起來?,F(xiàn)在孩子受電子游戲和社會誘惑,許多人產生攀比、盲目模仿心理,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將大人都變成了滿身戾氣的負能量狀態(tài),孩子無形中也成了受害者,加之家長們不重視孩子的心理疏導,久而久之孩子們便染上了不良風氣和浮躁心理。老師要學習心理學,同時我建議天下父母也要學一些心理學,學好心理學,受益自己,再通過自身來影響孩子,真正的言傳身教,豈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