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但相聲的“說”不同于生活的“說”,相聲的“說”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相聲的“說”必須要“美”,要字正腔圓,要有輕重緩急,最高境界的“說”必要和唱一樣好聽。
還有一些特殊形式的說,比如慣口、怯口等等,都應該遵循這一原則?,F(xiàn)在不少人有一個誤區(qū),就是一說到“說”就馬上轉(zhuǎn)到“慣口”去,認為“說”就是“慣口”這明顯是不對的。慣口只是“說”的一種特殊形式;還有人認為“說”就是相聲文本,這明顯是不對的。“說”是一種基本功,聽一個演員的“說”,不是聽他說什么,主要是聽他的口齒,并不是主要在聽他所說的內(nèi)容。學:在四門功課里,“學”的概念是最明確的,所謂“學”,就是學其他藝術形式。相聲的“學”一要學的像,二要學的俏——畢竟我們是在說相聲,不是在唱評戲,唱大鼓。逗:相聲的“逗”就是表演,“逗”是四門功課的核心,它和其他三門功課并不是簡單并列的關系。就如同蓋房子,“說”、“學”、“唱”都是原材料,要靠“逗”把它們組織起來,房子才能夠蓋起來。唱:相聲的“唱”,最初指的是唱“太平歌詞”,因為“太平歌詞”最初是相聲演員必須掌握的本領,是相聲藝術的一部分,這和學大鼓、學墜子等等是不同的,但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太平歌詞已經(jīng)不再具備當年的地位,這樣相聲的“唱”就成了沒有實際內(nèi)容的空殼子,正如郭德綱所說的,上千段的傳統(tǒng)相聲節(jié)目被現(xiàn)在的演員們努力到只剩下兩百來段,不知將來相聲這門藝術會如何發(fā)展下去。